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有多少人被吃?张巡为什么把爱妾肉赏给士卒?(安史之乱大将)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1 03:39

安史之乱对唐朝影响很大。曾经登峰造极的唐朝跌到了谷底,再也没有达到过这样的巅峰。安史之乱,最苦的是老百姓,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据说反抗叛军的将军张勋曾经杀了他的妃子,把她的肉分给士卒,而这并不是个例。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有多少人就这样被吃掉了?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的一次政治叛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与中央争夺主权而发动的战争,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是因为唐玄宗晚年忽视了政治事务。因为起义军主要是安史之乱和史思明,所以称之为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大获全胜,马、马、牛羊大获丰收。此外,绥阳市的粮食多达6万吨。当时一吨大概是现在的60升,6万吨相当于现在的360万升。

然而,李傕,国王郭,坚持分配一半的粮食储存濮阳和尹姬县。虽然徐苑据理力争,但是死了也没用,所以绥阳只有一半的储粮,相当于现在的180万升。就算有三千多人巡逻,就算坚持不了半年,也要坚持五个月。

因此,粮食耗尽的日子应该在7月至8月之间。然而,7月份的清理尤为重要。当时殷被射瞎,仓皇撤退,而睢阳粮草告罄,得以趁机调粮。中原有很多城市,宁陵等地不过几十里,野麦已经可以食用,应该都有获得粮食的希望。7月6日,阴再次围城,同时发生"很多人饿死了,活下来的人却筋疲力尽"的恐怖。

我觉得这个时候最主要的问题不是食物,而是疾病。杀得太厉害,逝者葬枕,值盛夏。疾病和流行病很可能会蔓延。而且守军打了几十仗,经常主动进攻,没听说过战败的。守军远不如叛军。如果主动导致严重伤亡,张勋怎么敢这么做?所以守军从6800人锐减到1000人,疾病和流行病应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疾病而只是饥饿,那么一千个士兵,吃几万个人,每天吃人肉,会这么累吗?

七月粮尽,张勋杀妾。当时"很多人饿死了,活下来的人却筋疲力尽",张勋送给他的妃子。我想在这里,当非常注意"饱受疲劳之苦"四个字。唐军和叛军打了几百场仗,战争非常频繁,死的也要算。饥不择食,有尸可吃,何必杀嫔妃!然而人肉治病的理论由来已久。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张高的《药论》,意思是在唐开元年间,明州人陈藏岐写了《本草纲目》,里面有人肉治痢疾的内容。

张勋杀的嫔妃和徐苑杀的嫔妃,在陌生人中尤其新鲜,与死尸完全不同,必然与士兵的疾病有关。他的杀人之心本来就无知,但一是出于对士卒的热爱,二绝不是拿人肉当口粮。从古至今对他的批判和批评都不是武断的。

然而"谁要是吃三万口"说吧,又从何说起?八月闰后,一千多守军,有贼有牛有战马,不用吃那么多人。就算是七八月份,你要是擅长藏和腌制,绝对吃不下三万人!在我看来,这个城市有5万多人。当殷两次撤军的时候,很有可能有些人逃跑了。剩下的三万人赶上了最难熬的七八月和闰八三个月。兵士与贼马自得其乐,尚难自足。他们永远不会与人民分享口粮。

因此,人民"人吃人"那是肯定的。事实上,绥阳缺粮,一开始也是估计的。能否在上半年公平分配到百姓手中,是一个极大的未知数!张勋的第一个目的是保卫睢阳,他认为这是"江淮担保",所以直到最后我都不想放弃睢阳"向东跑"。所以,张勋首先要保护的是他的士兵,而不是绥阳的百姓。他对战士的爱让他献出了妾,但要说他带头吃了三万人,那是极其不可思议的。

爱妾也是命,但妾其实是上等奴婢。20世纪以前,中国从未根除过奴婢的传统,奴婢几乎是主人的私有财产。张勋的"人"缺乏思路,后人如王世贞编了一个为我心爱的妃子转世复仇的故事来批判他,很中肯。但如果王夫之等人坚持认为张勋不应该吃城中百姓,那就有些失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