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不喜欢儒家汉武帝刘彻却独尊儒术?(刘彻为什么独尊儒术)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8 19:26

儒家思想虽然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但它只是在汉武帝时期才开始,在此之前,尤其是汉朝建立之初,并没有这么高的地位。刘邦其实并不喜欢儒家,反而更推崇道家,用道家思想治国。但是为什么到了汉武帝的时候,他开始独尊儒术,把儒术推上神坛呢?那么是什么原

因,从刘邦到刘彻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让边肖给你介绍一下。

1、秦制度和秦政治的教训。

严格来说,在秦始皇之前,中国的土地上从来不存在绝对的权力。直到秦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秦朝,混乱的时代才结束。统一,对于一个当权的人来说,真正的统一从来都不仅仅是统一国土,更是统一规则和民心,这也是秦始皇和嬴政建立秦朝后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秦朝的政治和制度一直受到法家的影响。商鞅变法给曾经弱小的秦国带来了大量的粮食和军事力量,使其在战争中独霸一方,甚至后来被统一。然而,天下太平之时,法家学说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

法家重刑,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用重刑和重罪来惩罚轻罪。重罚使当地人的生活压力成倍增加,引起民众心中的怨恨,以至于原本只是一场小规模的当地人起义,能够在几天内号召周围千余人响应,最终在短短半年内形成多党割据。当然,秦二世的昏庸有其原因,但不恰当的制度和政治所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也正因为如此,在和平时期选择相对和平的制度和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思维一定要跟上时代和背景。

2.文景统治带来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

不得不说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下的帝国确实是比较太平的。其实在汉武帝之前,汉朝所有的统治者都不是某一学派的亲宗。他们先是根据儒家荀子学派的理论确立了君臣的称号,然后按照法家的思想治理国家,选择了像老子那样的清廉治国,可谓是诸子百家的混合体,但更多的,是用无为而治,而

七年楚汉战争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太大的压力。高祖刘邦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屡败屡战,浪费人力物力。这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城市破败,土地贫瘠。连皇帝的专属座驾都配不上四匹同色的马,文武大臣只能做牛车。这样的国家需要时间,也需要时间。

所以,从汉高祖到汉景帝,五十多年,四帝之后,他们所做的就是遵循黄老学说,力求纯洁。没有了战争和折磨,底层人民的生活开始平静下来,土地开始开垦,城市开始重建,国家经济开始稳步好转。到了文景时期,国库已经是钱粮满满,此时的环境与以前大不相同。然而,清静主义的思想虽然给国家带来了繁荣,给人民带来了好处,但另一方面也让一些思想不纯的人受益。

3.长期不作为带来了国家思想政治的混乱。

没有法家的严刑峻法,没有奉行清静主义的管理,国家对地方的约束开始有些不足,失去了约束。那些获得言论自由的谋士、军事家为了发扬自己的理论,站稳脚跟,开始搬弄是非,甚至散布谣言,其中法家、军事家最为猖狂。法家的支持者认为国家管理能力不足,军队纪律松弛。导致地区意见不统一,地区执政者不归心。因此,三浪论处处希望得到重视,这就使得法家的地位又回到了从前。一时之间,支持者不计其数,但这还不是汉武帝最担心的。最让他担心的是那些战略家。

纵横家是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所谓的联横战术在春秋时期也大放异彩,但这是只适用于战时的理论。天下大乱时,勇者能大放异彩,有勇有谋者能争天下。纵横战术甚至可以说是乱世的解药,但是当天下有了保障,在和平年代,这个流派的存在反而变成了风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能团结连横的王,不仅是乱世的王,也是和平年代的王。同样的道理,有勇气的军阀可以扭转乱局,有了勇气和谋略,天下易主才有可能。这绝不是一个位高权重的皇帝所希望看到的。所以要想真正解除内忧,首先要统一民心。当然是他个人的,是天子子民的。

4.地方分裂势力的隐患开始显现。

由刘邦建立并在汉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说白了就是有郡王。当然,这里面有刘邦自身的认知问题,但为了赢得人心,应该给跟随他打天下的人更多的奖励。郡县并行制的弊端和分封制的弊端是一样的。诸侯分封全国,几乎无人能制。再加上汉初清静主义所奉行的政治制度,让这些诸侯肆无忌惮地发展自己的实力。当诸侯的实力开始变强,中央政府的威慑力开始逐渐降低。

早在景帝时期,诸侯问题就开始出现了,于是当时的古代帝王顾问晁错建议景帝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割据封建政策”,先后割掉了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当然引起了各路诸侯的不满,就有了后来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三个月就平定了,时间很短,但过程并不容易。当时汉景帝甚至杀了想出割据诸侯之计的晁错,企图平息各路诸侯的怒火,但七国联军反而认为这是景帝软弱的表现,越来越嚣张。景帝无奈,只好出兵平定乱局。

七国叛乱的平叛削弱了各路诸侯的实力,使他们在短时间内不再威胁中央政府的实力,但这只是短时间的,不是永久性的。汉帝国要想长存,首先要解决的一定是内忧,无论是法家还是纵横家,都是这些内忧开始的关键。太多对中央的恶评只会加剧地方的不满,而太多思想的涌入可能会改变另一方面增强藩属国的权力,这是汉武帝无法容忍的,因为他要的是一个完全由他统治的世界,一个完全由他掌握的思想。

5.一个打基础,一个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儒家,指的是新儒家。说到理学,就不得不提两个人,一个是舒,一个是董仲舒。蜀最早是秦朝的官员。他为人处事相对圆滑,这一点在秦朝的皇宫里是有争议的,与很多传统儒生不同。秦末天下大乱的时候,他转而追随刘邦。直到刘邦称帝,叔父孙同才开始显露出儒家的一面。他制定的宫廷礼仪让刘邦第一次彻底感受到了做皇帝的感觉。刘邦出生在一个坎坷的地方。起义之初,为了赢得民心,他没少受委屈。现在,大事已经完成,孙同叔叔成了开始享受皇帝乐趣的头号人物。这让一直对儒生不屑一顾的刘邦慢慢转变态度,叔侄得以让100多名门生入宫,儒学入朝。那么,孙同叔叔对儒家思想的改变在哪里呢?

在服务对象上。

传统的儒家思想大多是为老百姓或诸侯国的管理服务的,但舒很清楚,时代变了,人也要变。他的目的是让这个帝国的管理层真正接受儒家思想,学习儒家思想。当然他成功了,奠定了这个基础,所以他的继任者来了,那就是董仲舒。

如果说蜀是理学的创始人,那么董仲舒就是理学的推动者。董仲舒的做法是教育。在刘邦的时代,无论儒生的表现有多优秀,刘邦都不可能把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帝国拱手让给一堆儒生。这不是刘邦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当时整个汉朝管理层的想法。孙同大叔让汉朝高层接受儒学,董仲舒想把儒生变成汉朝高层。因此,他设立了国子监,成为当时唯一的最高学府。从这个学院出来的人,可以成为皇帝身边的谋士,进入国家管理层。久而久之,儒家思想传遍了寒亭。这时,其他学派的理论因为政治原因或自然因素被一个个赶下台。就算皇帝不同意,这天下最有影响力的理论空也只能是儒家。

6.理学不是个人的思想,而是时代的产物,所以也是时代的选择。

之所以称之为理学,更多的是因为无论是舒、龚还是董仲舒,他们都是传统儒学的学生。新儒家出自他们之手,自然还是顶着儒家的名号,但实际上,相对于旧儒学,新儒家的进化可以说是彻底的。

他吸收了法家对法律的理解,但抛弃了法家重刑的特点。他所遵循的道家学说,承认天道,但放弃无为。他提出的“大一统”思想完美地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他不仅仅属于儒家,他属于那个时代下的所有理论。他吸取了百家的长处,抛弃了百家的短处。可以说,至少在当时,理学是最全面的,也是最符合汉武帝思想的,这也是汉武帝和董仲舒彻谈过之后非常高兴的原因。他神化了皇权,让人们相信皇帝而不是法律。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历经千年,儒家思想也一直在不断变化和进步,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却生生不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