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侍卫一般多大岁数外放?(清朝侍卫一般几步一岗)
说到侍卫,尤其是清朝的侍卫,还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很多人都说这个禁卫和太监不一样,但是清朝的这个禁卫呢?或者还有什么其他的故事?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吧!
1660年,清廷重要官员鳌拜告诉顺治皇帝,他挑选了一批吴晗进士,经过长时间的严格训练
,他们已经达到"学骑射久了,都熟练可用"水平。所以顺治帝下令任命其中六人为锦衣卫,其余为"照常当选"。这六个人中,有的于次年(1661年)被释放到陕西岩穗井(从三品)担任边营游击队,有的则在宫中工作了10多年,直至三藩之乱爆发。
当然,这属于清初相关制度不健全的时期。康熙年间大局稳定后,汉禁卫按规定由武进士选拔为侍卫,服役五至六年后,给予出国释放的机会。通常都是绿营的高级将领,很少有人能"从吴到文"平民。
从年龄上来说,如果汉人武进士有幸在十八九岁进入朝廷当侍卫,大概二十五岁就能让武将外放。以清代著名的汉人侍卫世家赣州韩氏为例,基本走的是前述的仕途。有皇权和血汗、战功的保护,韩的子女一般二十多岁就能完成"从武进士到侍卫,再到武将"华丽转身,其中仕途最盛的30岁出头成为连长(正二级),40多岁晋升提督(从一级)。
与需要依靠技巧相比"真刀真枪"汉族的武进士,满清贵族的子弟可以不经考试就跻身禁卫之列,所以这个制度成为道光以前很多满清官僚仕途的敲门砖。
最典型的例子是小沈阳。虽然小时候父母双亡,但凭借满族贵族子弟的背景,小沈阳还是被选入了内务部专门为官僚子弟设立的咸安宫读书。即使19岁科举失败,他也能凭借父母的功劳继承爵位,22岁成为皇家侍卫。
然后,正因为抓住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刚做了一年侍卫的小沈阳,因为乾隆皇帝的赏识,成为了皇室的司库。以此为开端,小沈阳的官位如火箭般蹿升——正蓝旗满洲副总司令、右侍郎/左侍郎、右侍郎/尚书、内务府主事、步兵司令、钦差大臣、首席武官、大学士、侍卫总管大臣等等。事实上,小沈阳直到被嘉庆皇帝下令上吊时才49岁。
小沈阳的快速发展在清代是罕见的。嘉庆以来,随着朝廷腐败越来越严重,中央财政状况越来越差,侍卫制度逐渐衰落,而"先当保镖,再在外面当官"例子,到咸丰年间已不多见。
可见,决定清代侍卫官运的核心因素并不是"发布年龄"而是皇权、八旗制度乃至整个帝国的兴衰。
最新留言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