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为何能预言孙策会被刺杀?他是否知道内情?(郭嘉预料孙策之死)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8 20:52

历史上总有看似巧合的事情,但正是因为巧合,才让人觉得没那么简单。比如汉末,孙策遇刺身亡,脸上中箭。然而巧合的是,在此之前,郭嘉已经预言孙策会被暗杀。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考虑,难免让人觉得两者之间会有什么联系。那么贾究竟为什么会预言孙策会被暗杀呢

?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吗?孙策的死和郭嘉有关系吗?让我们来看看。

1.孙策在江东的地位。

在吴栋政权的建立过程中,孙策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地位。他是孙坚的长子,孙权的长兄。虽然他也是吴栋政权的重要创始人,但他的光芒确实被隐藏在他的父亲和后来成为皇帝的弟弟之间。柯毕竟是“小霸王”,他的故事有自己的独特性。

孙策和孙权的父亲孙坚,最初在政府里做公务员。出生于吴军县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当过县令。而且三次作业都是在江苏徐州。

后来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汉室大臣孙坚被任命为其他各部司马,与中郎将朱一起去镇压起义军。此后,孙坚由"文& quot转"吴,并于四年(187),凭着立功和公认的才能,当上了长沙知府,被封为"吴成侯",成为东汉末年的诸侯。

初平元年(190),以袁术为代表的关东豪杰准备讨伐董卓,孙坚作为长沙知府参与其中。但袁术任命他为破鲁将军,兼任豫州刺史,并在鲁阳(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驻军。因此,虽然孙坚被认为是吴栋政权的创始人,但从他的主要活动中可以看出,他对吴栋在江东地区的基业并没有什么贡献。

那是谁把基础打牢的?当然是孙策。

去孙坚平定董卓的时候,年仅十六岁的孙策接管了家里的话语权,带着母亲和几个弟弟搬到了蜀郡(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在这里,他认识了周瑜,并成为亲密的朋友。

初平三年(192),孙坚南征刘表时战死,孙策随家人迁居扬州。而出于对自己实力的考虑,兴平元年(194),孙策投靠了父亲曾“追随”袁术。袁术还“慷慨”地把孙坚的残部千余人给了孙策,封他为怀义校尉。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刚满二十岁的孙策就决定脱离袁术的控制,自己去闯。作为校尉和将军,他带着少数忠于他的士兵渡江南下,投身扎根江东的事业。

幸运的是,这个似乎有点“幼稚”的结局是好的。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江东的大部分土地,包括丹阳、惠济、张羽、庐陵和吴军,都被孙策占领了。

2.孙策是怎么死的?

不过,孙策虽然有曹操、刘备二十出头的成就,但也不是“完人”。正如郭嘉评价的,他还有“轻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的致命缺点。

孙策善于用人,深得民心。张昭、黄盖、周瑜的支持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也足够勇敢,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其他英雄竞争。曾经的吴郡太守徐公认为,像孙策这样的枭雄,如果任由朝廷发展,将来一定会给朝廷造成灾难。所以徐公甚至建议派孙策去朝鲜,然后削弱他的权力。

而孙策,面对一心削弱自己实力的徐公,一点好脸色都没有。他抓住徐公的把柄勒死了他,让朝廷想控制他的思想。可就在孙策以为一切都完了的时候,徐公的主子却视孙策为死敌,密谋如何为主公报仇。

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朝廷一度成为曹操控制下的薄弱环节。于是胆大的孙策决定乘机北上,像当初曹操那样控制汉献帝,成为新一代的“拥天子”枭雄。

只是北上的路走得很顺利。陈钧的侄子陈登,此时正在担任庆陵知府。他想为陈君报仇,所以主动进攻孙策。敌人已经“送上门”了,孙策自然要推迟在北方向汉朝献帝的计划。结果在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南),外出打猎的孙策遇到了与仆从失散后前来报仇的徐公客人,当即身受重伤。

死时,孙策因不慎与仆从失散,又因不慎被徐公门刺伤,最后因伤势过重而死。这一年,孙策才26岁,弟弟孙权虚岁19岁。他的后代邵太年轻,不能被认为是孙策的接班人。

开头郭嘉评论孙策“轻敌无备”下面的例子是“刺客若卧,一人为敌耳。依我看,我会死在普通人手里”。

谁能想到,郭嘉的话成了预言,孙策在刺客的阻挠下止步,才只身在中原战场。

3.国家和孙策的死有关系吗?

陈寿写的《三国志》中,大致记载如下:孙策行万里路,有江东。据说太祖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要渡河攻打徐。所有的人都害怕他们所听到的,他们所期待的是:"新战略,整合江东,都是英雄豪杰,能得人之力者也。然而战略轻,毫无准备。虽然有几百万人,但无异于一个人在中原行走。如果一个刺客躺下,一个人就是敌人的耳朵。在我看来,我会死在普通人手上。"江中无人相助,果被许所杀。

那么,问题来了。在相信科学、排除郭嘉为过客的前提下,为什么贾预言孙策会被暗杀?首先,据《三国志》记载,孙策是被吴郡太守徐公之死所杀,但徐公在公元197年被孙策斩首,孙策却在公元200年被刺杀,三年后。换句话说,如果徐公公要为儿子报仇,为什么当时不报,而是空 空等了三年?

在此,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徐公的死士之所以等了三年才刺杀孙策,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打算为徐公报仇,或者是尝试过但失败了。然而,三年后的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来了。正是在这一年,徐公的手下刺杀了孙策。太巧了!肯定有外力。

所以,很明显,如果公元200年孙策没有死,以他在江东横行霸道的性格,很可能会出兵攻打曹操的后方。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腹背受敌的曹操集团很可能走向灭亡。在这个生死关头,辅导员必须体现自己的价值——出谋划策。所以,既然郭嘉理直气壮地说孙策必死,那么很可能是郭嘉控制了曹操集团的情报系统,秘密策划了刺杀孙策的行动。

最后,在郭嘉通过金钱、情报等因素的支持下,徐公的手下在公元200年发动了对孙策的刺杀。孙策死后,孙权成为江东政权的领袖。与曹操交好是为了稳定江东局势,让曹曹参集中兵力与袁绍决战。如此一来,从最终受益的一方来看,更是直指曹操集团是除掉孙策的罪魁祸首。而且郭嘉信誓旦旦说孙策必死,很有可能是他负责策划了这次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