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火烧藤甲兵为什么称“必损阳寿”(诸葛亮火烧藤甲兵损失了多少阳寿)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20 03:26

诸葛亮非常善于利用自然元素提升自己的战力,火攻就是其中之一。赤壁之战作为三国三大战役,最终以火攻击退了曹操的军队。如果不利用自然因素,这场战役对吴蜀联军来说会很艰难,毕竟兵力比曹操少。后来面对孟获,诸葛亮也是用火取胜,只是这次诸葛亮表现出了

感伤的情绪,说要这么做"会损害寿命",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看看吧。

火烧魏军

东汉末年,汉朝衰落,很多势力独立,比如北方猛男曹操,占据富庶江东的孙权。在这些人当中,刘备绝对是一个卑微的人。他虽有汉室皇室之名,却没有多少地盘和军队。他最终能够与曹魏、东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招募了大量的人才,其中就有"三顾茅庐"诸葛亮是最有名的一个。

杜甫在唐诗《书香》中这样描述诸葛亮。第三个召唤加重了他的国家事务,他给了两代人他的真心"据说诸葛亮一生献给了蜀国;陈寿在《倒影》中说他是"一个懂得治国理政的人才,不如萧"我非常肯定他的智慧和才华;就连作为对手的司马懿也说他"真是世界上的天才"。

而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的技巧描写到了极致,仿佛他不是凡人,而是神仙。

"南阳犁"他一出山就帮刘备烧了博望坡,后来在赤壁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曹操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攻打自己的局面,诸葛亮向刘备建议,这是与东吴结盟的好时机。他到孙权驻扎的柴桑,独力以儒,使孙权心服口服,同意联合刘备对抗曹操。

面对周瑜让他十天造十万箭的困难,他不慌不忙,说三天就能完成任务。此后,草船一借箭,易如反掌"借"大批弓箭赶来,超额完成任务,让周瑜无言以对。

后来,他想出了什么时候刮东风,指示大家如何焚烧曹骏,并导致几十万曹骏遭受严重伤亡。曹操战败成功离开,使孙刘大获全胜。

焚烧藤甲士兵

十年后,关羽失荆州后死了,刘备却没能为他报仇。他也病重,不久死于白帝城。刘备临死前把儿子刘禅和整个蜀国托付给诸葛亮,把扶汉室的夙愿寄托在他身上。面对君主的信任和重托,忠心耿耿的诸葛亮不敢辜负。

为了实现先主复汉灭曹贼的夙愿,决定北伐。在此之前,他要平定后方,解决蛮夷叛乱。对于起来反对蜀汉的孟获,他打算采取一种精心策划的方法,制服这个勇敢的士兵为自己所用,同时安抚招募野蛮人的心,使他们心甘情愿地屈服于蜀汉。于是,就有了众所周知的孟获七擒的故事,也有了后来的藤甲兵焚。

《汉书·晋春秋》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带孟获参观军营,他只是笑着说,"即使打得再多,也会被七个垂直方向捕捉到,但光还是会被捕捉到。"事实也确实如此。在随后的战斗中,孟获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即使从乌干达请来三万藤甲兵,还是被诸葛亮打败了。

第九十部三国演义"驱逐大善,破蛮兵,焚藤甲,七擒孟获"描述了诸葛亮火烧藤甲,七擒孟获的细节。孟获知道自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于是调来三万藤甲兵增援。这三万藤甲兵都是乌干达这个国家的精锐部队,而且不怕水,再加上他们土生土长,对中国南方的地形也非常熟悉。他们真是一个强劲的对手。对此,诸葛亮想出了一个火攻的方案,既掠夺了付嘉士兵的藤甲,又速战速决,以便尽快稳住后方,进行北伐。可是,当诸葛亮把这三万藤甲兵领到盘蛇谷放火之后,叹了一口气。虽然我为国家做了贡献,但对我的人生是不利的。"

诚然,这三万人死得悲壮,但战场上刀枪不入,生死难料。更有甚者,诸葛亮曾经烧了几十万曹骏,但当时他都不眨眼。为什么现在会这样"感伤"那又怎么样?

这两种态度的原因

诸葛亮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关键在于一个是曹骏,一个是付嘉。

曹操是真正的谋反贼,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一方,自然与他不和。所以诸葛亮对曹军并无怜悯之心,毕竟这些人都是曹操的追随者,都是贼。不管死多少人,都是死有余辜。

但这三万藤甲兵不一样。都是那蛮,那蛮是蜀国的附属。从理论上讲,这些人是蜀汉的臣民,他们是自己人。既然如此,诸葛亮又怎么能从自己的角度无动于衷呢?古语有云,为官一任,爱民如子。勤于政事的诸葛亮,自然是一个视百姓为亲人,活活烧死亲人的领袖。诸葛亮怎么可能没有怜悯之心?

另外这三万人是乌干达这个国家的精锐部队,算是这个小国的半条命。把这些人都烧死在这个山谷里,就相当于生活在这个小国里。这一招虽然真的能制服孟获,平息叛乱,但是真的很残忍。难怪诸葛亮感到内疚,说自己是"会损害寿命"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