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辛丑条约还有效吗?(辛丑条约清朝灭亡)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4 02:26

整个清朝,虽然有康乾盛世之福,但也只是过眼云烟,尤其是如果某些质疑康乾盛世的人真的如史书所说的那样盛世的话。到了近代,大清国处处受制于人,在对外谈判中常常处于劣势,最后落在了后面"外国法院"重点,但是一个"悲剧"唉!

1840年,英国列强用自

己的枪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把与世界隔绝了几百年的中国拉回到世界的列车上,让当时的中国人意识到了世界的变化。有远见的人开始寻求改变,但更多的人还是沉浸在自己"中国走向王国"在我的幻想中,我认为我的失败只是战术上的失误,我还没有意识到双方的差距。此后,各国列强数次试图加紧对大清国的掠夺,但"瘦骆驼比马大。,谁也不想把大清朝逼得太紧张。

直到1895年,大清朝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世界列强才看清了它的真正实力,对东方小国束手无策,甚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也让外国列强看到了新的机会,打起了自己的新算盘。一场反清风暴正在酝酿。

八国联军对清朝的彻底胜利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更加肆无忌惮,一步步挑战中国的尊严。朝廷当然能忍,但中国还是有一些血性的人站了出来。他们反对朝廷在对外关系上的软弱态度,甚至盲目排斥外国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群体是义和团。

由于义和团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外国列强,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展开了疯狂的复仇行动。当时的清政府可能是看到了义和团运动可能带来的希望,在朝廷内部的诸多纷争中选择站在义和团一边,不是消灭他们,而是纵容他们。精明的慈禧可能也想当渔夫,但她的算盘打得太简单了,义和团的大规模活动最终会引来列强的行动。

1900年5月28日,列强联合行动开始。他们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发动了战争,一段屈辱的历史开始了。

后人常把这称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但实际上是以英、美、法、德、俄、日、意、奥,以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等国为主。也就是说,也可以看作是当时专门针对中国的战争。虽然说是镇压义和团,但无非是为自己谋取利益,迫使清政府做出更多的妥协,以便获得更大的权力。

八国联军经常指责人家是义和团,所以他杀了他们。侵略军在西四北太平关胡同的庄秦王宓放火,当场杀死1800人。德国侵略者被命令"在战斗中,只要遇到中国人,不管男女老幼,都会被打死"。鲁豫,一群来自中国的法军,用机枪把人群逼进死胡同,扫射了15分钟,一个不留。他杀人的时候八国联军是武装到牙齿的"监督斩首"从各个角度拍照,试图恐吓中国人民,而这一切都成了无可辩驳的证据,默默的倾诉着历史的罪恶。

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惊慌失措的慈禧带着小皇帝光绪开始了自己的西进逃亡。虽然慈禧美其名曰"贾茜"也就是说,她没有逃跑,而是按照清朝的传统去了Xi安打猎。但人们也明白,当时讨论这一切毫无意义。

在逃亡西方的过程中,慈禧也认识到了洋人的力量,下令绞杀义和团。与此同时,清朝的奕劻和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北京与外国人谈判,乞求列强的宽恕。这也是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签订。

《辛丑条约》-庚子赔款

《辛丑条约》内容:清政府向各国支付白银4.5亿两,加上年息4%,分39年支付。本息达9.8亿多两,各省各地区支付2000多万两,合计10多亿两。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单独的使馆区,可以驻军。中国人不允许住在这个区域。大沽炮台和大沽至北京沿线的炮台"平坦的一切"。天津周围10公里以内,不准驻扎中国军队;允许各国向京玉铁路沿线的12个战略要地派兵,包括山海关、秦皇岛、昌黎、滦州、唐山、芦台、塘沽、军粮城、天津、杨村、廊坊、黄村。武器和制造武器的原料两年内禁止带入中国,禁运期可以延长。今后绝不允许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

从内容上看,这是对中国尊严的彻底践踏,尤其是丧失了自己的主权。后人常说清朝成了"外国人的宫廷"也有道理。一切都受制于外国人,这样的阿清王朝终将走到尽头。

而且在条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赔款,战争赔款本身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且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古往今来。但像《辛丑条约》这么大数额的赔偿,真的不多见。毕竟这些赔偿可以清掉清朝几年的国库。

清朝按照八个侵略国和六个所谓受害国的要求支付赔款:

俄罗斯:130371120两;德国:90070515二本;法国70878240二本;英国:50620545二本;日本:3479.31万日元;美国:32939055二;意大利:26617055二本;比利时:8484345二本;奥匈:4003920梁,荷兰:782100梁;西班牙:135315两;葡萄牙、瑞典、挪威分摊204540两白银赔款。

以上就是常说的4.52亿银的具体比例。从1902年开始正式开始赔偿,三年内还清本金。利息按每年4%计算,每年支付6个月利息,共计5.8亿银,分39年即1940年还清。

如此巨大的数额,对于清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自己支付的战争赔款就让人民苦不堪言,这一次更是让他们陷入了崩溃的状态。清政府为了博取列强的欢心,把一切负担都加在人民身上,继续剥削中国人民。但是,这样的行为必然会遭到民众的抵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纷纷揭竿而起,最终成功推翻清统治,寻找新的光明。

而推翻清廷后刚刚成立的中华民国,对外关系极其薄弱。虽然有一定的时代影响,但这是事实。刚成立不久,就发布了《告各国友邦书》,宣布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所有条约,意味着要继续偿还庚子赔款。

各国对赔偿的态度

美国退还了部分赔偿金。

根据《辛丑条约》,美国获得赔款32939055两白银,本息共计71897769.55两白银;按每两官方银币折价0.742美元计算,为24440778.81美元,加上利息28910773.34美元,共计53351552.15美元。这对当时的美国来说应该是一笔巨大的额外收入。

1904年,当驻美大使成亮得知《辛丑条约》中美国要求的赔偿金额远高于实际出兵成本和损失时,抓住这一点差点,引导舆论,要求美国归还部分赔款。当时,清政府还派公使吴与美国人交涉,希望归还这笔钱。但这个时候,美国人自然不会放过。毕竟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中日条约后,中国人已经对美国恨之入骨,在中国沿海地区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低质美货运动。当时美国大量工厂被迫关闭。因此,为了赢得中国人民的好感,他们被迫采取一些实际行动。一些美国政客也在呼吁美国官员退还部分赔款,以便从美国在中国获得更多实际利益,特别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机会。从这点来看,美国真的很有眼光。而且当时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希望通过一定的手段改变自己的国际形象,从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的确,美国人算盘打得太好了。

经过三年多的谈判协商,美国政府决定将多余的赔款归还清政府。从1909年1月起,余赔10785286美元归清,联通利息2972万美元,也分32年还清,至1940年。

当然,美国人归还赔款也不是那么简单。它有自己的附加条件:

1.清政府仍然根据条约支付赔款,然后美国返还多余赔款。

2.从还款之日起,清朝每年选派中国各省学生赴美留学,接受美式教育,清政府出面北京皇家园林"清华校园"建一所学校,培养留美学生,也就是后来的清华大学。

3.返还的赔偿金只能用于留美学生的费用和清华学校的建设。

可见美国的愿望是把这笔钱用于亲美教育。当时选的留学生几乎都是幼儿,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也是为了以后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很多留美幼童并没有走上美国设计的道路,他们中的很多人为当时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于对美国的赔款,也一直持续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只能说这个时期的弱国在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话语权。

一些国家停止支付赔款。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许多国家都参与其中。虽然当时中国对于是否参战有过激烈的争论,但是大势所趋,谁也不能独善其身。1917年,北洋政府加入协约国一方,同时停止向德国支付赔款,并提出向其他国家延长赔款五年的要求。最后,许多国家同意了它的要求。

一战最终结果是协约国胜利,中国成为战胜国。战胜国也可能对战败国有一些主动权。一战后,奥地利、匈牙利宣布放弃中国赔款,德国也在1917年维也纳会议上放弃中国赔款。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中国停止向他支付赔款。苏联成立后,赔款不断。1924年苏联政府在中国放弃庚子赔款,也是多方利益的考虑。

其他国家,类似于美国,归还赔款。

美国的行为激励了其他大国,尤其是当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国际地位的时候。继续这样的行为只会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很多大国也开始效仿美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正当利益。

1923年,日本口头承诺退款,发展文化事业。

1923年,英国退还了对中国学生的英国教育和经济贸易的剩余补偿。

1925年,法国和比利时承诺退款。

1926年,荷兰开始退款。

1933年,意大利退款。

从老虎嘴里拔出一颗牙齿怎么会这么简单?大国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特别是看到国际银价下跌,他们要求中国重新确定赔偿比例。他们只能说,所谓的文明国家,在利益面前没有下限。

至于与中国敌对的日本,它尽力支付赔款。虽然口头承诺退款,但会用于发展文教事业。但最终的结果是,这笔钱会被投资到实业或者被训练成间谍,并进行进一步的规划。

1943年,中华民国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条约》,规定《辛丑条约》从此停止。这时,所谓的赔款才真正结束。

摘要

到赔款真正终止时,中国已经支付了5亿多两白银。而各国列强所谓的归还赔款,不过是打着所谓正义的旗号,在推行一些不正当的利益。过多的赔偿让当时的中国人民蒙受了屈辱。或许在这个讲究世界话语权的时代,绝对的实力才是最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