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光绪帝逃亡到美国大使馆那么会出现怎样的结局呢(如果光绪执政)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5 11:52

生活不能重复,历史没有假设。如果我们能把"论历史;倒带"功能,然后在重新设计历史的发展,那么也许它会造成另一种景象。剧情可以随意想象,但历史发展的逻辑不能随意颠倒。在空的有限时间内,我们可以扩大我们的关联。

1900年,是义和团年。义和团运动

肆虐华北,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慈禧光绪逃亡西方,最终导致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如果关键历史人物不按"常识"打牌,突然"偏差"那么历史走向会很不一样,剧情可能会更精彩。比如光绪皇帝逃到美国大使馆。

首先,庚子年的美国大使馆其实就是美国公使馆。"大使"用"部长",一字之差,但层次不同,"大使"高于"部长"。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列强获得了在北京派驻外交代表的权利。在欧洲中心论的背景下,欧美列强并没有把中国当作一个平等的文明国家,在派遣大使的时候,故意把自己的级别降低"大使"成为"部长"。同时,中国在非洲享受了与埃及和突尼斯同等的待遇。

先说光绪的逃亡。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8月15日,光绪和慈禧一起狼狈出逃,逃到了xi安。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假定的光绪逃进了美国大使馆。

那么问题来了,光绪为什么要离开慈禧,独自出逃?原因很简单。光绪担心他的生活。

自1898年9月政变后,慈禧囚禁了光绪,从此在生活和情感上都受到慈禧的折磨。仅仅过了一个月,光绪就被清廷宣布患病,大张旗鼓地在全国招募名医。大清帝国皇帝突然病重,引起国内外巨大争议。皇帝的健康是帝国的最高机密,但此时天下皆知。北京有传言说光绪会被杀。光绪感叹自己不如汉献帝。

光绪的病是慈禧导演的一部剧,废了光绪,立了新皇帝。1900年1月,年仅15岁的段王在义之子溥仪被慈禧推上历史舞台,成为"大哥",皇太子,随时接任光绪。

突然受宠的端王载沣,被正在兴起的义和团随意兴风作浪,甚至亲自带着义和团进入宁寿宫,扬言要杀死光绪。

可见,1898年政变后,光绪处境十分危险。即使光绪无法预料慈禧会在八年后毒死自己,但应该很清楚,她随时都可能被杀。所以逃离慈禧的魔掌,寻求外国保护,也是情理之中。

有了逃跑的理由,光绪真的能逃出慈禧的严密控制吗?答案是肯定的。笔者发现,光绪和慈禧在西迁初期,至少有两次绝佳的逃亡机会。

第一次是逃亡之夜。光绪和慈禧逃出紫禁城,实际上有30名左右的清兵押送。8月15日夜,黄家留在直隶昌平县西关村(今北京市昌平区羊坊镇西关村)一座破旧的没有围墙的清真寺里。光绪和慈禧第一次同房。这个房间既没有窗户也没有门。光绪本可以在慈禧深夜熟睡时,自己走出房间,以上厕所为由逃走。

当时只有几个太监和士兵值夜班。光绪说要上厕所,没人拦。清真寺的厕所慈禧去过一次,随地大小便,无处可去。光绪也可以方便地进入玉米田,借此机会逃走。趁着夜色,光绪可以迅速逃进青帐,谁也找不到。

第二次是在8月21日。在《德宗的遗产》中,记载了一个细节。在直隶宣化府(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附近过洋河时,因为河水较深,找了附近熟悉地形的村民帮忙抬轿。慈禧的轿子第一个被抬过河,光绪的轿子不知怎么就落在后面了。其他文武官学、侍从等人早已过了江,除了光绪和太子苏。他们以为过了河别人还会回来扶轿子。谁知道,没人帮忙。

光绪对伊山大发脾气,指责他无能。山彦说他是皇帝的人,不用担心。后来,山彦去附近的村庄找人。此时只剩下光绪站在河边。这是另一个逃跑的好机会。

此时光绪年仅29岁,并无疾病。那是他坚强的时候。如果他跑进玉米地,瞬间就消失了,以当时的实力,根本找不到。

逃是有原因的,逃也是有机会的,那么光绪会逃到哪里去呢?显然,逃进各国驻北京大使馆是安全的,其中美国大使馆是首选。原因并不复杂。光绪两次写信给美国总统麦金莱求助。

1900年7月14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直指北京。北京的清军和义和团正在猛烈围攻外国使馆。7月19日,焦急的光绪向美国发出求救信,希望美国能从中斡旋,帮助中国渡过危机。但美军是八国联盟之一,美国人不可能从中斡旋。

10月14日,逃到山西安义的光绪以感谢美国的名义再次给麦金莱写信,希望美国能在中外谈判中发挥友好作用。

美国收到光绪的两封信,麦金莱也回信了。信中的内容比解释美国入侵的原因更客气。

通过这两封信,说明光绪更信任美国。此时的美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在大国中影响力越来越大。最重要的是,与英法俄日等列强不同,美国没有瓜分中国的野心,对中国的态度相对友好。美国人也非常自信美国式的民主会引领世界。

综上可见,光绪逃入美国公使馆的可能性最大。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接下来的历史会如何发展?我们不妨推断一下。

演绎1:皇帝中国逃往外国公使馆避难的消息,必将震动世界。美国很可能是喜忧参半。令人欣慰的是帝华对美国的认可。美国第一次收到光绪的求救信时也有类似的喜悦。帝华在自己手里,会进一步强化美国在大国中的地位,甚至让其他大国围着美国转。令人担忧的是,光绪无疑是一个"烫手山芋。接纳光绪肯定会引起与清廷的紧张,未来美中关系充满各种不确定性。

推论二:光绪已经跑了,慈禧肯定会立新君。年初,迪普被任命为王储,遭到列强的一致反对。现在慈禧已经名正言顺的登基了。引进新皇帝,宣布光绪为废帝,降低光绪的议价能力。

演绎三:15岁的新皇帝溥仪登基。作为溥仪的父亲,再一次受到宠爱。强国再难惩恶扬善,再义自然不会被流放到新疆。痛恨列强的扎伊,掌权后无疑会加剧中外对抗。

演绎四:光绪问题将成为中外谈判的最大焦点。如果光绪躲在美国公使馆打不死,清廷也无能为力。尝到八国联军苦头的慈禧,再也不敢派兵围攻美国公使馆。在光绪问题解决之前,美军不会撤走。

推论五:清廷为了尽快结束谈判,可能会和列强达成共识,干脆让光绪去美国。光绪离开美国,对清廷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比光绪在他眼皮底下离开要好得多,至少眼不见心不烦。

演绎6:光绪赴美,意味着与清廷决裂。慈禧、迪普等人将光绪视为海外的一大不稳定因素,想赶快除掉。清廷和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一样,把光绪列为通缉犯,或者派人到美国绑架暗杀光绪。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被清廷绑架。

演绎7:逃离美国,也逃往海外,一直自称保皇派的康有为会最激动。康有为自然会想尽办法与光绪建立联系,但他们未必能见面。如果美国允许光绪逃到美国,肯定会对他进行各种限制,比如不能公开露面,不能发表演讲。美国不想和清政府闹得太僵,因为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开门"的原则。

演绎8:康有为和孙中山都将试图拉拢光绪,希望共同组建海外流亡政府,共同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光绪作为清朝的正统皇帝,虽然被宣布废帝,但似乎很难有勇气反对清廷。

演绎9:1908年,慈禧死了,迪普23岁,年轻的皇帝可以独立了。没有了慈禧太后的掌控,作为浪子的溥仪和她的父亲载沣将完全掌控政权,这显然比摄政王载沣和溥仪的组合要强大得多。溥仪和载沣掌控下的政局,很可能内外更加强硬。

演绎10:光绪在美国久了,怕孤独。久而久之,光绪也会暗中与康有为等人建立联系。或许光绪接受不了孙中山,但康有为会被光绪视为最可信赖的力量。康有为的势力越来越大,推动宪政的声音也会更强。立宪派和革命派会有更激烈的争论。

演绎11:在溥仪和载沣的强力控制下,宪政的进程很可能会被延缓,但会诱发"辛亥革命"早点爆发。大清帝国的分崩离析是必然的,不可能向再一的性格妥协。清廷越强硬,灭亡越快。

演绎12:随着清朝的灭亡,光绪躲在美国已经没有意义了。中国上下,再过一天,光绪回国后会更尴尬。小朝廷还在,溥仪和载沣还在紫禁城里悠闲地生活,光绪跟他们相处不来。如果回国后当不了皇帝,又没别的事做,就只能暂时住在一个中西交汇的城市,比如天津或者上海,方便随时和外国人联系。光绪肯定不会和袁世凯合作,不管袁世凯怎么拉拢。光绪也会强烈反对袁世凯称帝。

演绎13:光绪的特殊身份注定了他的一生不平静。光绪也会受到各种势力的拉拢,日本人也会像溥仪一样亲近光绪。但对甲午战争的战败深感羞耻的光绪,绝不会与日本人合作,更不会跟随他们去东北建立满洲国。如果没有满洲国,或者说满洲国没有清朝皇帝,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可能不会上升这么快,甚至会被大大削弱,日本占领东北、全面侵华的计划也就推迟了。

以上推导是保守的。光绪逃入美国公使馆至今仍能影响日本侵华。这个结果对光绪来说还是值得的。中国皇帝逃往外国遗产并不新鲜。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也逃到了日本公使馆。

历史上没有假设。真正的光绪没有勇气逃跑。他不敢背叛慈禧,更不敢背叛祖制。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他选择继续追随慈禧,主动做一个"小老婆"最后以37岁中毒告终。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么看,知道慈禧迟早会自杀,光绪选择用最悲壮的方式祭奠他心爱的改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