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是怎么输掉战斗的?为什么会输给朱元璋?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2 08:52

张士诚和朱元璋一样,都是元末起义的领袖之一,他们兄弟都是当时的盐枭。我们知道,盐在古代是被控制的,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一般来说,只有政府才有盐。作为盐枭,他们必须有相对富裕的经济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张士诚一定比朱元璋强,但是张士诚为什

么最终输给了朱元璋,张士诚输在哪里?

张世诚是淮南泰州人。台州靠近海边,百姓多以晒盐为生,但政府赋税和劳动都很重,民怨沸腾。张士诚年轻的时候是个懂武功,对人忠心耿耿的小流氓。他的兄弟们以撑船为职业。走私盐利润很高,张士诚又轻钱,乐于扶贫,深得人心。走私者推荐它为首领。

1353年,不甘于政府和地方豪强压迫的张士诚乘势而起,带领几个兄弟"十八壮士"养正气。他招募贫苦盐农和无业人员,攻占泰州、高邮,占领36个盐场,自立为"王乘",大周的名字。1356年建都隆平府(今苏州)时,他的势力范围几乎覆盖了江南大部分富庶地区。

1357年,朱元璋派徐达率军横扫江南,围攻宜兴时,对连战不利的张士诚不得不接受元朝江浙右丞相帖木儿的劝说,再次降元,被封为邱。

张士诚与元朝的关系反复,时而反叛,时而衰落,与其流氓出身和盐贩经历有关。明史专家吴晗这样评价他"天生的我,迟到,安静,大方,但是没有一定的主见。我只想保住这份遗产,我害怕冒险和犯错。将军大臣都是当年走私的江湖兄弟。他们不忍心为自己的错误受到责备甚至吃了大败仗,他们的奖惩不明"。

朱元璋得天下后,和大臣们总结革命经验,还说元末,群雄之中"诚实是最富有的,友谊是最牢固的",但是"朋友以自己的野心为荣,诚实却是小事"自大是好事,但是小,没有长远打算。出身贫农家庭,当过和尚的朱元璋断言:石城是盐商,斤斤计较,心事重重,疑神疑鬼;尤良出身于渔家,见惯了风浪,志向远大,欲望很高。

故料先攻陈友谅,张士诚会袖手旁观;如果我们先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必然会走他们老巢自己的后路。后来证明朱元璋的"性格"判断准确。

张世诚这次的减元,其实是三心二意。随后的六七年间,打着官军的旗号,南侵江浙,北越江淮,南占杭州、绍兴,北扩势力至济宁(今山东),占地二千余里。

元朝的专家帖木儿急于降服张士诚,容忍他不断扩张领土,也有他自己的苦衷。原来自从红巾军过了江淮地区,南北漕运断绝,大部分(今北京)缺粮,再也支撑不下去了。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他们不得不对控制江南的张士诚和控制江浙沿海的方国珍实行绥靖政策。

从1360年到1363年石城出粮,郭振出船"终于可以每年运几十万石粮食到北方,为幸存的元朝多活了几年。在此期间,张士诚还试图大规模进攻,收复被朱元璋夺走的失地。而杨国兴却因建设新宜兴城受挫,元气大伤,毫无还手之力。

朱元璋和张士诚相持十年,谁也占不了谁的便宜。直到1363年"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一举击败陈友谅后,顺势攻陷武昌城,东移,剑指江浙,丧失气节,只顾自保"私盐之王"张士诚,也岌岌可危。

1367年底,朱元璋大军包围平江城,张士诚率余部死守,不肯投降。经过十个月的攻坚战,平江城破,张士诚自杀被俘,被押解到应天府。他拒绝宿敌朱元璋的质问,拒绝吃喝。一怒之下,朱元璋命人把他打死(一说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