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是怎么丧了国的?他预料到了后果,但无法改变。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7 06:26

周世宗·柴荣虽然当了不到六年的皇帝,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柴荣一生致力于统一大业,曾立下"十年开拓世界,十年养育人民,十年带来和平"志,可惜他英年早逝,否则,照当时的情形来看,柴荣一死,他很可能完成他的豪言壮语。柴荣死后,他的国家也随着他一起

灭亡了。乱世中,柴荣也明白权力更迭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他无力改变。

1.五代十国权力更迭频繁。

整个五代,权力更迭很多。这种权力的更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武将夺权。由于世界不太平,战争是必然会发生的。既然要发动战争,军权必然要交给将军们。但是军权交给一个武将,武将造反的成功率自然会高很多。

准确地说,周世宗和柴荣的计划是约束军事将领,把权力交给平民。应该说,周世宗更准确地看到了这一点。将军们造反的原因很多。他们有的是想当皇帝,觉得自己实力大,就有当皇帝的资本。他们有的是因为一个武将的官兵想建功立业,想成为领袖,所以需要找人带头,也因此拥护武将当皇帝。有些国王对武将心存疑虑,于是武将和国王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为了生存,军事指挥官不得不奋起反抗。叛乱的结果是,军事指挥官取代了旧政权,成了皇帝。

但武将造反当皇帝,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皇帝年纪小,无法服众。皇帝之所以比较年轻,主要是因为都是战时。当老皇帝去世时,他的继承人往往更年轻或更虚弱。所以这一代君王还是可以征服天下的,但是到了下一代,更年轻的君王出现,自然会让武将失去平衡,于是武将就会造反。

这是整个五代政治变化的最根本原因。这也是赵匡胤后来把王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儿子们的根本原因。

2.柴荣的失算

柴荣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临死之前,大力削武将兵权。当时有两个重要的军事指挥官,一个是张永德,他在殿前视察,另一个是李重进,他在殿前指挥马步。这两个人掌握着朝鲜最重要的救援力量。所以,柴荣临死前把这两个人的兵权夺了过来,然后把他们的兵权分解给了在军中没有多大威望的赵匡胤、韩通等人。

同时把决策权交给宰相范雎、王普等人,大事小事交给宰相决策。

因为宰相没有兵权,而有兵权的武将没有决策权,他觉得互相制衡,他的后周就能保住。

可惜,柴荣最后失算了。失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他选择的文官,比如王普等人,要么不靠谱,要么没有很好的驾驭大局的能力。第二,他没有选择接管军权的军事统帅。

樊志比较正直,但他是个书呆子。他一听说契丹侵犯边境,马上把所有的兵权都交给了赵匡胤,没有办法控制赵匡胤,这让赵匡胤坐立不安。虽然王普早就和赵匡胤打情骂俏,但柴荣没看出来。

更何况,柴荣根本不认识赵匡胤。他没有发现赵匡胤是最大的阴谋家,他已经在为夺权做准备了。

其实,只要柴荣稍微聪明一点,他就应该知道赵匡胤正在密谋。

3.无法改变

柴荣死前曾得到一个牌子,寓意"查为天子"。当时,张永德的名字是,,意思是张永德想成为天子。出现这样一个品牌,很明显,有人在试图张永德,故意搞出这样一个品牌。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张永德真的想当皇帝,他绝对不会这样宣扬,那就是惩罚自己。柴荣是个有才华的国王。他怎么能从柴荣手里夺走皇位呢?如果你把这个牌子给柴荣看,他不会倒霉吗?显然,这个品牌不可能是张永德自己打造的。

那么是谁干的呢?原因很简单。在张永德下课后,谁能得到最大的好处,谁就能得到。

当时,是赵匡胤担任门前的副巡官。换句话说,只要张永德下课,那么赵匡胤将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很有可能是赵匡胤干的。

总之,柴荣虽然明白了问题所在,但最后时刻却无能为力,这可能与他突然发病有关,最终导致了他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