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争霸秦国立场如何?为什么秦国会选择和楚国结盟?(秦国和晋国楚国关系)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8 23:00

对于其他附庸国来说,如何在楚谨的霸权中选边站变得尤为关键。经过几次大的战争,晋国稍微占据了一些优势,但总体上两国还是平分霸权。秦当时的地位如何?正是在秦国的帮助下,晋文公成功地回到了晋国并成为君主,所以当时晋国和秦国的关系非常好。但在阚之战

后,秦国选择了与楚国结盟对抗晋国。那为什么秦与金决裂,反而选择与秦联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一个

首先,据《春秋》《左传》等史书记载,春秋初期,秦穆公为了日后与中原友好,嫁给了当时强大的晋国,并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娶了长女。此后,秦穆公与晋怀公、晋文公等晋国君主结成姻亲。尤其是儿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登上了晋国的王位。所以对于当时的秦国和晋国来说,关系可以说是进入了"蜜月期"。然而,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后,秦穆公认为金和秦联合的结果只对金有利。公元前630年背叛晋国,选择与郑结盟,共同对抗强大的晋国。因此,显而易见,秦国背叛金的直接原因是金秦联合的结果只对金有利。

再者,由于地理位置不在中原,秦穆公支持晋文公称霸诸侯国并不能直接给秦国带来什么好处,即对于中原诸侯国来说,只会依附于晋国,不可能越过晋国依附于甚至臣服于秦国。因此,在楚谨争霸中,秦穆公如何帮助晋国有点"给别人做嫁衣"这种感觉。基于此,及时扭转了秦国的对外战略。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和郑文公相继去世。对此,秦穆公派了一支军队进入中原。结果,在去李的路上遭到了晋军的伏击。阚之战,金军与姜戎会师,在萧山(今河南省单县以东)伏击,歼灭秦军精锐3万人,进而促使秦晋彻底决裂。

阚之战后,面对三万大军的损失,一向冷静理智的秦穆公并没有立即对晋国实施报复。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显然是由于秦国和晋国实力差距太大,贸然攻打晋国可谓不自量力。当然,秦穆公并非无所作为。据《春秋》、《左传》等史书记载,阚之战后,秦国释放了在攻谭中被俘的楚国大将窦恪,正式与楚国结盟,以共同抗衡强大的晋国。秦楚之战,又称攻坚战,发生在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5年)。在这次战斗中,秦军俘虏了楚将沈柯和公渠舆寇,回到了中国。让楚将沈柯等人回楚,无疑是向楚抛出的橄榄枝。

最后,在争霸中处于劣势的楚国自然接受了抛出的橄榄枝。在秦楚联盟中,仍然是姻亲巩固关系。例如,楚平王的妻子波波就是秦景公的女儿。战国时,秦宣皇后来自楚国。然而,春秋时期,秦国虽然与楚国结盟,但仍然没有把晋国从中原霸主的宝座上拉下来。换句话说,在春秋时期,晋国一方面压制了西方的秦国,另一方面又在楚谨争霸的战争中占了上风。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正是因为晋国的强大,包括晋国之后的三晋,秦国和楚国的联盟才一直延续到战国中期。换句话说,秦、楚、金的关系类似于魏、蜀、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