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灾荒时范仲淹为何将米价抬高?百姓为何还称赞他(范仲淹为什么要粮食)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6 05:26

我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饥荒,每次发生饥荒,人民总是最倒霉的。然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来应对饥荒。今天要讲的是宋代的范仲淹。当他面临饥荒的时候,他的做法让很多人疑惑范仲淹为什么要提高米价。米价涨了以后,老百姓不是更实惠了吗?为什么当时的人

非常感谢他这样做?

1.范仲淹是个男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报国为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

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代贤臣。每个人都知道他,因为他的诗和文章。学生时代,大家研究范仲淹的诗词文章,了解他。

范仲淹给人一种公务员的感觉,以为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事实上,范仲淹可以文可以武,文可以笔可以安天下,当即决定做坤。范仲淹进行内部改革,进行政治改革,保卫边疆,抵御外敌。

宋朝的敌人不仅仅是辽,还有西夏。当时西夏不断入侵宋朝边疆,范仲淹在边疆抵抗西夏,提出了治理边疆的计划。

范仲淹是个知人善任的人。他知道狄青是个英雄,于是向朝廷推荐了狄青,让他做将军,带兵对抗西夏。范仲淹一生为国为民不知疲倦,就像他自己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为什么要提高米价?

即使到了晚年,范仲淹也不忘初心。宋祐元年(公元1049年),范仲淹被调到杭州。次年,杭州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场面十分沉重。

一个地方发生灾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人只有吃了食物才能活下去。

杭州受灾后,当地米价突然涨到120元一桶,简直是天价数字。本来大家还有点积蓄买大米,现在价格这么贵,很多人买不起大米就饿死了。

范仲淹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如果他什么都不做,会有更多的人饿死。于是,范仲淹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要求当地米商将米价提高50%,由原来的120文斗提高到150文斗。

米商贪财,看到米价能上去,都纷纷上去。杭州以外的米商听说杭州米价到了150元,都赶了过来,想牟取暴利,大赚一笔。结果杭州的大米越来越多,价格很高。范仲淹见米商差不多到了,就制定了第二步计划,开始放舱救灾。朝廷有一些救灾的粮食,但是不够救灾。

百姓有饭吃,米商卖不出去,都堆在那里。米商一天卖不出米,就亏大了。日子一天天过去,米商们会损失惨重。

如果没有人从米商那里买米,他们就会赔钱。无奈之下,米商只能降价,把米价降到100便士,但是没人买。他们只能把它降到80便士,结果,人们都去买大米。

人民低价购买了大量粮食,暂时解决了温饱问题。当然,范仲淹计划了人们是否以及何时购买大米。

在他的计划下,灾民们晚了食物,灾难很快就过去了。灾民拿到饭吃,都感谢范仲淹,称赞他。

范仲淹使用的方法是一种经济学原理,他的做法在几千年后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范仲淹真正做到了为国为民。他死后,谥号"郑文",这个谥号是对文人的最高褒奖,每一个做官后的文人,都希望死后,谥号是"郑文",但在历史上谥号的公务员,却是很少的。

3.范仲淹的地方成就

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仓监时,招募四万余人重修守海堰。天禧五年(1021)至天盛四年(1026),新堤横跨通、泰、楚三国,全长约200华里,既保证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农耕和盐业生产,也保证了后代"抵御灾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地人把修好的堤坝命名为"范公迪"这个网站今天仍然存在。

景祐元年(1034年),苏州长期被雨水淹没,积水无法退除,导致良田荒废,农耕歉收,百姓饥寒交迫。范仲淹出苏州后,根据水和地理环境,提出"五和",积水将分流到太湖,注入大海的治水计划。范仲淹"修栅栏,疏浚河道,安置闸门"以水利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典籍不仅赢得了时代的赞誉,也引起了后世的关注。从南宋到元明,都是遵循这种模式治理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