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证明诸葛亮是汉献帝?诸葛亮真的是汉献帝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6 01:39

诸葛亮汉献帝刘勰,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一个是汉朝末代皇帝,一个是辅佐刘备的得力助手。但一直有个说法,诸葛亮和汉献帝其实是同一个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两个人出生和死亡的年份完全相同,所以难免会有各种猜测,认为他们其实是同一个人。那么这个说

法是真是假呢?怎样才能证明诸葛亮就是汉献帝?

著名作家马伯庸曾说,中国古代所有末代皇帝中,只有汉献帝刘勰很难帮他翻身。毕竟他虽然做了一辈子傀儡,但并没有放弃反抗,他自己也不是平庸之辈。

他在《三国秘笈》中,把汉献帝分成了两个人。并让与曹操一争高下的后者得到了司马懿的全力帮助,却依然没能帮助到这个满血无处流的悲壮皇帝。

即便如此,认为汉献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对孪生兄弟的观点,仍然受到很多人的攻击,被斥为异想天开。

然而,就像生活总是比电视剧好看一样。很多历史之谜甚至比相关的艺术品还要不可思议,比如近年来就有诸葛亮是汉献帝的说法。这种说法不仅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还为其列举了近十条证据,为汉献帝脱离曹操的控制找到了机会。

也就是丝带圣旨爆发的时候,在董成吸引曹操火力的同时,早有准备的汉献帝趁机逃离许都,前往荆州。作为诸葛亮,他和刘备达成合作,刘备也是汉朝的亲戚。

那么,这种说法靠谱吗?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去掉一些不靠谱的"证据"。很多人相信这个说法,主要是因为汉献帝和诸葛亮都出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都有八岁丧父的经历。

如果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献帝离开许都后,编造了诸葛亮这样的身份,继续活着。所以仅凭诸葛瑾对江东的忠诚,是不可能隐瞒这个消息的,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所以,诸葛亮的名字谐音"杀两个",即消灭曹操和孙权两大割据势力。而卧龙暗示天子的证据也被排除。

如果汉献帝和诸葛亮是真实的,只是后来交换了身份,那么他们同年生同年死的说法就不能成立。毕竟汉献帝不是算命的,不可能算出诸葛亮会和自己同年而死。

另外有人提出,诸葛亮之所以能骂惯了波涛汹涌的王朗,是因为他出面了,王朗意识到自己一生忠于天子,本来就在敌营,一时难以接受。

然而在现实历史中,王朗既没有被骂死,也没有见过诸葛亮。他们每空,只发生过几次口水战。"武乡侯咒王郎死"典故是虚构的。用小说编造的情节来论证历史之谜,是多么滑稽。

摆脱这些令人困惑的"证据"那么,站在汉献帝的立场上,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汉献帝真的从曹操手里逃脱了,他真的会选择与刘备合作,甚至帮助刘备成就谋士的帝王生涯吗?

虽然刘备在民间一直被称为刘皇叔,但在现实历史中,他与东汉皇族的血缘关系非常遥远,甚至连家谱都缺失。相反,荆州的刘表和益州的刘璋都与鲁公王有关系,他们与汉献帝的关系更密切。而且当时刘表坐拥荆州,武装十万大军,富民强国,志在自给自足,四面八方没有野心;刘璋地处益州,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性格胆小易控制。

汉献帝终于逃出许都,有了新的身份,只要智商正常,就不会选择用心不同,没有根基的刘备了吧?就算他认可刘备的野心,想借刘备之手制衡曹操,又怎么可能交出皇位呢?即使刘备死后,还有刘备"可以自己拿"护身符,不要和懦弱的刘禅争论?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而且,这样令人震惊的历史谜团是否真的发生过,看人们的态度,也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先看大家对诸葛亮的态度——刘备是个多疑无情的枭雄。为了给自己的儿子铺路,他毫不犹豫地处决了养了多年、立下赫赫战功的养子。

明知刘禅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如果诸葛亮真的是刘协,他会留下这个威胁吗?如果刘备依附汉朝,把皇位还给刘勰,也没关系。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曹丕篡汉之后,就应该直接公开诸葛亮的真实身份,而不是以继承的名义自称皇帝。临终时,他不会只是托孤给诸葛亮,而应该更加重视皇位。如果诸葛亮真的是逃亡的汉献帝,也瞒不过曹操,但是曹操曾经向诸葛亮伸出过橄榄枝。

另外,如果诸葛亮是汉献帝,很可能会故意保持神秘,防止消息泄露。然而,在赤壁之战之前,他毫无顾忌地亲自去游说江东。这样看来,诸葛亮是汉献帝的概率几乎为零。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代代圣旨事件后,民众反宫"汉献帝"态度。

第一任妻子倒台后,他主动联系父亲伏完,希望父亲能聚众除掉曹操,帮助汉献帝摆脱困境。多年后,该事件被放弃。面对曹操的怒火,她的第一反应是向汉献帝求助。

如果先帝真的调包了,他能骗过别人吗,他还能骗过自己的枕边人吗?如果知道汉献帝是冒名顶替,傅之后还会有这样的表现吗?傅侯被废后,曹操的女儿曹节成为继承人。曹丕篡汉时,她迫不及待地要和曹丕开战,甚至咒骂"天气不好"。

如果他只是一个冒充皇帝的傀儡,曹参杰怎么会反对他的兄弟呢?如果汉献帝真的被调包了,最后一个不能被忽悠的人就是曹操。但他一连送了三个女儿进宫。如果是一个随时可能暴露,可能被任意抓的人,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没有曹操那么讲究的曹丕,是不会让一个不知名的人继续享受继位后的天子礼仪仪式的。

此外,还有于迅等终身忠于汉家的重臣。当曹操打算称王时,于迅坚决反对,并最终被驱逐出权力中心,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这样做了,并以沮丧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