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军是怎么形成的内部矛盾有多严重(马家军在后来是怎么覆灭的)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8 09:13

说到民国时期的西北地方军阀势力,很多人马上会想到"位于青海、宁夏、甘肃;马家军"是的。在马家军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马步芳和马黥布两兄弟,他们在青海独立;另一个是马鸿逵和马宏斌,称霸宁夏。

青海和宁夏的“尔玛依娜”他们也有很多共同点。据说

这是民国军阀孙殿英总结出来的,孙殿英同姓,信奉伊斯兰教,甘肃贺州(今临夏一带)人。此外,他们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祖先都是在清末加入朝廷的,这对于后来“马家军”在西北的崛起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1、投靠清廷的回报

马步芳兄弟的祖父马海燕认为,杀过不少湘军的马占鳌在西北时加入了左。左首战不利,得到对方自愿参军的消息喜出望外,对马海燕等人极为器重。

八国联军侵华时,马海燕等人曾带兵入卫宫,受到慈禧赏赐。由于马海燕的及时投诚,其后代得以在涉及西北的军政事务中建立并保持一定的影响力。比如马海燕的儿子马奇,因为父亲功勋高,刚入伍的时候是旗官,后来当了西宁镇的连长。青海改省后,马奇成为青海省政府主席,大权在握。马谡琦病逝后,其弟马林接掌朝政,而兵权则移交给儿子马步芳,为马步芳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宁夏马鸿逵、马鸿宾兄弟的爷爷马前岭,早年也参加过马海燕组织的反清活动,后来和同伙一起被招募。八国联军侵华时,他的儿子马福禄加入了甘肃军将领董福祥,战死在前线。他的军职由哥哥马福祥接任。或许是出于对哥哥的感激,马福祥在担任宁夏镇连长、宁夏军区护卫队队长期间,受到了哥哥马福禄的儿子马洪斌的高度重视,甚至胜过了自己的亲生儿子马洪奎。儿子马鸿逵还是一个小骑兵营长的时候,马鸿宾就已经当上了军长。后来,马鸿宾在叔叔的赞助下当上了甘肃省政府主席,并把宁夏这个相对狭小的地区交给了儿子马鸿逵。

马福祥哪里能预见到,是自己的喜好导致马洪奎和马洪斌的关系水火不容?但不可否认的是,堂兄马鸿逵之所以能够称霸宁夏一段时间,他们的祖先对清朝的忠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尽管青海尔玛依娜和宁夏尔玛依娜有很多共同点,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紧张。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2.青海宁夏马家内部的纷争。

事实上,青海尔玛依娜与宁夏尔玛依娜的内部关系并不和谐。马步芳掌握了地方军权,排挤了叔叔马林,将青海地方军政大权揽入怀中。马步芳在冯玉祥任西北边监期间,见风使舵,极力讨好冯玉祥的手下孙连仲和高树勋,取得他们的信任,得以继续维持他的地方统治。中原大战西北军彻底瓦解后,马步芳在招兵方面更加肆无忌惮。因为在中原大战中支持蒋介石的南京政权,作为回报,马步芳的师团迅速扩编为军队,势头越来越大。

卜方,其弟马曾为冯玉祥效力。冯玉祥在军阀混战中垮台后,马率领部队回到青海。蒋介石怕马步芳力量太大,控制不住,就把马黥布作为柴达木的驻防监,派他到马步芳身边,为的是让他们两个一争高下,坐大。可见青海两马内部不和与南京高层有一定关系。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马步芳不希望自己的兄弟跟他较劲,但他知道马强势,自己轻易得罪不起,于是先用香喷喷的烟草土稳住自己的兄弟,再暗中拉拢马的得力干将马(马的女婿)和马振武(马的侄子)用他们来打空马。最终,马黥布被迫就范,青海成了马步芳的一人世界。

在抓权方面,宁夏的马鸿逵不会落后于马步芳。虽然他的父亲马福祥对他的表弟马宏斌很保护。但是,马宏斌的权力欲并不大。相反,他愿意做一个甩手掌柜。为此,南京想利用他担任甘肃省政府主席,牵制冯玉祥在甘肃的残余势力——雷中天。结果最后马宏斌主动躲在幕后,让雷中天独揽甘肃军政大权。

马宏斌的主动放权并没有换来“独善其身”的结果。雷中天利用手中的实权发动叛乱,马宏斌一度沦为对方的阶下囚,威望一落千丈。他的哥哥马鸿逵在宁夏扩张势力。他不仅吞并或驱逐马鸿宾为数不多的部队到甘肃,而且不顾马鸿宾的反对,充当蒋介石的打手为南京堵截北方工农红军。所以青海和宁夏虽然是事实上的“尔玛依娜”,但马步芳主导青海,马鸿逵主导宁夏。至于两省之间的甘肃,主要是作为双方的缓冲地带(南京势力也有渗透)。

3.联合代表下的不同想法。

说完了青海和宁夏的内部矛盾,再来说说为什么青海的马步芳和宁夏的马鸿逵关系这么僵。

从地缘上来说,青海、甘肃、宁夏可以说是唇齿相依,马步芳和马鸿逵本应团结一心,但外界因素的变化和他们对“地方主义”的坚守多少,总会影响双方的利益选择。接下来可以看一下抗战前后两个阶段他们关系的变化。

第一阶段是“联手反孙”,孙,即冯玉祥的幕僚孙殿英。1933年,冯玉祥的部下孙殿英被南京任命为青海边防监。蒋介石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是因为他知道马步芳和马鸿逵绝不会允许外部势力进入自己的领地,所以一定会和孙殿英作战。这样,我既可以除掉孙的心腹大患,又可以利用他钳制西北军阀。

马鸿逵知道孙殿英要去青海上任,宁夏是必经之地。但他怕对方势力趁机吞并自己,所以不希望孙步入关。马步芳等人也知道蒋介石打了如意算盘,但他忠于南京,没有表现出反对的态度。于是,在蒋介石的建议下,他们把主力集结在宁夏首府银川附近,据城抵抗孙殿英的军队。

孙殿英也知道蒋介石的一箭双雕之计,所以自出发后,自称西北军总司令,一路招兵买马,四处造反。阎锡山还偷偷给他送军火物资,利用他向西开疆拓土。由于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对手,孙殿英的军队很快在银川城下与马鸿逵等人的主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双方激战数日,伤亡惨重。其间,马步芳担心自己从青海带来的部队损失太大,一度逃离银川。结果最后蒋介石看双方已经打得够狠了,就下令免去孙殿英的监察职务。这样,孙的权威就失去了合法性,他的部下被南京用官位和金钱拉拢,相继离开了孙殿英。

孙见形势不妙,只得远离宁夏前线,逃往太原晋祠躲藏。至于他留下的部队和武器装备,它们被“帮助阻止银川”的马步芳几乎全部装进了自己的口袋。最后,马步芳似乎表现出了自己的宽宏大量,派人拿着高射机枪去找马鸿逵安抚。

马步芳这样的动作,无异于公然羞辱马鸿逵。马鸿逵暴跳如雷,大骂“我自己的宁夏成了赌场,他们(指马步芳)都赢了钱,我们的康(指马鸿逵)垮了没人管”,以发泄宁夏地方军阀的不满。而马步芳得知后也不甘示弱,讽刺后者。马步芳和马鸿逵的矛盾并没有因为孙殿英的破坏而缓和,反而愈演愈烈。双方关系紧张与孙怡争夺战有很大关系。

抗战时期,马鸿逵、马步芳因国难,不得不暂时放下个人恩怨,支持重庆的抗日民族政策,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暂时的。休战期”。但1946年后,双方矛盾再次升温,而这一次,因为胡宗南部的到来,双方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这是第二阶段——“携手抗解放军”。

胡宗南进攻延安时,蒋介石命令青海、宁夏的马家军配合陇东等地区的解放军。结果胡宗南只在延安占领了一个围城,然后在清华边、沙家店、蟠龙镇歼灭了大批主力,忙得不可开交。而马家军见捡不到任何便宜,自己消极应对,只是为了自己的管辖权。国民党军队在西北的阵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1949年夏,华北和华南的战局逐渐明朗。西北战场第一野战军发起反攻,胡宗南连战大败,被迫撤出Xi安。但胡宗南不甘心失败,想利用马家军反攻关中,这样他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结果马步芳之子马继元率八十二军攻咸阳,损失惨重,被打得溃不成军。而胡宗南则躲在秦岭南麓,看着双方的成败,不愿出兵救援。

一战后,马步芳认为自己被出卖了。为了报复胡宗南,他立即选择收缩兵力,不再配合中央军进攻,间接导致了解放军成功发动复州战役,集中兵力歼灭胡宗南主力。胡宗南解体后,地处西北内陆的马家军更加孤立。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一直被马鸿逵压制的马鸿宾深知解放军的强大战力,不想拖着部下碰南墙。于是在邓宝珊等人的协调下,在宁夏中卫集结兵力宣布起义,接受中共改编。马鸿逵不愿受青海尔玛依娜的束缚,与马步芳争夺西北军政长官和甘肃主席的职位。为此,双方甚至跑到广州,逼着时任国民党行政院长的阎锡山出面调解。马鸿逵与马步芳之前曾就西北军的调遣发生过争执,但由于马鸿逵的孙女与马的儿子结婚而暂时结束。现在,当灾难降临时,这两个人仍在争夺官职,甚至他们各自派人到广州“中央”打点,丑态百出。

最终,作为利益交换,马鸿逵最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甘肃省政府主席一职。但马鸿逵在解放军攻打兰州时,因为利益,并没有帮助马步芳,而是选择了隔岸观火。军阀的“地方主义”暴露无遗。而马鸿逵控制的宁夏,在兰州、西宁解放后不久,又被张宗勋等人指挥的野军攻占。与马洪斌主动投案并争取宽大处理不同,马洪奎选择飞往台湾省,再也没有回到大陆。至于马步芳,虽然在与马鸿逵的斗争中获得了西北军政长官,但事实证明,他只是一个人的军队。青海和宁夏两匹马比拼了近20年,以互毁告终。

青海马家与宁夏马家之争,至今仍未脱离民国旧军阀的利益冲突,之所以能长期处于对峙状态,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无暇顾及西部。当东部地区的战事已经基本平息,统一已成大势所趋的时候,这些割据西北的“土豪”,也迎来了他们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