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综合国力强在哪些方面(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国力多强)
说起战国时期横扫六国的秦国,相信大家都会很熟悉。都说秦人如虎狼,国力和战斗力之强,六国都不敢说绝对能与之匹敌。那么当年秦国的国力到底有多强大呢?秦国国力强在哪些方面?那就让我们在边肖和你谈谈吧。
1、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
在农业生产中,生产力
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秦更早地开始用牛耕田。秦国比其他诸侯国更早用牛耕田,引起了当时其他国家的注意。有一次,赵准备与秦作战,赵君和他的臣民在朝廷上分析敌我实力。大臣赵保对赵王说:目前打不过秦国,也不能和秦国打仗。
他举出的理由是秦"农田、水和谷物"。赵保说"田",是用牛来耕田,这证明:
(1)耕牛在秦国很普遍;(2)当时只有先进地区才能普遍用牛耕田,至少赵国没有达到秦国的水平。否则"与牛耕"这绝不是不能打败秦的原因之一。
秦国政府非常重视牛的饲养。比如秦律规定,每年的四月、七月、十月、正月由官府主持评牛,喂好"吝啬鬼"、"牛畅"每个人都会得到奖励,那些吃得不好的人会受到惩罚。重视耕牛反映了耕牛在秦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用牛耕田,显示了秦国生产力的飞跃。
与此同时,铁器也在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是较早使用铁器的地区之一。在战国时期,这里首先广泛使用铁器是很自然的。在秦国的政府中,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左矿铁"、"右采铁""铁官"管理铁器的生产。铁器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战国末期,秦国能够兴建一些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战国末期,秦国的土地不断扩张,人口迅速增加,使得秦国的劳动力不断得到补充。尤其是秦实现了"吸引三晋人民"该政策对秦国劳动力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所谓"吸引三晋人民"即给来秦的朝鲜、赵、魏等国的人田宅,免三代徭役,让他们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而秦的原民则专门从事战争。就这样,三晋人民逃到了人烟稀少的秦国,成为秦国生产力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水利工程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战国末期的秦国具备了大规模兴修水利的条件。在此期间,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灌溉工程。
都江堰是秦王时代伟大的水利学家李冰领导下的当地人民修建的。四川省成都平原自然条件虽好,但由于岷江过去未得到治理,危害很大。岷江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杨伯岭,从发源地到四川省冠县,全长370公里。岷江上游地势险峻,河水穿山而过,到成都平原时突然缓流,大量泥沙淤积。雨季时,河水泛滥。当降雨量不足时,就会再次干旱。
公元前250年(秦向晚年),时任秦国蜀郡太守的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决定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改变当地的面貌。
都江堰是治理岷江、变水害为水利的完整科学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主要由引水堤、宝瓶口和飞沙”三部分组成。分水堤,又称分鱼嘴,建于冠县岷江中游的天然滩脊上。它是一座形似鱼嘴的卵石堆砌建筑,将闽江分为内江和外江两部分。外江主要排泄闽江洪水,也可用于灌溉。
岷江右岸雷宇山的一个缺口叫宝口港,内江流经这里灌溉农田。瓶口另一侧修建了飞沙扭和人字堤,可以在枯水期让大部分水流入内江,保证灌溉。洪水来了,水太多就会越过飞沙岭,转向外河。这不仅减少了内江的水量,也使这里的河流沉积了一些泥沙。水量少的时候,内江水占60%,外江占40%;水量较大时,内江占40%,外江占60%,保证了内江的灌溉和安全,使整个工程起到防洪和灌溉的作用。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300万亩土地受益于灌溉,成为真正的"天府"这个国家。
郑国渠是秦统一中国前夕在关中地区修建的一个水利系统,由来自南朝鲜的水利工程师郭征主持。
在郑国渠建设之前,关中地区的渭河平原由于降雨量少,经常遭受干旱,大面积的土地被盐水淹没,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郑带领秦劳动人民开凿运河,把引入洛水。这条运河有300多英里长,在主运河旁边有许多延伸的支流。运河水经过的4万多公顷土地得到了灌溉,运河水中含有的泥沙改造了盐碱地。从此关中大片土地变得肥沃肥沃。
3.农业水平发展
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水利工程的修建,到战国末期,秦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里出现了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专门著作。《吕氏春秋》所收的《仁弟》、《商农》、《边土》、《实事》是战国末期完成的农业科学著作。陆的《春秋》是很多来秦的学者编的,当然也反映了秦国的情况。
从《上农》等四部著作中,可以看出战国末期农业生产技术的一些信息。这时人们已经总结出了从播种到收获的一整套生产流程,比如土地的使用、农具的使用、季节性、虫害、精耕细作等等。有些制作技术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体现在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上。比如郑国渠关中地区建成后,受益于运河水的地区,每亩粮食产量可高达一分钟(相当于现在的200多斤)。其他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也普遍增加。战国初期,李悝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计算,一个人种100亩地可以养5个人。
但到了战国末期,有些地方已经超过了这个水平。
《吕氏春秋·商农》中记载,一人耕坏田,可以养活一家五口;如果你好好耕田,一个人可以养活九个人,而且"你可以受益,但你不能失去"也就是说有增产的可能。这也反映了秦国的生产水平。
由于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和鼓励开垦,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到了战国末期,秦国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粮食:官府粮仓堆满了粮食,有"每块石头都在积累"仓库。溧阳的仓库是"两万石一品";首都咸阳的仓库更大,居然"十万块石头稳"。当然,这些粮食是地主阶级政府从劳动人民那里掠夺来的,但首先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的。
4.手工业生产
商鞅变法后一百多年,秦国的手工业生产也迅速发展。
冶铁制铁规模很大,首都咸阳有很多官办冶铁作坊。在秦国,也有冶铁和采矿"致富数千美元"私人采矿和冶铁的故乡。由于冶铁手工业的发展,铁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
青铜器制造业是秦国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它的规模也相当大。仅咸阳一个炼铜车间就占地900平方米。秦的兵器多为青铜制成。从近年来秦始皇陵陶俑葬坑中发现的大量兵器可以看出,这些兵器的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了古代青铜兵器铸造的巅峰。有些武器埋在土里2000多年了,却依然不腐蚀,光彩夺目,锋利如新。
秦国的陶器制造业也很发达。仅咸阳就有很多制陶作坊,有官窑,也有私窑。在陶器作坊里,生产的陶器制品有日用的陶罐、锅碗瓢盆,也有瓷砖、水管等建筑材料,还有纺车、漏斗、陶圈等。陶瓷建材有很多种,美观实用。比如用陶土管做地下水管道,会根据需要做成圆柱形、曲线形等各种形状,一头大,一头小,以便连成一档。显然,这样的产品只有在统一的安排和计划下,通过大规模的合作才能制造出来。
战国末期,秦国的纺织工业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在官办的手工业作坊里,手工业者世世代代互相攻讦,所以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当高。最常见的纺织品有丝、绢、绢、锦、麻、丝等。丝绸和其他颜色的贵族是精致的,而人民一般只穿亚麻和丝绸纺织品。
煮盐、皮革制造和漆器生产也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政府管理盐的生产和贩运,但私人也贩运和烹饪盐。秦国尚武,鼓励军事成就,盔甲的制造离不开皮革。政府和民间都有专门制作皮革的工匠。秦律中常有一个刑罚"一加"或者"一面盾牌"该条例表明,人们也可以自己制作盔甲和盾牌。
皮革制造业是家庭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漆器制作从近年出土的秦漆器残片可见一斑,具有较高的水平。在官府里,有专门制作漆器的书画家,为贵族制作各种精美的物品。
秦国的手工业生产,即使不是战国时期最先进的,也应该属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其中一些部门,如陶瓷和青铜武器制造,不仅达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平,也达到了古代同类部门的顶峰。
5.商业繁荣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封建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首先,很多农产品和地方特产都变成了专业化的商品生产。
《史记·货殖列传》说:在渭河两岸种植1000亩竹子,可获利20万元。
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包括粮食、竹木以及漆器、木材、纺织品和手工艺品生产的畜产品。《秦律》中提到了上述物品的价格,如一石玉米值30元,猪、羊等小动物每只约值250元,表明进入了交换场。
秦国的商业有两种:官商和私商。铁、盐等重要物资被政府垄断。私营企业属于政府。市政府官员"管理下的交易。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十分迫切。虽然春秋时期就有秦国"Coin "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十分有限,货币还不能完全脱离自然价格段。
公元前336年(秦惠文二年),秦国正式出现了统一的货币——钱。随着经济的发展,金钱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即使是小偷所犯罪行的严重程度,也往往是以金钱来计算的。平民偷110元以上就"对"作为朝臣。
如果被定罪判刑,也可以用钱赎回。货币用途广泛,政府对货币铸造的高度重视是必然的。秦国政府坚决禁止私人铸钱,违者严惩不贷。在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秦国出现了几个经济繁荣的重要城市。首都咸阳不仅有雄伟的宫殿,还有手工业作坊和商业区"城市张烈斯"非常繁荣。
溧阳也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它位于交通和商业的隧道中,有许多大商人来往于此。秦故都雍不是政治中心,但手工业和商业也很发达,至今仍是重要城市。随着秦国疆域的扩大,东方的杨寨、陶涛等重要商业城市相继归秦国所有。这进一步促进了秦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总之,自封制度建立后,秦的封建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充分显示了新的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正是因为秦国的封建改革比其他国家更彻底,再加上更有利的自然条件,秦国的封建经济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发展得远远超过其他诸侯国。到战国末期,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弱国跃升为经济最发达的封建强国,为最终消灭其他割据政权准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最新留言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