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是怎么去西藏的?(清朝是怎样管理西藏的)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8 03:52

说起西藏,相信大家都会很熟悉。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只需要做好应对高原反应的充分准备。对于今天的先进技术,一列火车和一架飞机就可以到达。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没有火车、飞机、汽车的进藏之路对古人来说意味着什么?答案是入藏难,上天难。好在有青云之

路,还是值得一试的。今天,边肖带你去研究清朝人是如何去西藏的。

首先事情要从康熙五十九年秦蜀滇剿匪说起。云贵总督蒋晨曦奉命进藏,发挥有效作用,登门道歉立功。前任总督一出发,就立刻体会到了世事的无常。

"隐患,不人道的行动,追随者被驱散。"

只有一个年轻人留了下来,叫杜长鼎,说要用一年的后续来回报江晨曦与他见面的恩情。一年期满后,杜长鼎回到家乡,把这一年的所见所闻写成了《西藏之旅》一书。

这本书可以说是当今研究滇藏交通最珍贵的史料之一,现代藏学学者吴凤培说"它不仅是西藏之旅中不可多得的记录作品,也是研究云南民族的人必要的参考资料。"

回到退休干部江晨曦和青年作家杜长鼎,这两位从云南进藏,从昆明出发,向西到香格里拉,转到德钦,再进入西藏左贡,沿着八宿一路到洛龙。我们到洛龙的时候,杜长鼎已经到期一年了。眼泪离开江晨曦后,我们沿着原路返回昆明。

杜长鼎的滇藏路贯穿横断山区,山高谷深,还需要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河流,经受住了白马、梅里两座绵延数百里的雪山的考验。而且,途中的路况更加危险。有的路段还没有脚宽,马匹和蹄子不能并排站立。他们沿着河谷行走,下游河水湍急,上游狭窄寒冷。

恐怕你对这条烂路没什么感觉。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6月份,这两个人经阿墩子雪道过澜沧江。当时过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索道,一种是索桥。这两个人怎么敢像当地人一样坐索道过河?于是他们等了三天,等索桥建好了,就从那里过河。当他们踏入索桥时,海浪直接涌入桥中,江晨曦几次被水波直接击倒在地。当他们不到一会儿就过桥时,索桥在风雨中倒塌了。此时桥上还有四名行人,其中三人直接落水身亡,剩下一人死死抱住桥,被杜长鼎救下。

这只是他们旅途中危险的一部分。

当然,这并不是清人入藏的唯一选择。还有一条北线,从西宁出发,经日月山、木鲁乌素河、唐古拉山口、藏北那曲,到拉萨,全长3700里。

总的来说,进藏之路是杜长鼎走的北线和南线,但也有人从蜀中出发进藏,杜长鼎从昆明出发。

具体来说,首先,焦的《藏程》记录了从西宁到西藏的路线,杜长鼎的《藏程》记录了从云南到西藏的路线。到雍正时,王的《藏炉总录》是第一部全面记录进藏路线的著作,其中分别记录了从四川、青海、云南出发的三条路线。光绪十二年,出现了一位西藏交通文献的集大成者,这就是黄佩乔编著的《西藏教科书》。

上面说的书,其实更像文人的游记,而不是地理志。另一方面,江晨曦在杜长鼎回到云南后不久就死在了异乡,令人唏嘘。

清朝人对西藏地理的认识始于康熙年间。这时候的康熙自认为是盛世,要勘测测绘每一片土地。所谓"全世界,都是王者之地"。因此,对整个国家进行了一次强有力的地理测绘。在这场运动中,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西藏的信息非常匮乏。仅有的几张地图往往只是军队使用的粗制滥造的图纸。

在这种情况下,1715年,康熙派喇嘛楚儿·钦藏·布兰姆·占巴、范丽书院院长朱升等人从秦田健出发,对西藏的地形进行勘察和测绘。楚儿秦藏布兰姆占巴,名字很混乱,因为作者打错了很多次,所以感慨地在这里留下了吐槽。

这次测绘的成果是康熙皇帝的全景图,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知道并命名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比外国人的测量早了135年。

在清人的心目中,西藏虽然地处边陲,气候寒冷,甚至语言不通,略显神秘,但他们总是愿意怀着一颗热情的心去了解这片神秘的土地。

回到正题,西藏的地理测绘就是一张地图。当时的测绘工作主要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传教士进行。西藏的第一次测绘是在1709年。这项工作完成后,成果于1711年移交给雷孝思,但由于没有标注经纬度,被雷孝思认为毫无用处。康熙得知此事后,派了几个人去学习专业的测绘知识。上面提到的楚儿钦藏布兰姆占巴和朱升就是其中的两个人。但由于战事突然,两人匆匆从冈底斯山赶回,没来得及查看自己画的地图。而且地图中的一些信息也只是两人根据传闻绘制的,并不准确。

到乾隆时,测绘工作开始进入低谷,地图制作水平大大下降。甚至在很多地图测试中,只画了地图,没有标注经纬度。最离谱的是,很多地图都是山水画形式,不分经纬度,连比例尺都不对。

但是,虽然问题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藏的地图越来越多,比如《西藏全图》、《全藏路线图》、《全藏地图》。虽然不准确,但说明内地人对西藏的认识逐渐开阔了。

至于清人研究西藏的动机,其实这些去西藏考察的人往往只是官员。因为科举制度的存在,这些人有很好的文史素养,所以把所见所闻编成书籍,有各种关于西藏的游记。要说他们的出发点,《西藏土考》的作者黄佩乔曾经说过"盖以前只藏云南和四川的屏障,现在西南忙于印度和缅甸,西北对抗俄国,北方是新疆的后方屏障。魏坤的大局,他的咽喉,无雨的计划,还有霜冻的光环,会是突然的吗?"

可以看出,他们的目的是爱国和实际应用。然而,即便如此,这些相关的著作还是丰富了国人对祖国西南的认识,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中国地理方面,其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他们在作品中记录了西藏的山川、河流、人口、山川、疆域、交通驿站、民族分布、灾害分布,以及那里的气候、道路、物产、居民、建筑、民俗、宗教等。

各个方面,森林,森林,都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是清人对西藏微温的初步认识,也构成了我们对西藏的神秘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