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在中国的最后一天是怎样的?(清朝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7 19:26

"自然才是真正的规律。"天地万物皆有其序,万物皆有因必有果,对于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得民心者自然长治久安,违背万物运行原理者自然土崩瓦解,逐渐灭亡。所以清朝的覆灭不是没有原因的,其本质是咎由自取,不得人心。当时人民流离失所,革命的火焰到处燃烧

沸腾,千疮百孔的清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天地有序运转的必然。

第一,清朝的最后一天。

1912年2月12日,中国清朝的最后一天,这个庞然大物结束了对中国200多年的统治,从此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所以这一天对历史进程意义重大,那么垂死的清朝在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呢?

伴随清政府200多年的早期王朝制度在这一天如期举行,但也在这一天结束。一大早,皇帝日常工作的干燥干净的宫殿里就已经挤满了大臣们。

按照惯例,他们分两排,只有外交部长胡在中间,面对着象征着九五和一国之力的帝王宝座。

随着玉龙太后和小皇帝溥仪的到来,第一次关怀的声音戛然而止。这些大臣拂去衣服上的灰尘,下意识地恭敬地恢复了身体。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只有他们知道这次旅行的目的和意义。

面对玉龙太后和小皇帝溥仪,他们没有遵循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延续了无数年的制度和惯例,行了三拜九叩之礼。而是简单的鞠躬三次以示尊重。

以前他们向皇权下跪,而今天大名鼎鼎的大清皇室手里有空 nothing,自然不值得向其下跪。对此,年幼无知的溥仪皇帝自然不明白这些大臣为何与以往不同,但玉龙太后并未波动,心中又酸又痛,却心知肚明。

太监将早已准备好的退位诏书递到玉龙面前。她伸手接过,终于忍不住低声抽泣起来,又哭了。

一时间,台下的大臣们不禁有些心酸,但他们知道,即使大殿倒塌,也无济于事。清朝灭亡是注定的,他们的心此时哪里还会关心清朝的生死?

树都快散架了,也在担心自己的未来。有很多人在等这封退位信,好去找袁世凯领赏。尽管她心痛,玉龙皇后知道这是没有用的。她把退位诏书交给大臣,盖上玉玺,然后交给在座的各位。

大臣们一到,完成任务后,他们向玉龙和溥仪三鞠躬,然后转身离去。在玉龙的眼里,与过去慷慨激昂或忧国忧民的样子相比,这些人物是那么的冷酷无情。

随着这些人走出皇宫,将退位诏书交给等候已久的袁世凯,清朝已经成为历史。

纵观清朝的衰落,一切都在所难免,但对于"1912年2月12日是中国清朝的最后一天"总的来说,一切都已经有了伏笔,这一天只是棋局的结束。

第二,清朝的解体

随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爆发,湖南、陕西、江西、山西等十五个省市相继脱离清朝控制,成功实现独立。清政府对中国土地的控制已经动摇。此时的清政府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名存实亡。

在此之前,清政府的暴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为这一切埋下了伏笔。从清朝的整体兴衰来看,清朝的衰落早就注定不可逆转。

清朝的覆灭与其军权完全被袁世凯掌控不无关系,袁世凯也是清朝一手缔造的。其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辛亥革命时,控制了清朝大部分军事力量的袁世凯向清政府抛出了夸大革命军实力的话,令清廷紧张,为退位埋下伏笔。然后用武力恐吓革命者,积极联系革命者寻求"和谈"。

从这个角度来说,袁世凯要的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因此,南北和谈举行了。

在外国势力的干涉下,双方于1911年12月初在武汉签订了停火协议。然后双方各派代表进行和谈。孙中山在谈判期间回国,并在南京组建临时政府。眼看利益尽失,袁世凯突然恼羞成怒,撤销了北方代表资格,和谈中断。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南京政府临时大总统。然而,外国列强并不承认孙中山建立的政府,因为他们干涉中国内政的目的是从中获取利益,但很明显,孙中山并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希望尽快推动中国和平统一的孙中山先生,在清帝退位后,首先向袁世凯提出了优待协议,进而明白了袁世凯的真实目的。

孙中山先生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赞成清帝退位,他就自己辞职,让袁世凯做总统。袁世凯的目的实现自然是敦促皇帝退位,从而加快逼宫的进程。

袁世凯为了今天已经夸大了清廷内部革命军的实力。此时,袁世凯通过游说清皇子奕劻和那桐,贿赂了太后玉龙的宠臣太监,并对其进行威胁。同时,他告诉她,优待来之不易。

威逼利诱一直是袁世凯的惯用伎俩。有了利诱,胁迫会少吗?袁世凯当然不愿自己出面做罪人,于是在他的授意下,时任湖广总督的段联合几十名北洋将领威胁清廷"不退位马上造反"。

这吓坏了清廷的所有人,于是决定只要给清廷优待,就可以放弃政权。于是,就有了1912年2月12日,中国清朝的最后一天。皇后玉龙和皇帝溥仪发布了一封信,宣布清政府对中国的土地。

第三,"小偷"袁世凯

清政府的覆灭是无数革命者流血牺牲的结果,但这一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当时和今天都怨声载道。尤其是袁世凯日后企图复辟帝制,可谓用心险恶。

但是,袁世凯复辟帝制也是有原因的。众所周知,相比古代皇帝,袁世凯即使当了大总统,还是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了牵制,所以不满,而就在这时他的"坑爹"袁的儿子,有个鬼主意。

袁世凯试图恢复它的原因是袁丁可促成的。袁世凯总是通过一份报纸关注国际动态,但袁丁可篡改了这份报纸。

袁世凯的日报与市面上的完全不同,但袁丁可刻意找人修改,其内容鼓吹帝制进而煽动袁世凯内心的火焰,从而走上了不归路。

不然光是袁世凯怂恿下推翻清政府就能让他名声大振。毕竟袁世凯在位期间,大力发展实体产业,派遣无数学子留学外国,有一定的积极贡献。但因为复辟帝制,被千古骂名。

但是,纵观历史的发展,无论是清政府还是袁世凯,都是在逆时代潮流而动。毕竟有些东西注定要在时代的发展下被淘汰,比如皇权。经过几千年的剥削,随着革命火焰的燃烧,人们的愤怒其实已经完全爆发了。

所以,在时代的洪流下,帝制的崩溃是必然的,谁也无法违抗自然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