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在山西修建内外两道长城?有何作用?(修建长城对明朝有何影响)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4 21:00

在中国山西,有非常丰富的长城资源。自战国以来,历经汉、北朝、隋、五代、明朝,修建了2000多年,其中以明代修建的长城为最大。据统计,山西境内明代长城约900公里,其他时期长城约500公里,共计1400多公里。那你知道明朝为什么把它建在山西北

部吗"外长城"还有"内长城"两座长城?

一场艰苦的战斗奠定了山西的基础"外长城"

如果你打开历代长城地图,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中国早期的长城,无论是战国的赵长城,还是秦汉的长城,都位于阴山山脉。但是到了明朝,明长城退到了山西和河北。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朱迪的靖南之战改变了明朝历史的发展轨迹。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多次远征北元蒙古,明朝边境线一度推进到河套地区以北,并在今天的内蒙古建立了许多军事据点,作为军事藏区。同时,朱元璋还封了十三个俘虏镇守边塞。如果历史这样发展下去,明朝的长城很可能是在秦汉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靖南之战改变了明朝。朱元璋的儿子朱迪发动了靖南之战,得到了本不属于他的王位。但是,起兵造反的人最怕的是别人会不会像他一样造反。于是,朱迪迁都北京,实行减藩政策,还撤销了内蒙的军事据点,把全国的精兵都集中在北京。因此,外国"田字守卫边境"对内集中兵权,巩固自己的王位。这直接导致晋冀鲁豫失去战略缓冲地带,成为抵抗蒙古骑兵的最前沿,但这一战略缺陷在朱迪时期并没有暴露出来。因为明朝的皇帝朱迪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成功的皇帝。他数次亲征北元蒙古,将分裂的蒙古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臣服于明朝。当明朝皇帝朱迪的曾孙明英宗到达时,一支"土木堡的变化"这一战略缺陷暴露无遗。

因此,靖南之战后,明朝开国皇帝朱迪实际上放弃了修建阴山长城的机会。外长城"山西段基本锁定在山西北部。

土木堡的变迁拉开了明代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序幕。

中国的历史已经"守河者必守淮"其逻辑是,要想保卫长江,首先要保卫淮河,把淮河地区作为长江的战略缓冲区。同理,像长江这样的自然灾害,也是如此难以防御。很明显,只有长城是防不住蒙古骑兵的。比如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著名的"土木堡的变化"蒙古瓦拉(à)骑兵从大同入侵内地,在土木堡一举歼灭明朝主力,明英宗被俘。不久后,瓦拉军带着明英宗再次攻打长城,意图攻占北京。于是兵分两路。一路大军指向居庸关,另一路指向紫荆关。不久,他们进攻紫荆关,围攻首都。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带领下,明朝取得了保都之战的胜利,拯救了大明山。

土木堡之变的一个惨痛教训是,只有一座长城根本防不住北方的蒙古骑兵,必须在外长城和首都之间建立战略缓冲区,保卫京畿。这一战略缓冲区最终选择在山西雁北地区,与雁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

打开山西的地形图你会发现"表里山河"在山西,有两个地方可以单独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一个是群山环绕的上党高地,一个是雁北地区。

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的雁北地区,历史上一直是中原的门户,是困扰宋朝300多年的幽云十六州的一部分。它的北面是高原和燕山山脉,南面是东西走向的恒山,西面是吕梁山,东面是太行山。可以说,外有高原、山地,内有大同、涞源、灵丘等盆地,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此外,恒山还包括宁武关、雁门关和平型关"一个人守着它,一万人也不能强迫它"兵家必争之地。太行巴蜀"后三个地方——飞狐、浦阴、杜军——可以直接沟通晋冀平原,土马关、紫荆关、居庸关是这三个地方的重点。

所以这种易守难攻的封闭地理环境,正好适合建造战略缓存区。由此可见,曲折的明朝经过了土木堡之变"内长城"它建在山上,成为当时保卫京都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