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南下时为什么北方欢迎南方抵抗?(清军入关为何南方抵抗最坚决)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4 04:13

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朝末年清朝还没有建立的时候,清兵南下。我们知道他们是从最北部打来的。如果把明朝分为南北,他们对清兵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北方轻易投降,甚至欢迎。然而,面对清兵的入侵,他们的抵抗出乎意料地强烈。为什么南北对清兵的态

度差别这么大?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打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然而,新王朝的接力棒并没有到达李自成手中。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得知中原大乱的消息后,决定出兵南方与李自成争夺天下。

同年四月,清军与明朝辽东前连长吴三桂结成联军,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叫"一块石头"李自成亲率大顺军激战,以李自成一败涂地告终。随后,清军大规模入关,横扫中原。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明朝其他人形成的南明弘光政权。

清军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功攻占半个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行军过程中没有遇到激烈的抵抗,大部分地方都顺风顺水,甚至出现了老百姓夹道欢迎清军到来的场面。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清朝统一中国似乎指日可待。但是清军进入江南,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从城市到农村,清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各路反清势力蜂拥而上,一度成功遏制了清军南下的步伐。

特别是在阎应元、陈明宇、冯厚敦等人的领导下,小小的江阴县成功地顶住了清军长达81天的进攻。破城之后,江阴军民全部殉难,悲壮程度令清廷肃然起敬。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清军南下,北方没有多少反清势力,而南方却拼命抵抗?是因为江北的汉人缺少血性吗?其实并不是。

满清入关后,为了迅速站稳脚跟,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民心的措施。清朝统治者宣称,之所以出兵入关,是为了帮助明朝平定"入室盗窃"。虽然这听起来有点自欺欺人,但对于北方士绅和不知所措的人来说,他们不得不相信满清"诚意"所以欢迎场面的出现也是希望满清能信守承诺。

再加上清廷的怀柔政策,让饱受战乱之苦的北方人民重新有了安定生活的希望,人们意志坚定,所以没有那么高的抵抗热情。再加上接连的政权更迭,北方地区人心已经涣散,大家无法形成共同的目标。自然不可能扛着反清的大旗。

当年清军不流血攻克南京,清朝统治者认为统一全国已经不成问题。于是他撕掉伪装,颁布了一些极不得人心的政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理发令。

清朝统治者要求全国所有的官民都要剃满人发型,并提出"留下你的头,头发和头发"实施口号。自古以来,"身体皮包骨,受父母影响。敢残,孝之始也。"这种观念在汉族人心中根深蒂固。如今清廷强制所有人剃发,这是当时大多数汉人无法接受的。本来就深受亡国之辱的汉人,终于在理发令的刺激下彻底爆发了。江南一带反清叛军异军突起,反清的共同事业让许多原本水火不容的势力联合起来。

在南方反清活动的影响下,已经向清廷投降的大同总指挥姜宪也举起了反清的大旗,指挥他的起义军迅速占领了晋西北和晋南的广大地区,与南方起义军遥相呼应。然而,姜的反清事业最终因其叛变而失败。大同城被清军攻下后,全城的官、兵、民都被屠杀,被称为"大同的屠"。从姜嵌的义举可以看出,当时的北方不乏热血男儿。

另一方面,南方的反清斗争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令人寒心的是,南下的清军中,最凶残野蛮的不是满人,而是投降清廷的汉人。这些向风投降的部队,在与同胞的战斗中表现得异常勇敢,真是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