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为什么要废除春节(民国的春节)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5 14:26

1912年元旦晚,在大总统就职典礼上,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读誓词后,随即宣布中华民国改农历,以黄帝年十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新年"似乎沿袭了几千年的夏历即将被这一纸命令废除。这一天是民国1月1日,意在彻底改朝换代,与封建王朝决裂。为了与西方国家接

轨,民国政府还正式取消了农历新年,将公历1月1日改为新年。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传统的农历新年假期已经完全取消,工厂、机关正常上班,学校照常上课。

1月13日,临时总统发布历书令,1月1日被称为新年,而不是新年。然而,人们仍然以传统的方式庆祝春节。公历年一般称为"公历年"农历新年叫做"农历年"。

1913年7月,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接到报告:"按照我国的旧习俗,每年四季节,也就是要明确规定元旦定为春节,端午节定为夏节,中秋节定为中秋节,冬至定为冬节。全国人民都要休息,也允许休息一天。但袁世凯只批准了春节的法定假日,即元旦,废除了其他三个节日,并于次年(1914年)开始实施。这个决定无疑是草率的。几千年的规矩是不是说变就能变?当时日本一直在学习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也使用农历的农历16年。可以说,整个东亚都在同一天庆祝春节。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废除农历,改用西方公历。

当时的民国政府也想学习日本的成功经验,进行改革和政治改革,使整个国家强大起来,但是国民政府并没有从根源入手,而是从一些细微的方面入手,试图通过立法改革使国家强大起来。

这本来是不切实际的,一点作用也没有,但偏偏走了极端,把中国以前创新的失败归咎于沿袭古制,把学了西历的日本当模板,刻舟求剑,以为可以成功。

但是强制实行公历,在民间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老百姓也反对,所以强制执行。十几年过去了,大家还是用农历,很少有人用公历。大家还是过着传统文化中的农历新年,而不是公历的新年。果不其然,虽然发布了上述通知,但老百姓还是要过他们应该过的春节,然后政府就视而不见了。

1927年,北洋政府垮台,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比前者更坚决。北洋政府只是主张公务员不能过春节,而南京国民政府则直接颁布法令,禁止全国过春节。1930年12月28日,“推广国历讲演会”召开,革命老战士蔡元培应邀发言:阳历远胜阴历,各行各业应认真执行。演讲。这个规律看似轰轰烈烈。但是取消农历,也就是取消春节,只是统治者完全无视中国文化的结果,当地民众既不支持也不完全无视南京国民政府的这一命令。因此,在动用行政手段未能阻止民众继续庆祝春节后,国民政府于1934年正式废除了这一政策。

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强制废除历书,承认"除了公务员,民俗不要过多干涉旧历的年份"。春节的习俗又一次在民间得到认可。

其实,主张废除汉字和春节的人,不一定是汉奸或不爱国。一些国家太急于让中国再次崛起。但是,他们矫枉过正,在感觉太自卑后开始否定一切。

新中国成立后,继承了1911年的传统,在历法上采用年表法,但对传统节日特别重视。12月23日,国务院第12次政务会议通过《全国元旦、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确定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和放假日期。从那以后,"春节"它成了农历新年的标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人们习惯称"革命"他以“春节假期”为名,试图取消春节假期对传统节日的各种限制和禁令,但最终并没有阻止人们庆祝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也是海外华人的重要传统节日。在侨民日益增多、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只要有华人居住的欧美、东南亚等地,春节就成了当地展示中华文化的节日。每年春节,温哥华、纽约、神户、巴黎、吉隆坡等中国华人聚居的城市都会举行大型春节游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聚的机会,也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创造了扎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