为什么英国人罗伯特·赫德掌管大清海关,为什么他死后还追求太保亲王的称号?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8 05:39

事实上,大清帝国之所以没有因为最近几年的财政破产而灭亡,是因为这个英国人,这个英国人就是罗伯特·赫德。赫德同志于1854年来到中国,从1863年开始,他主管中国海关长达半个世纪,直到1908年才离职回到英国。

赫德之所以能够长期掌控中国的海关

,不仅是因为他背后有英国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海关在赫德手里成了满清王朝的聚宝盆,为尴尬的清王朝财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可以说,没有赫德,就很难形成一个高效廉洁的海关,就没有足够的满清资金"洋务运动"更不可能训练出各种新军,满清甚至可能因为财政破产而灭亡。

赫德虽然是英国人,但他有足够的职业信念。他特意在日记中写道:"我必须时刻牢记,海关是中国的衙门,不是外国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围绕中国的利益工作,以避免冒犯中国或引起中国人民的不满。"

赫德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赫德上任后对海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全球范围内招募高素质人才,对各级海关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减少地方政府对海关的干预。而且赫德还建立了各种海关规章制度,从此海关征税有章可循。此外,赫德还介绍了"服务"还有"公仆"这种观念要求税务部门简化海关手续,畅通海关与商人的沟通渠道,而这种观念现在并不明显落后。

赫德变法后,原本腐败横行、管理混乱的清海关焕然一新,成为海关廉洁高效的代名词。同时,海关也为清政府提供了不计其数的经费。

赫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之前,海关年税收不足500万两,但1887年,海关税收达到2000万两,1908年,海关税收达到惊人的3200万两,占清政府财政收入的26%,成为清政府的真正收入"聚宝盆"。

比如像曾国藩、左、李鸿章这样的人,在地方上就能轰轰烈烈"洋务运动"这其中,赫德的功劳功不可没,因为这笔钱是海关出的,或者是海关作为抵押物借给外国银行的。可以说,如果没有赫德和清政府腐朽的官僚体制,海关早就成了一滩烂泥,已经入不敷出的清政府根本无力进行各种改革,甚至"北洋水师"不能有组织,更不可能有所谓的"同治中兴"是的。

清政府的海关被一个外国人所控制。虽然这实际上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赫德大概是当时清政府的最佳选择,恐怕没有其他人能取得赫德的成就。正是因为赫德能够为清政府赚到一笔又一笔的钱,才得以控制海关长达半个世纪,死后也被清政府追封为太保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