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鹗和曹雪芹什么关系?(脂砚斋和曹雪芹什么关系)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8 19:39

现在人们读《红楼梦》,一般都是在作者一栏写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曹雪芹,一个是续写《红楼梦》结局的高鹗。现在普遍认为,曹雪芹生前写了《石头记》八十回,都没有写完,没有出版。后来高鹗续写了最后四十回,命名为《红楼梦》,也就是我们现

在熟悉的版本。但是,这个高鹗和曹雪芹是什么关系呢?他为什么继续写这部作品?让边肖给你介绍一下。

1.高鹗为什么继续写《红楼梦》?

这个问题,在文学界,到现在也谈了很多。有人说《红楼梦》八十回根本不是曹雪芹写的。有人说这本书续了四十回,是曹雪芹写的。有人说,高鹗与书商程维远合作,续写《红楼梦》。还说是创意集体,不是一个人的。众说纷纭,百家争鸣。

一般来说,人们普遍认为有这样一种说法:

曹雪芹生前写了《石头记》,没有出版,也没有完成,只是以手稿的形式在朋友和朋友圈流传。在他去世多年后,书商程维远看到了《石头》中蕴含的巨大商机,想把它出版。

当时没有版权,曹雪芹也没有儿孙。但是《石头记》毕竟只是一个不完整的副本。除了专业研究者和高水平的文学鉴赏者,谁会愿意去读"未完成"小说呢?

于是,程维元找到了对科举不利的文人高鹗,继续写《石头记》,并改名为"红楼梦"出版。但是,再说一次,那个时候没有版权。高鹗想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不以继续写小说为荣,所以当《红楼梦》出版时,没有提到高鹗的名字。

不止不提名字?简单来说,我根本不承认续约。据书商程伟元说,它是在一个拾荒者手中,他偶然得到了几卷纸。仔细分析,原来是《石头记》的佚文。于是我请人编辑出版了——也就是说,出版社正式宣布这120回都是原著,只是进行了章节、错误等整理工作。

出版社的官方公告一直被读者接受。直到民国才有学者基于之前有80多次的事实"肥批"1980年后再无批语等线索,出版社的谎言被验证。

然而,尽管程维远和高鹗说了谎,但他们的行为在客观上为《红楼梦》的保存和流传做出了贡献。而且根据时代背景,没有"版权"概念,怎么能怪他们侵权呢?

2.谁是高鹗?

高鹗(1758-约1815),字云石,本名丘福,又号兰舒、杭义、红楼正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是传播史上的第一部印刷本,是清代汉军黄旗办公室人程高本和辽宁铁岭人程高本的两个主要编辑、校勘和出版人之一,曾在铁岭为高鹗工作,在奉天为高鹗工作。清初他住在北京。

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升官,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历任内阁官职、中国武官、内阁经典、内阁侍读及江南道监、刑部中品官。有一些代代相传的作品,如《月山楼最后的手稿》《墨香词》《蓄草》。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高鹗受好友程惟元之邀,协助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程家本、程一本。自胡适考证以来,红学界长期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进入21世纪,这种说法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批判。2007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停止使用新版《红楼梦"高鹗""高鹗继续说道"以此类推,更新为"匿名继续,程维远和高鹗安排",标志着"高鹗续书论"摇一摇。俞平伯的遗言:"程维远和高鹗挽救了《红楼梦》,他们功不可没!"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张青山指出:"高鹗应该不是《红楼梦》的续集,而是《红楼梦》最终出版的组织者...高鹗是《红楼梦》传播的第一功臣。"

3.高鹗整理了《红楼梦》。

高鹗考试成功后,一次又一次地准备考试,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他身心俱疲,却也偷闲了几年。他有一次从朋友那里借了一本《红楼梦》,读到八十回就停了,他也没看到后半部。他深感抱歉。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也就是高鹗中标后的第三年春天,一位朋友程维元登门拜访,把他搜罗买来的120本呈上,邀请他参与编辑整理。高鹗认为这本书是一本朴实无华的休闲小说,但总体上与儒家思想没有冲突,所以他欣然同意。今年冬至五天后,任务完成,工厂付印。不久,出版传播史上第一部《红楼梦》印本问世,胡适称之为程家本。据程维远介绍,他们的具体工作是对稿件进行编辑校对,取长补短,整体复制,然后印刷出版。

程家本的出版有点仓促,急功近利,所以编辑排版不够细致,刚出厂就发现了很多缺陷,于是高鹗和程维元立即着手重订,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二月十三日在付梓被胡适称为程一本。

程颐的自序,由程维元、高鹗撰写,提到本书前八十回在参考各种旧稿的基础上,补齐了缺项,纠正了错误,偶尔有几个字的增删。四十回之后只有残迹,没有其他版本可供参考。所以我们只能按照残迹的顺序来打补丁空这样才能让叙事有连续性,减少矛盾。至于稿子的原文,他们不敢私自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