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为什么曹叡就不再是明君了?(诸葛亮死后曹睿开始昏庸)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7 16:26

诸葛亮的死对蜀国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但是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可能就没那么好了,因为对于魏国来说,司马懿有很大的价值去对抗诸葛亮,但是诸葛亮的死让司马懿的价值减少了一大半。但是,这个时候的曹操为什么不再像以前的贤明之君,反而颓废起来,成

了昏君?

看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曹睿的身份。曹睿,魏明帝人,生于沛县(今安徽亳州市)。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二个皇帝(从曹丕继位算起)。年轻的时候,曹睿长得很帅,很聪明,也很有见识,很了不起。他的祖父曹操因为他的才华而非常喜欢他。而曹睿在曹丕死后继位初期也没有让曹操失望。但为什么在诸葛亮死后变得颓废,不再像一个贤明的君王?我个人认为有四个原因。

第一,从曹睿母亲去世的角度。

据《三国志·舒威·明帝传》记载:

皇帝生下来几岁,就别扭了,而武帝就不一样了,说:"我以你三世为原型。

而每次与大臣设宴,曹操都会带着曹睿“与侍从、近臣并肩而立。"这说明曹睿在巴拉心中是一个优秀的接班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曹操选择曹丕为下一任接班人,是在暗示他想让曹睿做第三个魏主。

但为什么曹睿晚年性情大变,纵情享乐?比如《三国志》说:文帝遗国无子,命子养帝。帝母不以道而终,很不平。

因曹丕无子,遂收养曹睿为郭侯所养。而曹丕却因为郭厚的污蔑,死于亲生母亲甄氏之手,落得个不好的下场。想必曹睿也对文帝(曹丕)怀恨在心。然而,甄士隐死的时候,他还年轻。面对文帝和郭皇后,他毫无反抗之力,自然会留着头发。但是当了很久的皇帝,基础比较稳固,多年的恩怨爆发了。他放纵并不奇怪。

第二,从曹睿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变化来看。

人会变的。从前曹睿不喜欢郭厚,所以当他不是太子的时候,只能一直谨小慎微,恪守礼仪。用聪明善良赢得曹丕的爱。但曹丕死后,曹睿做了皇帝,本性自然暴露。大兴土木,招贤纳士,生活奢侈,不知节俭。而曹魏的大部分大臣都屈从于曹睿的“皇位继承人”光环,使得曹睿更加放肆。

其实曹睿自己也是很有能力的。否则也不会有蜀国大军大败,逼得诸葛亮落泪斩马谡。就在这个时候,蜀汉反对曹魏的大谋士诸葛亮去世了。诸葛亮死后,曹魏政权的外部压力自然减少。而卡在曹睿喉咙里的石头自然也就落地了,于是曹睿自然比以前更加放纵自己,日渐颓废,最后成为昏君。

第三,从曹睿不听忠臣劝告的固执来看。

到了《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我们看到曹睿降旨用大土木建芳林园,忠臣司徒董上表谏时,曹睿大为恼火,说:

董洵不怕死”。它仍然下令大规模建设,耗费国家钱财,造成人民的困苦和艰难。

这不同于先前的“陛下在面对曹丕时已经杀了他的母亲,而我又不忍心再杀他的儿子。"善良的表现很不一样。

在曹睿不听忠臣劝告,放纵自己的时候,怎么可能是明君干的?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曹睿下令将舍人太子斩首,舍人敢谏,敢谏,令一众朝臣心寒。那怎么会有人再担心曹魏的安危呢?

第四,从曹睿身体状况不佳来看,可以预测未来几天。

根据《三国志》记载,不难得知曹睿继位时年仅12岁,在位后期,大力选拔布衣。此时的曹睿虽然正值壮年,但由于骄奢淫逸,身体早已受损。之后再加上曹魏连年战乱,国力大不如前,国库也面临空不足。大臣们也给曹睿打了折扣陈述弊端,导致曹睿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但他在那之后越来越放肆的行为,也说明他不听忠臣义士的劝告,越来越颓废,失去了民心。此时的曹睿可能已经预料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守着礼仪,一心为民,想做一个贤明的君主。而诸葛亮的死让曹睿失去了压力,不再为魏国的前途担忧,日益成为一个奢靡之人。

从以上所述,我们不难知道,曹睿只有打仗的勇气,没有治国的能力。他视诸葛亮为一生之敌,而诸葛亮一死,他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日渐颓废,最终葬送了曹魏的基业。纠正其根源,就是因为曹睿失去了来自诸葛亮的军事压力,才变得如此昏庸。从这个角度来说,压力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是压力驱使我们风雨无阻地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