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什么吃错药而死?他吃的到底是什么?(苏轼怎么死的真相)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1 06:00

现在吃错药一般是指一个人的状态突然变得很不一样,和平时很不一样。但是,如果真的吃错了药,后果会很严重。相传,历史上苏轼最后的死因是因为吃错了药。那么苏轼到底吃了什么药,为什么会因为吃错药而死呢?他怎么了?药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他会错意了?

宋代

文学家苏东坡心胸宽广,乐观豁达,自学医学,注重养生。他本该长寿,却在66岁去世。虽然他一生坎坷,历尽艰辛,但他并没有死于"乌台诗案"宋代文豪苏东坡心胸宽广,乐观豁达,自学医学,注重养生。他本该长寿,却在66岁去世。虽然他一生坎坷,历尽艰辛,但他并没有死于"乌台诗案"他不是死于贬谪赤壁或流放海南,而是死于回常州养老时吃错了药。死的真的有点冤枉,让后人唏嘘。

关于苏东坡的医案,史料记载详细,清代的医生也经常说是"暑湿时误暖自用"这种说法很可能是真的。但据考,我认为东坡先生在医学上的名气和自负,才是他在吃错药、病危后,坚持自我诊断、自以为是,白白断送了一生的原因。

首先,苏东坡当时得的不是不治之症。这是宋徽宗的京国源年(公元1101年),天气炎热,夏天。苏轼从海南贬谪归来,与热烈欢迎他的大画家米芾乘船游太湖。由于他的兴奋,他享受凉爽的空气,喝冰水。他半夜突然拉肚子,第二天身体虚弱,筋疲力尽。这种情况应严格禁食肥腻,服用......的药清热解暑为宜。然而,苏轼一直喜欢服用......的药温补,甚至选择黄芪等药物煮粥。更有甚者,三天后米菲设宴。苏轼赴宴后,病情突然加重,胸腔、膈肌肿胀,然后全身发热,牙缝出血。

这个时候他还是没有问医生,而是把人参、茯苓、黄芪作为等温补剂服用,仅仅二十多天就去世了。后来医生认为他明显是因为热饮冷饮,大吃大喝而患了痢疾。按照林语堂西医的说法,可能是阿米巴痢疾。当然这个病在古代很严重,刘备死时"刚开始生病,但是拉肚子!"。但那是三国时期,到了宋朝,中国的医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应该说有药可以治这个病。那么为什么当时苏东坡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呢?

起初当然是因为苏东坡自以为精通医术,习惯自治病。这对于普通的头疼脑热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他在病危的时候没有请高明的专业医生为他治疗,这首先归功于苏东坡对自己在医学上的名声的自负。

我们知道,古代很多学者喜欢玩中医,不仅仅是因为中医的阴阳五行辨证理论对他们的知识很有帮助,还因为中药的采集加工相当有趣。比如白居易、柳宗元以及后来的陆游、曹雪芹都喜欢瞎玩这个游戏,苏东坡尤其有名。苏东坡一生致力于......的药拯救世界,与医学家交朋友。他不仅学医,还广泛求医。除了学术专著《苏方》外,还有许多关于医学的短文。他精于多种药方,经常给人开药方。

尤其是元佑五年正月,杭州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当地的医生不知所措。苏东坡亲自开了一剂叫做"圣三子"药方,人们喝药预防流行病,"所有活着的人都数不清"。所以人们欢呼起来"上天派苏来救民于危难"当时的苏轼名扬天下,成为一位文学与医学兼备的跨界专家学者大师。就在他从海南回来后甚至生病期间,来找他要方子的粉丝还是络绎不绝(当然也有以此求字的)。这么大的名声,苏东坡当然是固执的,不好意思邀请别人。他自己不肯请别的医生,别人当然也不敢请他,别的医生也不敢给他治病。

另一方面,苏东坡对自己的医术过于盲目自信。当他自服的药粉不仅没有减轻病情,反而加重了病情,他还固执地研究中医理论,认为自己开的药方绝对正确,拒绝其他医生和药方,甚至拒绝服用好友钱世雄提供的特效药,说:"这不是治疗,在天堂!这不是我的错。。于是他躺着等死,只有几个和尚护着他,把他送到了西方。苏东坡这样做,固然体现了他淡定的人生态度,是生死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但前提是盲目自信,这就成了悲剧。

我们说中医理论上有系统的概念和辩证思维,方子汤确实有效,但诊断完全靠听,听,问,间接,难以把握。真正做到辨病对症下药,需要有长期的临床经验才能得心应手。苏东坡自己说"读书出废纸,学医出无用之人"意味着你要看很多病人才能学医。东坡先生可谓一生聪明糊涂,在性命攸关之际糊涂。他当时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虽然他学的是医学理论,知道很多方子,给人开的方子,但是名声在外。但是,他毕竟是诗文方面的官员,而不是医学方面的专家。他怎么可能真的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博学的医生呢?就算你多才多艺,在文学、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可以独树一帜,也不一定能越界、越界。更何况,再聪明的医生也不可能包治百病,看错了病或者用错了药,怎么可能不出错呢?

苏东坡弥留之际,迷信自己对反悟的无知,这实在是不对的。他怎么能如此确定他开的药是世界上最对症、最正确、最明智的药呢?如果苏东坡当时不是那么自负和出名,如果他不是那么盲目和自信,如果他在病危后能更清醒地面对现实,认识到自己真的错了,并采用良药,他大概就不会白死了。

但生死不能重来,苏东坡以生命为代价留给后人的教训值得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