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和崇祯同样面临明朝存亡危机为何结果完全不同?(明代宗朱祁钰登基之前的封号)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5 00:13

朱祁钰和崇祯,实际上可以说是面临着明朝的危机。在朱祁钰,朱祁镇被俘,皇帝成了别人的俘虏。如果不能控制,明朝早晚会灭亡,崇祯时期就更不用说了,是明朝的生死存亡。崇祯虽然很努力,但最后还是失败了,明朝也灭亡了。实际上,两位皇帝都面临着一个关键时

刻,明朝的存亡。但是为什么朱祁钰最终拯救了明朝,而崇祯却最终失败了呢?两者差距有多大?让我们来看看。

1、国力差异很大

明朝在明英宗之前经历了什么时期?第一,朱迪的"永乐史圣",然后是朱瞻基的朱高炽"仁政与宣传"那是明朝最强盛的时期。因此,朱祁镇虽然九岁即位,但国力强盛,国库充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不是因为他对宦官王镇的盲目崇拜,明朝不可能在内战中被打败。

土木堡战败后,北京出现了短暂的防守空虚,瓦拉想趁虚而入,但即便如此,瓦拉也不容易攻下。这一点已经被一个姓瓦拉的明白了,所以土木堡换了之后,他们还是不敢直接取首都,还是四处游荡。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到早期的战争会赢得如此顺利。

表面上看,皇帝被敌人俘虏,首都防御空空。明朝似乎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但于谦临危受命后,能在短短两个月内组织起一定规模的战力,足以证明明朝国力犹存。

相反,崇祯时期,不仅国力在长时间的损耗后变得更差,而且各种弊端也暴露出来,天灾人祸,战争不断。国家敛财困难,官员腐败严重,百姓饥寒交迫,宗室吃山空,每一个都足以拖垮明朝。

军士吃不饱谁还有力气上战场,时间久了肯定失败。就算崇祯有复兴河山的野心,也无能为力。但是,朱祁钰可以依靠明朝的国力,依靠于谦等人赢得北京的防务。

2.皇帝的能力大不相同

一个国家的兴衰与领导人的能力密不可分。明初之所以能够变得强大,是因为明初的几个皇帝都有非凡的治国能力。虽然朱祁钰是一个临时的替代皇帝,但他的大多数评论都是好的。《明史》也称赞他:"笃任贤能,在政治上励精图治,逼匪深入社会,使之平安,重建成就辉煌。"

虽然朱祁钰只在位八年,后来被哥哥朱祁镇撤了皇帝的职,但说实话,他治理国家的能力并不比哥哥差。他一即位,立即决定起用于谦等有能力的大臣,无条件信任他们。这比王镇好不了多少,他盲目地以不懂军事和在朱祁镇盲目指挥为荣。

看看崇祯,他和朱祁钰之间也有差距。崇祯不可能无条件信任一个大臣。他相当可疑。就像辽东局势紧张期间,他频繁更换辽东高官,后来又杀了袁崇焕,让辽东无人问津。

再比如著名反清斗士卢象升,《明史》评价:"在庄烈皇帝(崇祯)身上,他不是不谙世事的人才,而是被套牢而死。太可惜了!"是指卢象升在抗击清军的战斗中,因为无人援救,最后战死沙场,年仅39岁。明朝末年涌现出一大批忠于国家的将领,但正是因为崇祯不能信任他们,才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3.对手很不一样。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面对的对手主要是瓦拉军。当时明朝没有农民起义,更没有自然灾害。换句话说,只有外患,没有内忧。只要选出一个领导,北京全城就能团结一致对敌。而且瓦拉惧怕明朝的强大,不敢硬攻。有于谦等人坐镇,胜算很大。

然而崇祯却不同。当时明朝面临严重的自然灾害,如蝗灾、瘟疫等。据《汉南续县志》记载"崇祯元年,整个陕西一片血红。五年饥荒,六年水灾,七年秋蝗饥荒,八年九月西乡大旱,略阳水灾,房子都没了。九年旱蝗,十年秋粮。"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为了收取军饷,还增加了百姓的赋税,导致农民起义,这是另一个隐患。再加上清军,明朝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更何况民心分裂,不可能团结一致对敌。

最后,从兵力上来说,北京保卫战的时候,军队虽然勇猛,但也不过五六万人左右,而明军有二十万人。崇祯年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有几百万,清军至少有七八万,都是精锐。明朝拿什么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