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病逝孙权打算出兵江夏为何最后却是无功而返?(曹丕和孙权之间战争)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9 22:39

曹丕死后,孙权认为这是出兵江夏的好时机,于是下令远征。但最终结果是一无所获,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然而孙权在此役中并没有倾家荡产。他为吴栋找到了两位将军,孙欢和张亮。孙权在用人上比较开明,只要有才能,一般都会重用。也许很多朋友还不知道孙欢和

张亮是谁。这一次,我将告诉你他们此后的成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黄武五年(公元226年)五月中旬,执掌曹魏政权七年之久的魏文帝曹丕病逝于洛阳。直到七月,吴主孙权才得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当即决定趁曹魏换届之机,于八月出兵江夏郡。

关于这场不为人知的战役,《三国吴传》中的记载非常简洁,加起来总共21个字:"五年,秋、七月,全文魏文帝崩,征江夏,围石羊,不能归。"这份记录表明,当时孙权发动这场战役非常仓促,毫无准备。他本想占便宜,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徒劳。

但是,也不能说没有收获。在这场短暂而不为人知的战斗中,孙权找到了两个人才来治军:一个是宗室成员孙欢;另一个是张亮,孙欢帐下的部。

据《三国志·孙欢传》记载,孙欢名唤纪明,是孙权的堂弟,妹夫孙敬的第四子,孙氏名将孙瑜、孙娇的弟弟。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梦露在荆州击败关羽后不久,孙娇就去世了。根据当时东吴的军事政策,孙欢接管了孙郊的军权和军队,"为了提拔吴中郎将军,江夏太守"。

事实上,在孙欢仕途初期,孙权对他的评价并不高。只是因为当时宗族亲情和军事政策的限制,才勉强给了他这个位置。这可以从孙权说的一句话中反映出来:"一开始,我很担心自己速度慢。"这说明孙欢比他的两个兄弟都慢,所以孙权非常担心孙欢的领导能力。但是,孙权之所以对孙欢表现出关心,只能说孙权并没有完全了解他这个表弟的特点。

虽然孙欢看起来愚钝,不善言辞,但他实际上知道如何做官,善于与人打交道。他在接掌兄长的部后,完全遵循孙教所没有的规矩,对孙教所培养的刘婧、李云、武朔、张亮、陆举等人十分尊重,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优势和特长为自己服务。因此,孙欢上台后,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使军队信服,地方长治久安。"军民称之为"。就是这样一个表哥,不看好孙权,忧心忡忡。他在这场短暂的战役中取得了不俗的战果,不仅成为了这场战役中唯一的亮点,也有着沉重的"打孙权的脸",让他重新认识孙欢。

据《三国志·孙欢传》记载,孙权领兵围攻石羊时,为了帮助吴军造势,命部将冼率领五千人斩断怀道,并亲自率领武朔、等五千兵马直捣高城。孙欢不仅攻克了高城,降服了三位将军,也成为孙权远征的唯一战果。

当孙欢领兵回来的时候,孙权非常好奇,所以故意让他带着部队从他面前经过,想看看孙欢到底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孙权看到孙欢的部队军姿严整,步调一致,士气高昂,不禁感叹:"我并不担心今天那些治军能力较差的人。"

这场战争结束后,孙权提拔孙欢为杨威将军,并授予沙的爵位,而的帐部则是武硕和"既有利于将军,又给他封侯官"。从此,孙欢彻底颠覆了在孙权心目中的形象,逐渐成为孙权倚重的重要大臣之一。

孙权发现的第二个人才张亮比孙欢小得多,他的身份只是孙欢帐下的一个部将。根据《三国志·孙欢传》和《江表传》中的记载,孙权从武昌回到建邺时,感觉两地的距离很远。"水路回流两千英里"没有办法在有突发变故的情况下及时互相帮助。到了夏口,孙权召开文武百官会议,要求无论职位高低,官职大小,只要有好的计策,就直接进谏。吴栋的将军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如修建栅栏和铁锁,但孙权表示不满。

那时,张亮只是孙欢帐下的一个部,他还没有什么名气。看到这个机会,他也表达了对孙权的看法。他建议:"用重金收买勇士进入绵水制造声势,使敌人不敢擅自闯入;并在武昌派驻一万精锐士兵,并派遣骁勇善战的战略武将指挥,以便一旦敌人入侵,能迅速前来救援;此外,在长江沿岸的重要地点建造了一批水城,船只、士兵和战争用具一应俱全。把门打开,这样可以拖延敌人,敌人就不会来了。"孙权认为这个计划很好,于是提拔了张亮,后来因为他的积极作战被提拔为钟勉巡抚。一场不为人知的战斗,让孙权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两个军事才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对自己被忽视的堂兄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成为他在建立吴国过程中的又一得力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