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什么建议何进引董卓入京?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9 17:26

汉朝末年,董卓是当时的大灾难。董卓做了那么多事,董卓死的时候,洛阳城里的人都出来庆祝,庆幸这个怪物终于死了。但董卓能够入京,也是袁绍推波助澜。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袁绍对何进的指点,董卓才被吸引到北京,后面的事情一大堆。那袁绍到底为什么要怂恿

何进让董卓入京呢?袁绍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

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痛斥袁绍建议敦促大将军何进引进西凉军阀董卓是极其愚蠢的举动。再加上后来的胜利者曹操曾经表示过完全相反的建议,后来董卓真的去北京闯了祸。所有这些迹象似乎都坚定地证明了袁绍的建议是愚蠢的。

真的是这样吗?袁绍的建议真的极其愚蠢和不合理吗?其实我们似乎已经陷入了先射箭再画靶的误区。我们不能因为董卓确实有惹事生非,后来上了平台的行为,就指责袁绍建议引进董卓是愚蠢的。当元说服何进介绍董卓的时候,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不能把这一切都怪在袁身上。

袁绍的建议不傻,也不是没有道理。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天你妈妈买了一条鱼,准备做酸菜鱼给全家吃,你因为菜好吃,又饿又急,被一根鱼刺卡住了喉咙。你被一根鱼刺卡住喉咙是很自然的事,但你能怪你妈妈把酸菜鱼煮得太好吃吗?这恐怕是不合理的。袁绍劝何进从西凉引进董卓时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把董卓的灾难性行为归咎于袁绍让董卓去北京。

其实,不难理解袁绍为什么要力劝何进介绍董卓,只要稍微了解一下21年前的窦武事件,就能理解袁绍的良苦用心。

了解了窦武事件,应该就能理解袁绍的良苦用心了。

1.袁绍当年介绍董卓,主要是吸取了窦武失败的教训。

你可能不太熟悉窦武的事迹,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窦武的事迹和他的最终结局。

东汉建宁元年(168年),桓帝驾崩。由于汉桓帝无子,窦皇后和父亲窦武帮助原渎神刘立的儿子刘虹继位,称为汉灵帝。因为汉灵帝继承皇位时才十二岁,还不能自己处理国家大事。再加上东汉一直有太后治国、外戚专政的传统,所以窦太后和父亲窦武掌管朝政。

窦武以外戚领袖的身份主持朝政。

尤其是窦武,他不仅是皇后的父亲,也是当时外戚的首领,而且他也出生在东汉最顶级的贵族家庭之一的河西都史。窦武早年与士大夫交往密切,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士大夫尊为"三军"其中一个(另外两个是刘舒和陈蕃),可以说当时的窦武几乎被士大夫集团奉为神,与出身屠夫、备受士大夫歧视的何进相去甚远。

窦武主政朝政时,一直想消灭一些宦官头目,以打压日益嚣张的宦官集团,但宦官头目朱军因为谋划不周,知道了这个计划。于是当时的宦官首领曹节、朱宣等人,挟持住在宫中的幼帝汉灵帝和皇后窦太后,命令都城周边的军队和刚刚平定羌人叛乱回京的张桓,对窦武和陈蕃进行合围。最后窦武、陈蕃等人都死在乱军中,这场旨在剿除宦官头目的政变最终失败。

窦武、陈蕃等人都死在乱军中,一场旨在剿除宦官头目的政变彻底失败。

作为士大夫和外戚的领袖,窦武很容易被宦官集团消灭,导致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党派之争。对于当时东汉的士大夫和外戚来说,失败并不深刻,发人深省。二十一年后,当何进和袁绍密谋铲除宦官集团的时候,他们能不吸取窦武的教训吗?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无视这个惨痛的教训吗?当然不是。

另外,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客观规律,那就是没有人能做到万无一失,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可能失败,只是概率问题。比如吃鱼这么简单的事情,不就有可能有人会被鱼刺卡住喉咙吗?更何况,发动政变基本不可能没有隐患。所以袁绍等人在图谋铲除宦官集团的时候,只能尽力吸取前人失败的教训来完善自己的计划,而最值得吸取的教训就是21年前的窦武事件。

袁绍等人在密谋铲除宦官集团时,极力吸取前人失败的教训来完善自己的计划,并没有错。

窦武的失败给了袁绍等人什么教训?即缺乏军事力量的一方永远处于弱势,没有军事支持的政变永远缺乏主动性。当年窦武缺乏军队的全力支持(只有少部分军队听命于窦武),所以当宦官集团以整风的方式下令大举出兵时,窦武等人只能束手就擒,无所作为。

而袁绍等人正好吸取了这个教训。他们想在政变前掌握一支服从自己的军队,这没有错。毕竟窦武失败是因为他没有军事力量,没有军事支持。

袁绍吸取了窦武因缺乏军队支持而失败的教训,他想提前掌握一支听命于他的军队。

2.袁绍为什么不重用京师皇军,却要引进董卓?还是吸取了窦武失败的教训。

也许有人会认为,何进是将军,袁绍是校尉,袁术是虎贲中郎将,所以三人手中都有一定的军队,没必要让西凉董卓进京。这恐怕就要涉及到窦武失败的教训了。《三国志·袁绍列传》记载:

褚绍说:"黄门和长史余生太盛,征伐大海。以前的窦武想惩罚他们,但是话漏了,对五个营的兵不管不顾。武英时在京师长大,惧怕汉人,但窦反而用锋,于是造反,回到黄门,弄巧成拙。

何进是当时的将军,袁绍是李思的队长,袁术是武士军团的指挥官,他们都有一定数量的军队。

这份重要史料篇幅较长,为方便大家理解,简要翻译如下:

当年袁绍对何进说:"黄门侍郎、中常侍等宦官常年受到皇帝的信任和亲近,所以朝政内外的官员都很怕他们。窦武之前想杀太监,结果被太监杀了。是因为泄密之后,他实际上依靠的是第五营的士兵。

五营(指皇军)的士兵常年驻扎在北京。他们都怕太监,但窦武其实是想用他们来反击太监。后来五营士兵投奔宦官,所以窦武(依靠皇军发动政变)纯粹是自杀。"

袁绍认为窦武当年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依靠皇军杀宦官首领是愚蠢的。

通过袁绍的言论,不仅可以看出袁绍等人在策划杀宦官的时候,确实是在吸取窦武失败的教训。而我们也可以由此得知,窦武在准备发动政变的时候,手里并不是一兵一卒。他当年还握有一部分皇军,人数大概有几千。只有窦武对形势过于乐观。就像曹操说的,他以为几个小官吏就能活捉并杀死宦官头子,所以对皇军的绝对忠诚,他并没有积极赏赐。

正是这种隐患,使得窦武等人最终死在乱军中。原来当时北京的禁军都是普通士兵和中层军官,并不熟悉窦武作为外戚首领和文人首领的权威。然而,这些禁军在皇宫期间清楚地了解曹节和朱军等太监领袖的地位。

在皇宫期间,禁军清楚地了解曹节和朱军等宦官领袖的地位..

这些朝廷官员都知道,这些宦官首领,当年都是始皇帝身边的名人。都是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显赫人物。他们都是执政十年以上的高官,而窦武等人只是刚上台半年的新贵。哪个更重要?谁的订单被认可,谁的订单不被认可?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更有甚者,当时的曹节、朱军等宦官头目也有慈禧太后的诏书和懿旨。这会让不明真相的禁军要么叛变,要么四散奔逃。而何太后当时并不赞成杀宦官的想法,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谁能保证住在宫城的何太后不会被宦官头子半骗半威胁拿到懿旨杀掉文人太后?

何太后一直不赞成杀宦官,她很可能在半威胁半欺骗的情况下,颁布圣旨杀文人。

其实窦武治下的皇宫也不过如此。《后汉书·窦武传》记载:符兵渐盛,使部下向吴军大呼:"斗武,你是禁军,当了宿卫公省,为什么跟叛军在一起?第一滴有奖励。"营府怕服中官,吴军略退。从丹时到食时,兵微降。

这段话的意思是"王福命人向窦武手下的禁军士兵喊话:‘窦武造反了。你们都是禁军。你应该待在宫殿里。为什么要和他们一起造反?谁先投降谁就有奖励。“皇军向来惧怕宦官的权威,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开始公开向王府投降。到了晚上,窦武的手下基本都走了(晚上天黑,自然更有利于逃跑或者投降)。"

太监长刚开口投降,窦武的禁军就逃跑或投降了。

也就是说,当宦官王福命人向窦武的禁军呼吁投降时,这些禁军因为惧怕宦官的权威和圣旨,纷纷投降或逃跑。但短短一天,窦武的数千兵马逃得无影无踪,窦武成了一人之军,只能束手就擒,无所作为。

正是因为窦武的这一惨痛教训,使得何进、袁绍等人才不敢重用北京的军队,所以才会想到将西北的董卓下派到北京。毕竟住在西凉的董卓比北京的皇军更容易控制和指挥。

正是因为窦武的这一惨痛教训,使得何进、袁绍等人才不敢在北京重用皇军。

3.结论

综上所述,袁绍引进西凉董卓的计划并不算大错,更不算蠢。他只是想吸取21年前窦武失败的教训。从前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来改进自己的计划,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确的。

事实上,袁绍引进西凉董卓的计划失败,何进负主要责任。因为正是刀锋的骄傲让他在宫中轻易被宦官头子暗杀。正是刀锋的死导致了董卓的失控。否则,作为何进将军职位,外戚领袖,作为朝廷重臣的董卓断然拒绝废帝,自然也就不会有董卓后来的大乱。

另外,据我估计,如果何进还活着,董卓很有可能在替何进完成工作后,回到西凉老家。唉,最后只能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怜的袁绍,因为刀锋的无端谋杀,被莫名其妙的责难,千百年来的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