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的实力如何?你为什么敢自称皇帝?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3 09:52

无论是在影视作品中,还是在三国志的各种游戏中,袁术的形象总是令人费解,总是一个阴险猥琐的形象,四五个维度等于失败,占据一城,五六个三流武将。这么一个人,居然也敢称帝?谁给了他勇气?梁静茹?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是艺术加工的结果,袁术在历史上的真

正实力可不止于此。

袁术是汉末极其重要的军阀,却一直被历史学家和游戏公司所忽略。建安二年(197)袁术入侵之前,整个关东地区实际上是袁术和袁绍两大势力。他们各自有弟弟,互相包围。从北到南依次是公孙瓒(袁术)、袁绍、曹操(袁绍)、陶谦(袁术)、袁术、刘表(袁绍)、刘友()。而袁术就是其中的第一军阀。因为后来太阳升起,符合"以你的荣誉为耻"原则,许多孙坚、孙策的历史被人为地遗忘了,导致后来在谈到袁术的权力时,总是把孙策和袁术分开。其实,要看汉末的袁术,就必须把孙家和和袁术联系在一起。

袁术全盛时期,扬州六郡几乎都在袁术手中,而郭培(即《三国演义》中的小沛),豫州的车诺、汝南等郡,徐州的广陵、下邳等郡也有袁术的影响,占据了全国最富庶的产粮区。

此外,建安元年(196年),袁术曾与董成勾结,准备击败狄咸取得胜利,尽管他最终失败了。袁术不是政治白痴。在称帝之前,他是汉末不折不扣的人物,政治影响力很大。

这些都说明袁术应该是一个统帅,军事力量合格,治国、政治、魅力都很突出,而且崛起迅速,下台更快。其中就有《三国演义》中虚构的孙策,用玉玺借兵。

袁术的崛起像彗星一样耀眼。

初平三年(192年),王允、吕布杀董卓,袁术的崛起就从这个时候开始。

当时袁术控制的土地是荆北的南阳、豫州狭长之地,袁术自己控制南阳,让孙坚为豫州刺史,率荆、豫州兵攻打刘表。在这片土地上,东北有袁绍、曹操,南有刘表、黄祖,西北有郭汜的李珏、袁术,可谓三线夹击,地理劣势。不久,孙坚意外死在襄阳城下,对袁术的势力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南阳由宛城统治,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三国游戏都把袁术放在宛城的原因。它的南面是樊城和襄阳,后来是关羽的"襄樊战役"即针对宛城侯尹叛乱,准备一举消灭两城。孙坚死了,袁术的部队两端都少了一个,那么南阳和豫州的联系就有可能被切断。于是袁术于初平四年(193年)初,退出荆北南阳,将重心转向禹州,兵指兖州,向北压迫曹操。与此同时,袁术的弟弟陶谦入侵。

可惜袁术在兖州匡亭被曹操打败,这是一场与"官渡"、"赤壁"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却很少有人知道。当时曹操在袁术兵临城下几乎绝望,准备把家人送给袁绍。袁术惨败后,情况更加糟糕,似乎灭亡迫在眉睫。但是IV三公的优秀基因发挥了作用。袁术神奇地看到了袁绍部的弱点。他没有回南阳,而是转向东南,攻打扬州。当时扬州刺史是袁绍部的刘友。他是汉末很倒霉的宗室。他是扬州的正版秘书处,后来可以改名扬州田园,但是被盗版软件挤出了市场。袁术占领九江郡后,率扬州刺史。陶谦想摘桃子,但他没想到老板会被赶走。面对曹操的猛烈反击,他不得不向刘备求援,于是和袁术产生了裂痕,不久就病死了。陶谦死后,袁术自称徐州伯,实际控制了扬州、徐州两地的繁华郡。

袁术立足淮河两岸,布局江东、徐州,可谓神来之笔。不仅占领了富人区,还面对江东弱小的对手。于是袁术几乎消灭了周信、王朗等地头蛇,几乎占领了扬州全境。值得注意的是,平定江东的大将袁术军是孙策的叔父吴京和堂兄孙本。

初平四年(193),袁术派吴京击败丹阳的周信,任命吴京本人为丹阳总督。孙策在处理了父亲的后人之后,大概在这个时候投奔了吴京。第二年,兴平元年(194年),孙策成为袁术的部将。当时,孙家和和袁术被牢牢绑在一起,袁术信任孙家。孙策第一次参战并不特别引人注目。兴平元年(194),袁术命孙策攻庐江郡。孙策用了两年时间才攻克。和他叔叔表哥在江东的表现比起来,真的没什么可说的。孙策想当庐江太守,袁术没答应。此事被指责为《吴书》中袁术没有重用孙策的直接证据。顺便说一句,当时朝廷任命庐江太守鲁抗。他是鲁迅的叔祖,鲁抗死于孙策之手。所以,陆贾一开始是讨厌简牍的。

扬州在寿春,长安的刘友一直在寿春扎营,看着袁术一点一点吞并他的地盘。建安元年(196),吴京、孙贲准备更进一步。刘由改刺史为州牧,称扬州牧,引数万兵攻吴京、孙本。于是孙策自告奋勇帮助吴京他们,让三个孙家变成了进攻陆游的袁术部队。最后,吴京、孙贲、孙策派陆游西进至张羽县。孙策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迅速成长,成为了征伐军的首脑,这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随后,如《三国演义》所述,孙策迅速平定了吴郡(太守是厉害的严白虎)和会稽郡(太守是大名鼎鼎的王朗)。

在张瑜之后,陆游经历了许多争夺太守的混乱斗争,最后他死在了那里。在他去张羽之前,张羽的太守是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

扬州之初,袁术将目光投向徐州,带着刘备的新任命,在建安元年(196年)发动战争,占领广灵县和下邳县的一部分。在此期间,吕布夺取了徐州牧和著名的"辕门射戟"事件。之后袁术大肆分封孙祥(孙策的弟弟,不是后来的孙尚香)为汝南太守,汝南是袁家的大本营,可见袁术对孙家的信任;钟书应该是沛香;吴京是广陵知府;刘询是庐江太守;袁茵是丹阳知府;孙贲为九江太守;朱智是吴郡的太守。

至此,建安二年(197)初,袁术疆域北至陈、沛国;下邳、广陵以东;南至惠济东野;江夏,西接刘表。横跨阳、豫、徐三州十一县,成为当时最强的势力。按照东汉鼎盛时期的户口数量来算,袁术的人口差不多有800万。

放眼望去,当年投奔袁术的吕布在占领部分徐州后,依然要依靠袁术,甚至还有部分部委与袁术勾结。郝猛叛变,受袁术唆使,与陈宫合谋。豫州黄巾军响应袁术;布拉克山军与袁术会师;白伯钧带着江湖上的及时雨和扬州的胡保义投奔了袁术。

上图中,蓝色圆圈是袁绍的势力范围,绿色是曹操,紫色是袁术控制的所有地区。红字是袁术亲自任命的太守,蓝字是依附于袁术的部队。

袁术控制的地盘很少有动乱,都是产粮区。曹操打到徐州,就开始搞"人的乳房"嗯,汉朝末年,有饭吃的地方,什么都有。袁术野心勃勃,荣华富贵,声名显赫。

再看袁绍和曹操,就没那么精彩了。两人已经分居,陷入困境。

东郡臧洪造反,太行山黑山贼张炎也不时造反。公孙瓒在幽州驻军,开始威胁冀州腹地。袁绍转战多条战线,奋力拼搏。

当然曹操更惨。虽然狄咸建立了,并获得了政治声望,但曹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粮食,所以他不得不开荒,让士兵先种粮食。唯一的一次对外战争也是惨败。他犯了一个男人会扭转的错误。不仅典韦死了,他的儿子曹昂和侄子曹也死了。

袁术为什么要篡夺爵位?

建安二年(197)春,袁术挑准时机,不顾部分部下的反对,自称"钟"。这"钟",意为天下第二,不是称帝,而是称帝前的一个礼仪程序。

在《三国志》或者《三国演义》中,袁术篡位的原因之一就是江湖上的一个传言-";汉之代,当屠高也。"《三国演义》里说完这句话,袁术说"这样我就可以当皇帝了"。但是这个"所以"它是如何产生的?所有读者都不懂。这里用说袁术的权力来解释这句话。

翻译成简单的普通话,袁术认为不是汉朝,是路中高人。这里"Tu "离开"方式"袁术子是公路,所以他认为是自己的。

其实这句话是汉武帝说的,原文是:

汉朝有第六、第七朝,法应再令。谁应该是宗室的后代?6742代汉人,当屠高也。

意思是汉朝六七难,总会有人身处险境。后代中谁能解决汉朝的大问题?6742后的皇帝,这样的人应该是一个乱世无所畏惧的人。

与袁术无关。可怜的袁殊彻底被忽悠了。

汉末,各种预言大行其道。当时有一个专门的学校来分析和解释预测。许子将评论说,曹操说他是"乱世叛徒"是预言,让曹操特别高兴。可见当时大家都信了,他也为自己能被预言牵连而自豪。

刘秀认为她就是那个"图高"因为在西汉,汉武帝之后,算上汉初的刘,十三之后才是,六七相加就是十三不乘,而"显示"这个词的原意是稻穗,但高的稻子结穗是有道理的。

然而,李珏军阀的一个手下也照着做了,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李珏信任女巫。一个女巫说。汉之代,当屠高也。涂通涂,高大上的仕途最终目的是宫,但是阙、阙、贤发音相近,所以你就是"。这很简单,李珏,这是你应得的!

后人曹丕代韩,有人说"汉之代,当屠高也。外面路上能看到许昌的天气,说明高,所以画的高。"

可见这个东西就是和人说话,胡说八道。还是那句话,如果我们自己的力量足够强大,那么一切都是"图高",自己的力量不够,女巫说了也没用。可惜袁术当时的实力是够了,但最后还是身败名裂。原因是——孙策谋反

袁术《暴君》的最终影响

冒用一个非法的名字是不道德的。按照儒家的说法,天道不道德就会一击。仿佛为了证明这一点,袁术入侵后不久,淮南发生旱灾,导致袁术粮食减产,同时吕布与袁术反目成仇。然而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但最大的打击还是孙策的谋反。

如前所述,袁术信任简牍,让简牍控制自己的半壁江山,包括家乡汝南。以孙策为首的孙家集集团几乎全部倒戈,使袁术的实力减少了一半。孙策趁袁术暴君之机,攻取丹阳。丹阳在长江以南,与扬州治所寿春隔江相望。占领丹阳就是和袁术渡河统治,袁术在淮北,孙策在江南,这也是袁术版图的重要区域。

前面说过,孙家集团几乎都叛变了,也确实有几个老实的孩子不是白眼狼。比如孙翔,名字好听,性格好,却选择了和孙策决裂,继续和袁术混在一起,最后死在寿春和袁术的眼皮底下。而在三国演义和孙策"一方面是君臣之意的托付,一方面是骨肉之情的羁绊"而周瑜,和孙策最好的朋友,甚至选择了追随袁术,直到建安三年(198),袁术穷途末路的时候,实在没有办法杀掉袁术,就投了孙策。

这个时候的袁术在崇祯身上有点无情。面对吕布和孙策的进攻,他依然两线作战。主力对付吕布,孙策采取了谋反的策略,煽动孙策背后的人进行牵制。但没想到,一同出兵的白波贼却被吕布策反,韩宪、杨奉反攻袁术。此时曹操也南下参加围剿,袁术匆匆渡过淮河,进入九江。此时的袁术已经不是天下第一掌控三州十一郡的强国了。他的领土是可怜的只有两个完整的县,九江和庐江和郭培的一部分。

上图中,紫色圆圈是袁术的势力范围,蓝色圆圈是孙策,黄色字体是袁术周围的敌对势力。华歆本来是袁术的,1999年被孙本取代。

更有意思的是,袁术中的袁氏家族是汉末最顶尖的富豪,或许是第二顶尖,仅次于和的杨家一家。这样的人没有那么多固有的阶级偏见。在淮南,袁术选择了掠夺和他同阶级的权贵家庭谋生。甚至有记载说,中国的总理钟书应该代替袁术向饥饿的人分发食物。此外,在淮南,袁术遭受了严重的干旱。既然没有农民起义的记载,那就可以看出,袁术是汉末三国中第一个打破阶级门阀观念的人,他在自得其乐的同时也不忘穷人的眼光。。。

建安四年(199),旱灾加重,连劫掠都无法谋生。袁术最后分崩离析,手下走了。有些部门,雷波和陈岚,没有选择去其他人,而是成为了一个绿林好汉,成为了一个山大王。而袁术就更精彩了。他想去找双胞胎,但是被拒绝了。袁术无奈,只得低下高傲的头颅,加入了他一直看不起的袁绍。他想去找青州的侄子袁谭,被刘备拦住了。回淮南途中,吐血而亡。

后来,当刘备平定了荆南四郡后,徐磊带着数万人来投敌。《三国志》说,徐磊是袁术的部将,后来和陈岚一起落草。然而,《后汉书》中提到袁术残余时,与陈岚一起落草的却是雷波。考虑到时间的流逝和陈岚记录的缺失,我猜测这个徐磊可能是雷波的儿子。雷波和陈岚死后,徐磊把袁术最后的遗产交给了刘备,让刘备的实力陡然上升,给了他脱离孙权独自伐蜀的信心和勇气。

从建安二年(197)春,袁术谥号"钟"袁术在建安四年(199年)六月病逝,但短短两年时间,袁术瞬间从汉末第一强国跌落到谷底,似乎就在眨眼之间。曾经强大的袁术系一去不复返了,其衰落的速度也只有后世的李自成可比。

袁术死后,家人投奔庐江太守刘询,但庐江郡不久即被孙策攻破,家人沦为孙策的俘虏,下落不明。郭培和九江县被曹操占领。袁术的政治遗产,包括官员、工匠、军乐队,基本都被孙策占据了。

袁术虽然是袁家正的嫡系儿子,却喜欢模仿山贼土匪。乞董后,袁氏兄弟分布中原南北,众多士子纷纷前往投奔,袁绍却以此为荣。袁术没有一个著名的名人叛变的记录,一方面是因为他最后战败,很多人全军覆没,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山贼气息太浓,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嫌弃。袁术在扬州影响最大的时期,中原的盗贼几乎都追随袁术,按宋称"兄弟"按照现在的说法,叫"爸爸"江山如此多美人,无数贼折腰。这些不允许上汉朝餐桌的东西,可能就是压倒孙造反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袁术最后身死,为孙策做了嫁衣,成为三国之一吴国发展的基础。事实上,这一切都是"钟"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