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喜欢李泰。李承干被废。为什么不让他成为王子?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6 07:52

虽然李承干是李世民的长子,但他最喜欢的儿子实际上是他的第四个儿子李泰。李泰早年就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后来成为一名书画鉴赏家。因为李世民的爱,李泰觉得他可以获得第二名,所以他发誓要杀死他的儿子,并通过他的弟弟。然而,在褚遂良的提醒下,李

世民恢复了镇静,他知道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因此,尽管李泰是他最喜欢的儿子,为了告诉后代,王位不是通过规划实现的,他决定降低李泰的印章。

李泰是李世民的第二个儿子和长孙皇后。李泰长大了"优秀的智力",但后来发展到寻求皇太子,受到了李世民的惩罚。那么,李泰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

事实上,李泰的父亲李世民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李世民给了李泰"很好的例子"。

当李世民解释他为什么没有让李泰成为王子时,他有一个解释:如果我站在泰国,我会是一个能管理它的王子。"也就是说,如果李泰被任命为亲王,就意味着亲王的职位可以通过管理获得。所以,他没有站,他还说:"自从太子迷了路,藩王看着他,两个都被抛弃了,传给后代,永远是最后的法律",放"绝不允许太子(包括皇位)的位置"这条规则一直流传下来。

然而,众所周知,李世民的王子地位是通过策划实现的。正是他发动了玄武门政变,并亲手射杀了太子李,使他成为太子,然后第二天。有人可能会说,也是被迫的,因为李和李元吉整天都在密谋杀害他。但无论如何,李和李元吉没有做到,而做到了——亲手硬射。这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所以,当李世民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有点讽刺意味的。

事实上,这"绝不允许太子(包括皇位)的位置"规矩,一直没有流传下来,直到李隆基登基,他的子孙一直在"管理"。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第二,李世民不当的教育方式伤害了李泰。

因为李泰聪明、可爱又有才华,李世民很宠爱他。比李世民所有的儿子都娇生惯养,包括太子李承干。具体体现在:

第一,李世民太抬举李太后了。贞观二年(628),李泰年才9岁,李世民第二次立他为王。按照规矩,郡王不超过一品,但李泰王从一开始就是一品。而且还被任命为扬州刺史、越州刺史,封地达22州,超过历代君王。按照规矩,加冕郡王之后,就得走马上任。但是李世民不愿意让他出去,"没有官方"。贞观五六年,不断被养大,就让他"没有官方"。也许李世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对劲。贞观八年,很快就让他在永州担任牧羊人,也就是都城长安的长官。这样,李泰就可以名正言顺"没有官方"是的。

第二,李世民让李泰非法居住。贞观十年(636),李泰封王维,让他住在五德殿。五德殿在太子居住的东宫附近。也就是说,李世民对李泰和太子李承干一视同仁。一方面,李世民严惩太子李承干,另一方面,李世民重金抚养李泰,让他生活在如此敏感的地方。李泰怎么能不扩张呢?

第三,李世民对李太后的错误持宽容态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朝中大臣面前把李泰养大,但李世民认为朝中大臣不尊重李泰,把方和叫入宫,严加斥责,也不从李泰身上找问题。最后,魏徵据理力争,李世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这只是口头承认,李泰并没有受到处罚。

第三,李世民对李泰的才能做出了错误的评估。

李泰的才华表现在这两点:第一,他热爱文学、书法和藏书。为此,李世民还要求李泰在家里建立一个文学馆,同时要求李泰招收学士。同时,他还被要求主持“括号”的编纂工作。显然,这些才能不足以治理国家,但李世民的过度夸大助长了李泰的政治野心。二是李承干谋反,李世民废黜李承干为太子后,李泰说将来要杀了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如果这明显违背自然,李世民居然认为是李泰"Youti "的表现。这也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总之,因为李世民一味纵容自己,一味膨胀自己,一味包容他,李泰才最终有了夺取太子的野心。这其实给我们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