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在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却过不好自己的一生(白居易和李商隐在诗歌方面的差异)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5 14:39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我们从小也在课本上学过很多李商隐写的诗,风格非常独特。李商隐的诗歌传世约600首,他成就最高的诗体是近体诗,其中七言律诗最为经典。李商隐也被认为是继杜甫之后,第二个在七律中树立自己里程碑的人。然而,李商隐虽然在诗歌上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和无奈,这也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李商隐究竟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李商隐的一生并不简单。

今天我们说单纯这个词,看似有点褒义,其实是在说这个人傻。李商隐的一生不是简单的一生。虽然他在文字上有点暖心,但无论是写爱情还是写才华,他都有代入感。今天,我们很容易在心中记住这些诗。

但李商隐的一生,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虽然他的人生很悲惨,但他自己要对这个悲剧负大部分责任。

李商隐早在十几岁时就在洛阳小有名气。虽然当时唐朝已经奄奄一息,但也阻挡不了人才的涌现。后来,李商隐还写了一首著名的唐诗"夕阳无限好,被即将到来的黑夜埋没",杜牧也写过"商界女强人不知恨国,仍隔河唱后院花"。但并不妨碍他们两个在晚唐大地上开出美丽的花朵。

李商隐少年成名,自然引起了当时一些很有地位的人的注意。古代社会埋没了很多人才,但也有很多人凭借人脉升到了高层。李商隐比杜甫幸运得多,他早年出入豪门,意图得到达官贵人的注意。少年时被当时颇具影响力的令狐楚所看重,年轻时便进入幕府。

这样的经历让李商隐的人生顺利了很多。毕竟令狐楚当时是平衡使者,地位还是很高的。有他的看中,有他的帮助和支持,甚至出资帮助李商隐去北京赶考。这样的恩情,值得李商隐一生铭记。

更何况李商隐还没有王维、白居易等人有名,考了多年进士。这么多年战败,他并没有被令狐楚嫌弃,反而把他留在身边。

李商隐不得不承认这种好意。所以当令狐楚死后。李商隐专门写了一篇悼词。其中之一就是"平衡之年,将军瓶旁的大刀戟,一身白衣。十年后,突然,它被提升了。人们赞美大众,怜悯大众,而另一些人则侮辱大众。公高如天,愚低如地。"

这样的一段话,说明我对历史和令狐楚的感激,我也认为正是因为令狐楚的帮助,我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将军旁边,有一个人一身白衣"生动描述李商隐自己少年时期的成功。

在文学史上,我们今天仍然可以找到令狐楚的文学作品,他的诗歌和骈文也非常精彩。他那么偏爱李商隐,还把自己的写作经验教给了他。李商隐后来较高的文学成就,与令狐楚的悉心教导是分不开的。

公元837年,24岁的李商隐进入了高中。但毕竟年轻人的根还是太细,再加上当时社会的黑暗,他也没有一个有前途的出路,一直在令狐楚家等着你。

如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李商隐的人生或许会是另一种样子。但可惜造化弄人,李商隐"叛逆"是的。而他叛逃的地方,正是与令狐楚家争斗多年的李德裕

这里要插一点历史知识,就是唐末牛李之争很严重。令狐楚家在当时地位很高,也参与了党争,属于牛僧孺的主力。

李德裕派是牛僧孺派的死敌。

令狐楚死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商隐认识了我们靖远的使臣王茂元。这成为李商隐一生的转折点。

李商隐很有才华,又是个学者,所以很快得到了王茂元的信任。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近。直到后来,李商隐和王茂元的女儿相遇,最后他们结婚了。

舆论一片哗然。令狐楚家对李商隐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甚至把他当儿子养。然而令狐楚死后不久,李商隐居然做出了这样的事情,而且还致力于收买一个不可调和的对手,这实在让人无法忍受。

李商隐的命运在这一刻已经注定。李商隐做法的目的我们无法评价,但至少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坦白说,李商隐倒向彼岸,得到的恐怕只有爱情。他和王茂元的女儿成了朋友,后来还娶了她。他们俩互相关心,这也成就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然而,除此之外,李商隐是如此"叛逆"没有得到任何其他的好处。毕竟在当时牛和李的斗争中。令狐楚家的牛派明显处于优势地位,而李商隐投奔的李德裕派处于弱势地位,自然仕途也受到了影响。

王茂元去世前,李商隐曾在朝廷担任低级秘书,地位十分卑微。李德裕改任宰相时,李商隐因为母亲去世,不得不在家三年,以至于错过了升官封爵的最佳时机。

以至于当李商隐最终重返朝廷时,李德裕一派再次失势,再也没有翻身,李商隐的人生悲剧也就此注定。

相反,以令狐家族为代表的学派却一路高歌猛进,令狐懋甚至成了王朝的宰相。这一切让生意陷入尴尬,他也动了向令狐楚求助的念头,渴望得到对方的再次提拔,可惜对方并没有太重视他。

据《唐代才子传》:

重阳节,(李商隐)因公事在堂上留下题云:“十年不见春,九天前思。"幽云:“关重施马,东哥无故再窥。"毛(令狐毛)恻然。

毕竟,李商隐之前的所作所为给令狐家族带来了非常痛苦的感情经历。即使在令狐家里呆了很多年,即使和令狐是兄弟,背负忘恩负义恶名的李商隐在是非和绝对利益面前被拒之门外也是正常的。

于是,李商隐别无选择,踏上了漫长而漂泊的银幕之旅。他南下桂林,东至徐州,西至巴蜀,一路漂泊。也活该李商隐倒霉,不管去哪个幕府都会遇到很倒霉的事情。要么是因为师傅去世,要么是因为师傅被降职。其他人生经历可以说是一言难尽,其中经历了丧妻之痛,最后45岁去世。

李商隐是个学者。之前很多人评价他的人生,说他情商太低,也有很多人说他品行不好。但是按照历史的发展,谁能保证李商隐一定能和令狐家族一起飞黄腾达呢?要知道,令狐楚死后的二三十年里,唐朝有四个皇帝。不可控因素太多了,李商隐跟着令狐楚家走,也未必能在仕途上成功。

然而,他带着忘恩负义的名声来到这里。在古代讲究品行的文人世界观里,这样的品行是被人鄙视的。所以即使李商隐很有才华,也救不了他的小聪明带来的深渊。

他也许渴望找到两边,但他却成了两边的深渊。

李商隐的才华在诗词中可见一斑。可惜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一直处于这样的两难境地,到今天也很难读懂。

在唐诗三百首中,曾经的好友崔珏曾为李商隐写过一首古诗,其中就有名句"爱慕虚荣的凌云才华横溢,一生未曾公开"(《哭泣的李商隐》)极力赞扬他的才华,这是我们认可的。毕竟李商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

但是为什么天赋这么高的人会有这样的人生困境?

也许这就是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