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什么不直接传位给朱棣?(朱标死了朱元璋为什么不选择朱棣)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4 12:13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是他最喜欢的人选。为了培养朱标,朱元璋也花了不少心思,但谁也没想到朱标会病死,这对朱元璋的打击很大。但是朱标死后,朱元璋并没有直接把皇位传给其他的儿子,而是把皇位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但是后来朱迪抢了朱允炆的皇位。如果朱元璋一

开始就放过朱迪,这场灾难是否可以避免?为什么这是唯一不做的方法?

首先,朱迪能赢得晋南战争,一方面是他的能力强。但主要原因是朱允炆自杀了。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朱允炆作为大明的皇帝,难道不能赢得一个藩王吗?换句话说,朱迪只是一个藩王。他有敢于反抗的勇气吗?

其次,朱标死的时候,秦王朱尚和晋王朱还活着。不考虑朱元璋的个人好恶,就跟着"父死后,子继位,有职无职"按道理,太子死了,应该立楚君的是秦王朱商,哪里能得到朱迪?

1.为什么要建立朱允炆?

朱标死时,朱元璋64岁。为了让朱标顺利继位,朱元璋为他铺路25年,为他培养了一个庞大的太子党。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利益集团。

如果朱彪先走了,朱元璋会彻底推翻他为朱彪扶植起来的太子党,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太子党。这个工作量对于已经64岁,不知道还能活多久的朱元璋来说,显然不是他能承受的。

所以朱元璋只能在朱标的儿子中选择,让自己的孙子接过朱标的盘子,继承朱标太子原有的权力。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方案。

但众所周知,朱彪有几个儿子,朱允炆并不是唯一的一个。朱元璋在四大孙子中选择朱允炆,也是有他的打算的。

当时真正的长孙是朱,他其实最符合朱元璋的储君标准。但朱的生母是常遇春的女儿,而蓝玉是常遇春的妹夫,也属于常利益集团的中坚力量。朱元璋很担心朱会被云轩转移到皇位上。当时常、兰两大外戚会成立a 空朱,重复东汉外戚的干预,影响朱家家的利益。因此,朱元璋没有选择真正的孙子朱云轩。

与朱相比,不存在这个问题。他的生母陆不是大家族出身,不太可能影响朱氏家族对大明的统治。于是朱允炆被朱元璋选中,成为大明的继承人。

追封朱允炆后,朱元璋果断杀了蓝玉、常遇春之子常胜,又杀了会宁侯、鹤庆侯、普定侯等十五位明朝开国功臣。这些人都是朱元璋留给朱彪的太子党。然而,由于他们都与朱有利益关系,朱元璋不得不残酷地杀死所有这些人,以便为铺平道路。

对这些人的杀戮在历史上被称为"海蓝宝石表壳"。朱元璋编了"叛逆"因为犯罪。但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蓝玉的死因是,他被朱元璋杀死只是因为他阻碍了朱允炆的继位。

因此,朱元璋之所以建立朱允炆,并不是因为他偏袒朱标或朱允炆,也与任何宗法制度没有必然联系。他制造朱允炆,实际上是基于当时的形势,为了政治平衡而做出的一种最优选择。

2.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料到朱迪会造反?

据马后炮说,朱元璋没有料到朱迪会造反。中国历史上因为外戚造反而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朱元璋无论如何也没料到朱迪会造反,而且他能够造反成功。

那么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藩王叛乱那么难成功呢?我总结了几点:

首先,外诸侯弱,中央强。外国诸侯与中央政府的实力不成正比,无法与中央政府抗衡。这个用脚就能想象出来。

第二,藩王造反就是颠覆现行秩序,反面太大;以朱迪的叛乱为例。有多少藩王陪他造反?

第三,藩王地位高贵,谋反风险太高。只要皇帝不把他往死里推,诸侯王真的不想造反。

综合以上三点,朱元璋当时没有料到朱迪会造反,这是一个正常的判断。

事实上,朱允炆后来削藩,卓有成效,接连废杀五王。把刀架在朱迪的脖子上,迫使朱迪装傻,乞求朱允炆放了他。朱迪仍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不敢反抗。这恰恰证明了朱元璋的判断没有错,朱允炆的优势让猛男朱迪害怕了。

但朱允炆是一个奇葩,他的力量在于他排除了这三个俘虏的所有缺点和优点。

首先,每个人都认为朱允炆在削减诸侯,但朱允炆的真实想法是废除他们。他不仅要废除藩王,还要消灭藩王。这么狠的手,藩王已经没有退路了,怎么可能不反?

第二,朱允炆废除了三藩市并对其进行了改革。他减少了浙江的税收,但增加了北方省份的税收。此外,他还搞官制改革,减少官员数量。这无疑将一些人的愿望推向了朱迪。当朱迪奋起反抗时,很少有人追随朱迪的反抗,但也没有多少人忠于朱允炆。绝大多数人会静静地坐着,看着朱迪和朱允炆的叔叔互相争斗。

当朱允炆的优势不在时,朱迪缩小了自己和朱允炆之间的差距,剩下的是朱迪和朱允炆之间的大竞争。朱迪的水平如何?朱允炆是什么水平?你不必问

所以,靖南之战才会爆发,而靖南之战的最终结果是朱元璋万万没有预料到的。如果朱元璋可以重新选择,他不会选择朱允炆。

3.为什么不直接建立朱迪?

朱元璋没有建立朱迪,除了前面提到的建立朱允炆的原因。当朱标死后,秦王朱商和晋王朱还活着,而只是第四个孩子。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都活着,为什么要轮到他继承王位?

秦王和晋王虽然不如朱迪,但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如果让朱迪继承皇位,皇位继承会有什么规矩吗?这是不是意味着皇室每个人都有当皇帝的权利?

如果是这样,其他王子会怎么想?会不会也拍成阿明版的"八王之乱"?当年八王之乱是因为没有宗法制,诸侯王都觉得自己有资格当皇帝。所以才造反,造成混乱,毁了司马的国家。(司马懿和司马昭从政变开始,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给后人树立好榜样。)

后来,坚持建立,而不是朱,他更喜欢。其实他也有这个考虑。废长立幼不是不可以,但废长立幼必须承担其他俘虏觊觎王位的风险。

朱元璋是谁?他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朱迪,从他出生的那天起,他就不可能被朱元璋立为继承人。

总结

朱元璋选择朱允炆继位,是朱元璋的自我判断,也是当时最合理的选择。虽然朱允炆最终没能保住皇位,但朱元璋也扛不住这个锅。毕竟朱元璋铺路做得很好,该杀的英雄都杀了,该收回的罪名都收回来了。像朱迪这样的诸侯王也受到严密监视,随时可能被逮捕。

后来,当朱允炆继承王位时,他至少有十次机会直接杀死朱迪。但是朱允炆很奇怪。他明明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却执意装仁者。如果他没有抓住机会,最后被朱迪杀死,那是他活该。

至于朱迪,他争夺皇位的成功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朱元璋没有想到,他死后会打破藩王造反成功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