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军事防御单位有哪些?有哪些沿线军事重镇?(明长城的九边重镇防御体系)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0 12:39

说起长城,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如今,我们提到长城,首先想到的是文化意义和旅游符号。就长城本身而言,它不仅仅是万里长城,而是以长城为基础的庞大军事工程体系。长城的存在在古代对国防和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最

早的长城可以追溯到西周"烈成"春秋战国时期,齐、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城。秦朝统一全国后,甚至把各国北方的老长城连接起来,以大军压境对付北方的匈奴。此后,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防御工事,汉朝以后的历代王朝也有选择地修建和使用长城。

明朝再次大规模修筑长城,沿长城形成九个军事重镇,称为"九边"。与以前的朝代相比,明朝的长城是规模最大的。

据国家文物局和测绘局测算,明代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自东向西经过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全长851.8公里。

其中人工墙6259.6公里,海沟359.7公里,自然险2232.5公里。由于明长城距离现在的年代比较近,建筑规模巨大,到目前为止,明长城共有敌楼7062座,马面3357张,烽火台5723座,封闭城堡1176座,遗存相当丰富。今天成为旅游热点的一些长城景点也大多是明长城。

历经数百年,明长城依然壮观,震撼人心。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全盛时期是什么样子,几十万兵,几千东西。

本文就来说说明代九边郡镇周边的明长城的作用。

一:九边镇

明朝是推翻元朝后的一个新王朝。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登基,年号大明洪武。同年,明军攻陷元朝,元朝皇帝逃往北方。由于元帝仍然存在,并控制着蒙古总部和北方的许多地区,对于明军来说,战争仍然没有结束。

朱元璋统治时期,明军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北伐,史称"清理沙漠"。通过这八次战争,明军基本消灭了北元军主力,收复了塞尔维亚附近地区。

但蒙古骑兵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其对边境的军事威胁依然存在。因此,明朝不得不在边境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蒙古残余势力施加军事压力。而且军队不能长期在外,所以边境沿线也实行了驻军的军事制度,逐渐形成了几个大型的军队城镇。

从洪武朝开始设边镇到明朝中期,基本形成了九边镇制度。

九边从东到西分别是辽东镇、冀州镇、傅玄镇、大同镇、珊溪镇(太原镇)、岩穗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这个以长城为中心的防御体系从东到西绵延一万多里,是一个非常大规模的军事工程。

现在我们说起长城,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城墙,但实际上,城墙只是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完整的防御体系还包括敌塔、关城、敦堡、应城、卫铄、镇城、烽火台等各种防御工事。

这些防御工事与守关士兵形成有机整体,成为一整套防御体系。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九边防御体系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战区,每个战区都有级别非常明确的防御单位。

具体到每一方,最高一级是镇,称为镇市,由总兵和总兵占领。镇上有3000精锐部队,不仅承担着守城的责任,也是这个战区机动作战的核心。

镇下是路,将军是将军,将军设在路城。一般每条路管辖两个守卫,负责这一带的防守。路下是护卫,将军是守备,守备是城池。每卫管理五千户,千户为城。每千户管理10百户,百户为堡城。

当然,这是一种理论状态。其实也有可能几百户都在一个城堡里,几千户都在一个城堡里。

在不同等级的军事要塞中,驻军数量是不平等的,同时每个军事城镇的城门和军事要塞的数量也是不同的。

据不完全统计,辽东镇有11个相关港口,150多个军事要塞。冀州镇有相关港口126个,军事要塞270座。傅玄镇有12个相关港口和60多个军事要塞。大同镇和山西镇有44个相关港口和60多个军事要塞;岩穗镇相关口岸24个,军事要塞36个;宁夏镇相关口岸13个,军事要塞38座;固原镇相关口岸10个,军事要塞35座;甘肃镇有相关港口15个,军事要塞72座。

九边约有150座城门,720多座军事要塞,小规模的驻军较多。其中,北京周边军事重镇的城门和军事要塞数量较多,西北军事重镇数量较少,可见长城防御体系的重点在沿边。

二:军队数量

如此大规模的防御体系,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是不可能有人把守的。

明军征服元朝后,在东起辽东,西至甘肃的上万里战线上与北方元军作战,大量兵马也集中在北方。

洪武二十五年,明军在京武官2747人,兵力206288人。驻外武官3742人,部队992154人。

也就是说,当时明军人数为120多万,其中北京(南京)驻军约20万,海外驻军约100万。在这100多万人中,北方军事力量占60%左右,也就是60万人左右。

靖南之战后,明成祖继位,致力于对抗蒙古各部,北方兵力得到加强。

明初九边的理论军事实力是:

辽东镇,99857人;吉州镇,78621人;傅玄镇,126395人;大同镇,54154人;山西镇,27547人;岩穗镇,49250人;宁夏镇,30781人;固原镇,28830人;甘肃镇有95998人。

九方理论军力总和为591433。

明初的军事制度是"世界战争体系",就是成为军人的人,世世代代都会是军人。这种制度也被称为驻军制度。卫戍区有卫戍兵,城内有卫戍兵。除了自给自足,驻军的一部分粮食还得作为军需上交。

《明史·食货录》载:

军队指挥下的守备,边上三分守城,七分插秧;大陆分为两部分,守城和八部分。每军收五十亩地为一分,赐耕牛农具,教树种树,重租赋税,遣官劝输,罚侵暴官。三十五年(洪武),定首亩税,军田分一分,仓粮十二石,其余由官军自付。

如果这个系统正常运转,军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所以,朱元璋可以称之为:我养百万兵,不劳民伤财。

但是这个系统的操作也是有问题的,最大的漏洞就是时间。

时间长了,卫生所的军官实际上成了军事地主阶级,卫生所的士兵则被称为被剥削的对象。所以卫生所军士逃亡的现象极其严重,卫生所部队剩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

这样一来,不仅明朝的实际职数远远少于纸面上的数字,而且士官和军官的年龄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一旦有事需要打,不仅兵数不匹配,质量更是难以恭维。

因此,16世纪以后,明朝不得不采用征兵制来弥补兵制的缺陷。

征兵人员招的是平民户,因为对年龄和身体条件有严格的限制,所以新兵几乎都是精壮的士兵。但是,招兵不会搞屯田,需要钱和粮来招兵。而且招兵的工资比护卫高很多,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明朝的军费开支还是相当惊人的。

就九边镇而言,维索军的衰落速度比内地慢,但到了16世纪,已经不堪作战,不得不招兵买马,补充军力和战力。

明嘉靖末年至万历初年,九面防御体系大规模重组,兵力一度焕然一新。

据万历《明会典》记载,此时九方军事实力如下:

辽东镇,94693人;吉州镇,114854人;傅玄镇,151452人;大同镇,135778人;山西镇,25287人;岩穗镇,80196人;宁夏镇,71693人;固原镇,126919人;甘肃镇91571人。

以上总数达到80多万人,但这也是理论上的数字。当时部署在九边的兵力实际不到60万。

当然,即便是这样的实力,也比嘉靖之前不到30万人的实力强多了。

所以万历王朝明军的军事实力曾经是非常强大的。但由于多支军队所需的巨额财政支出,明军在万历年间连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远征,消耗了巨大的财力和军力。所以到了万历后期,财政支出难以为继,军事实力下降。

到崇祯时,九边的防御重点在辽东和冀州镇。此时九边原有守军和援军理论上有六十六万余人,但实际兵力不足五十万,五十万人中能打仗的不到一半。

由于军饷多集中在辽东,北方其余守军苦不堪言,大多在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叛变。大顺军到了北京城下,其实很多都是前明军。当然,这些明军中,也有不少像吴三桂一样,在李自成战败后投靠了清朝。

后来在清军的南方部队中,领导他们的也是这些前明朝的边防军。这是一个很讽刺的现象:前明军与南明军作战,但南明军很多都是前明军多次追击的前农民军。

三:军事角色

关于明代九面防御体系的军事作用,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肯定的,另一种观点是否定的。

前者认为明朝的九面防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蒙古骑兵的南下,为明朝内陆的稳定提供了屏障。后一种观点认为,九面防御体系在实战中多次被打破,比如明英宗时期以及之后的明世宗、明思宗时期,敌军都顺利到达北京城下,认为九面不能起到有效防御作用,反而消耗了大量国家资源。

笔者认为九面防卫制度是否有效,应该分阶段来看。

明初,北方军事体系初步建立。其实这个系统一开始并不只是用来防御的,因为洪武、永乐时期,一直是进攻的。

明军攻陷元朝后,洪武时期有八次大规模北伐。明成祖继位后,除了丘福失败的北伐之外,还亲自带兵对漠北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东征。

在50多年的时间里,14次北上探险的频率极高。明军平均每三四年就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远征,边境小规模的战争几乎每年都在进行。

所以这一时期明朝的北部边防军不是在出征就是准备出征,军队一直驻扎在北部边境。当时的边疆,与其说是防御体系,不如说是军队的前进基地。

北方集结大量兵力,沿要点部署,使蒙古军队不出要塞就不能骚扰南方,蒙古军队出了要塞就不能打胜仗。

所以当时蒙军遇到明军主力的时候,基本上都采取了避战的姿态,这也使得明军对于当时的蒙军有足够的心理优势。

明朝成祖定都北京后,北京周边除了几十万的边防军,还有几十万的北京军队。

在当时的战略规划中,边防军只要保证平时不丢失重要地方,战时就可以配合北京军。然而,明太祖成祖死后,仁宗继位仅几个月就去世了,而唐玄宗只在位10年。新继位的明英宗年仅8岁,无法领导政府。

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明朝的皇帝从第三位换到了第六位。因为明朝的军事力量使得明朝的心理优势依然存在,忽略了北方蒙古势力的整合,把精力放在了南方作战上。

1449年,明军与蒙古瓦拉部队交战,此时明军在战场上已不是对手。但是明军的北京军还在,经过精心策划,不一定会被主力军团打败。

但明英宗贸然亲征,土木堡一战断送了北京军的精锐主力。此后,尽管重建了明军,但大规模的离开要塞的行动却戛然而止。此时的北防已经真正成为一个纯粹的防御体系。

虽然当时边疆卫生院就开始破败了,但是卫生院本身就是带着家人和嘴巴驻扎在前线的。对他们来说,保卫国家也是保护家园。因此,当蒙古人入侵边防站时,当地军队会奋力抵抗。同时,为了保证边境不被攻破,明政府还会招募精锐补充边防军。

所以在土木堡之后的近百年里,九面防御体系还是发挥了作用,至少没有出现大的崩溃。

但这是建立在蒙古未能有效整合的前提下的。如果蒙古势力重新整合,形成十几万人的大规模军团,合力南下,九面防御体系将无法承受沉重打击。

因此,到1550年,安丹汗在整合蒙古势力后,再次突破北方防御体系,直抵北京城下。一个丹汗独自前行是很危险的。北京是一座坚固的城市,内蒙古军队短期内不可能攻占它。明朝援军到达内地,而明九边守军还在,也不是没有转机。

但当时执掌朝政的严嵩并不赞成明军围攻蒙古军,后者大掠夺后侥幸逃脱。

这个国耻的事件,激发了明朝的军事改革。此后,大批新兵成为南方抗击倭寇战争的主力军。在北方,守卫边境的将军们也招募了精锐士兵,成为作战主力。

日本人被平定后,一些著名的士兵被调到北方保卫边境。以冀州镇戚继光为例,他的整顿建立了防区防御体系,整顿加强了冀州的军事力量,使蒙古军队南下时几次惨败。

李在辽东用精骑突袭,使得当地的蛮族和其他军队无法对辽东构成威胁;其他方当时的防御态势也不错,九面防御体系在万历年间初露端倪。

但我们前面也提到,明军精锐在万历时期已经转向招兵买马,原本自给自足的卫所兵制体系难以为继。此时明朝军费开支巨大。

万历中期,明军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远征,称为"万历三大特点"虽然明军取得了胜利,但是军力和财力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巨大的财政压力最终不会落到王公贵族头上,而是由底层民众来承担,而明朝在万历末年对内外政事的处理一塌糊涂,实际上也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此时辽东的努尔哈赤已经崛起,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了明军各方集结的精锐。然而,后金军队虽然强大,但仍然无法突破关宁的防线,这是明朝九面制发挥作用的最后机会。

然而,在后金崛起的同时,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明朝内地接连发生。为了对付国内外的对手,明朝不得不增税强军。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内地起义愈演愈烈,消耗了明朝的战争潜力。

甚至到最后,明朝有限的军事资源大部分都倒向了关宁方向,而其他边防连饭都吃不饱。这样的守军挡不住进攻的金军,大部分都是在大顺军进攻的时候叛逃的。

所以明朝的灭亡首先是政治腐败,然后是经济危机,最后是军事问题。至于明朝的九面防御体系,起到了很大的公平作用。毕竟直到王朝末年还在发挥作用。

很多朋友觉得九面都没用,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九面制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