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敢冒子午谷的险?可能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诸葛亮为什么不同意子午谷)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8 04:26

诸葛亮北伐时,魏延曾经提出一个计划。他想带领他的部队从子午谷到长安,在潼关迎接诸葛亮的军队。只是子午谷险象环生,诸葛亮反复权衡后没有实施。有人认为诸葛亮太保守,因为北伐最后没有成功。如果采纳魏延的巧妙计划,或许可以一举突破曹魏的防线。其实这

种说法很难站得住脚,因为这一招没有经过实战检验,能否成功只是纸上谈兵。从诸葛亮手中的筹码和承受的压力来看,他选择了稳定为上策。

(一)北伐的危险性

汉中位于四川和关中之间,北临秦岭,南接大巴山,位于两条平行的东西向山脉之间。

其中,汉中与关中之间的秦岭既艰险又险要,只有三条谷道路可以通过,分别是斜斜路、罗罗路和子午路。

而且这三条山谷道路都相当陡峭,不适合大部队通行。曹操和刘备曾经评价他们争夺汉中的失败"南郑是天牢,中斜谷路是五百里石洞耳。"

无论对于汉中还是关中的政权来说,防守时秦岭是最好的屏障,但进攻时险峻的秦岭成为最大的敌人,军队通行不便,粮草运输困难。

当诸葛亮刚刚驻扎汉中,正在积蓄力量准备北伐的时候,魏明帝曹睿曾经考虑先发制人,派兵攻打汉中。然后由于秦岭险要,在散骑孙子的劝说下,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计划。

(2)魏延的巧妙计划

现在同样的问题摆在了蜀汉面前,当时魏延提出了一个相当大胆的计划。

"当我听说夏侯楙的时候,我丈夫太胆小了,不敢计划。今天要耽误五千精兵,损失五千粮食。我们从褒出直走,顺着秦岭向东,中午北上,不过十天就能到达长安。当他听说闫妍来了,他会弃城而逃。在长安,只有御史赵静。横门地阁和散人谷都是美食。相比东方,还是20天,大众从斜谷过来就够了。这样一来,咸阳以西就可以一举定下来了。"(紫同治剑)

这个计划就是一个字,风险,过程环环相扣,容不得任何意外。

魏延率领一万大军,其中有五千士兵,从子午通道翻越秦岭,吓跑长安城的统帅夏侯楙,然后依靠长安城附近的散粮坚守长安,等待与诸葛亮的主力大军从斜谷通道南侵会合。

子午道并不是一条鲜为人知的秘密通道。子午路的魏军已经做好防范了怎么办?

如果夏侯楙没有被吓跑,五千士兵怎么可能攻打高大坚固的西汉都城长安?

如果曹魏援军先于诸葛亮主力到达长安,五千将士如何御敌?

就算天助蜀汉,魏延运气好,一切按计划进行,那真的可以"一举咸阳西可决"真的吗?

要知道,即便是在魏延极其理想的计划中,长安已变,曹魏援军也不过二十多天就到了。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蜀汉没有能力也不敢分散兵力去消化关中沦陷区,只能把主力部队集中在长安与曹魏的军队对抗。

这样,在事关双方国家运输的长安消耗战中,蜀汉无法就地从关中获得粮食,仍需从千里之外的汉中调运粮草,而险峻的秦岭足以碾压蜀汉漫长而脆弱的补给线。

(3)诸葛亮的开放计划

"若天下有变,命一将军引荆州军至万、罗,将军引益州人出秦川..."

早在刘备第一次见到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为隆中对蜀汉的北伐规划好了进攻方向。

从荆州一路向北进攻曹魏政权的核心——宛城洛阳,牵制曹魏主力。另一支军队作为主力,由刘备率领,经秦岭进攻关中地区,模仿汉高祖的故事,取得天下进步。

两军只是一正一奇,奇与奇相映成趣。

但关羽兵败麦城,刘备兵败夷陵,让荆州北伐之军灰飞烟灭。

没有荆州的军队对曹魏的牵制,要想翻越秦岭,攻下关中,难度极大。

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师北伐。

诸葛亮派赵云、邓骘从顾颉路起程,疑兵牵制曹魏大将曹真的部队。

勉县蜀军主力西出阳平关,走武都、建威之路,沿陇西大道行进。祁山以北攻陇右。

诸葛亮放弃关中,突然出现在陇右地区,毫无准备,人心惶惶。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相继叛魏。

陇右东临关中,南接汉中,地势居高临下,直逼关中。蜀汉先占领陇右,使陇右成为新的战争策源地,然后可以争夺关中,退守汉中。

这样,蜀汉避免了因为汉中是后勤基地而导致的补给线过长和脆弱的问题。

可惜诸葛亮误用马谡,未能及时在街亭阻止张合的曹魏援军,导致来不及消化陇右地区,被迫撤回汉中。

第一次北伐的失败也让曹魏更加重视陇右。之后诸葛亮多次出祁山,却未能再有建树,对五丈原恨之入骨。

后人常常因为诸葛亮的失败而谈论魏延在子午谷的奇思妙想。

但是,奇思妙想能赢一时,却很难赢一辈子。你不能依赖奇思妙想。一个国家的命运怎么可能仅仅寄托在一两个奇思妙想上?

更何况魏延可以赌上那万分之一的几率,诸葛亮却不行。

"始皇帝知道我谨小慎微,所以万一崩了就派我去当大臣。自从被任命后,我一直夜叹,怕嘱托无效,以伤先帝之识..."

丞相诸葛的担子太重了。

作者:我看青山多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