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伐蜀有什么顾忌?他有比伐蜀更重要的事(司马懿攻打蜀国)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3 00:52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明明占据了绝对的军事优势,却在面对诸葛亮时总是要做一个懦夫,无论用什么挑衅都不肯出去。诸葛亮死后,理论上,司马懿已经消除了最大的心病。他为什么还不敢伐蜀?其实司马懿的才华从来不在战场上,那时候他有比伐蜀更重要的事情。

司马懿保护自己的警觉性是常人的数倍以上,在冒险之前会三思而行。更何况他不需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还有更安全的方式。

诸葛亮应该是司马懿一生的死敌,但实际上他们也是真正的心腹。他们都很优秀,都有帮助世界的能力,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在多年的对抗中,司马懿一直处于弱势,因为司马懿在军事才能上还比不上诸葛亮,但是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停止了伐蜀。为什么?

第一,诸葛亮虽然病死了,但是蜀国的根基还在,因为的军事同盟还在。然而,魏在多年的竞选中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所以他不想被两面夹击。诸葛亮死后,蜀军得以有效撤退。后来姜维掌管兵权,化险为夷。此外,公务员和军事指挥官忠于刘禅,蜀汉仍然充满了士兵。加上道路崎岖,蜀汉更容易受到攻击。如果魏国攻打蜀国,那么吴彼决定帮助蜀国,于是两面夹击,腹背受敌。所以伐蜀是痴人说梦,不可能的。司马懿自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他知道如果这个时候攻打蜀国,他就输了,因为他没有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司马懿不会在这个时候伐蜀。

第二,就在诸葛亮死于五丈原之后,司马懿接到了一道圣旨,上面写着:"恭喜司马懿夺旗立大功。已革除司马懿都督之职,回到洛阳,作出重要部署。"也就是说,司马懿军事上稍有起色,就被剥夺了军权。回到洛阳后,他被严密看管。这个时候司马懿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视线之内,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皇帝不担心蜀吴,只担心司马懿,因为司马懿的功劳太大了,所以曹睿如坐针毡,活在恐惧之中。此外,司马懿率军多年,深得军心。曹睿经常因为这个睡不着觉。他担心司马懿会造反,所以不会给司马懿兵权。所以从皇帝的角度,他不会让司马懿再伐蜀。正因为如此,司马懿的羽翼再丰满,后果不堪设想。然后想到曹操的梦"三马同时投其所好",曹睿是不信任司马懿的,所以也不会让司马懿伐蜀。

第三,中国一直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司马懿知道它的意思。诸葛亮一死,蜀国短时间内不会进攻曹魏。此时司马懿知道自己危在旦夕。因为他带兵多年,难免会被别人羡慕,尤其是曹魏的亲戚。如果他此时出兵伐蜀,一定会让人看出他的野心。让所有人都低估自己,这样才能真正保护自己。所以司马懿不会是第一只鸟,只会是井底之龟,偷偷的躲在那里等待时机。这时候司马懿知道,如果一再冒进,将会自食恶果,离开蜀国,无异于自救,因为只要对手存在,他就有自己的意义,所以他不会主张伐蜀。

第四,不久曹睿死了,魏国的孤儿司马懿陷入混乱。司马懿和曹爽开始了多年的内斗,所以没有机会伐蜀。这时候司马懿被曹爽盯上了,一群人围着司马懿,司马懿天天心知肚明。所以这个时候他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别说伐蜀了。最后司马懿忍无可忍,在平陵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保全了自己。不久,东吴又攻魏,司马师率军抵抗。司马懿不久就死了,所以没有机会攻打蜀国。

这大概就是司马懿不伐蜀的原因吧。伐蜀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或者使自己难以自保。所以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就放弃了伐蜀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