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契阔指的是什么(死生契阔的意思是什么)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6-28 13:26

生死之约出自《诗经》。“生死之约,与子承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后一句大家一定知道。这一次,我给大家讲的是生与死的意义,以及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个故事。曹操模仿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把汉室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为什么有人反对曹操,却没有人反对董卓?主要是曹操的策略比较温和,也和一个神秘人有关。让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死生契阔什么意思?死生契阔典故出处介绍

今天的习语三国故事可以在《三国志》中找到,那是在狄咸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主人公叫董昭。原文如下:

建安元年,太祖定黄巾于许,遣使至河东。惠帝回到洛阳,韩宪、杨奉、董承、杨四人不和。兵马最强,党羽较少的赵,上书先人曰:“吾以忠将军而闻名,故推吾心。”今天一个将军很难拉出几千骑。相反,旧首都借助翅膀,在世界上没有领地。我们怎么能休息!方金群盛夏凶,四海不得安宁。神器最重要,在保养;需要所有的圣贤来扫清王者的轨迹,诚意不是一个人一个人能够建立起来的。有四个知己,现实就看了。如果你没有准备好,你就会有所欠缺。将军应该是内主,我应该是外援。今天我有粮,有将军,有士兵,不管有没有联系,都足以互相帮助。"

死生契阔什么意思?死生契阔典故出处介绍

玄德大喜,谓诸将曰:“兖州兵近徐耳,社稷粮草、兵士当依之。”于是,共命太祖为镇东将军,攻其父爵费廷侯;赵倩象征节。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狄咸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在许昌剿灭黄巾军余部,派使者到河东拜见汉献帝。不久后,汉献帝回到都城洛阳,负责押运的汉献帝、杨奉、董成、张杨等不听使唤,暴力相向,不和。

董昭认为杨奉兵力最强,缺少战友,于是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了一封信,说:“将军和我是出了名的恩爱和信任。将军率领大军不畏艰难,终于保护好了天子,回到了旧都洛阳。辅助之翼的贡献可谓无与伦比,令人钦佩!如今,一群英雄惊扰中国,让世界不得安宁,显得尤为重要。关键在于有人的忠心辅佐,这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就能做到的,必须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当然是将军,你计划在中心,我可以成为外援。现在有了粮草,有了将军和士兵,可以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无论生死,我都将与你同甘共苦。”

死生契阔什么意思?死生契阔典故出处介绍

杨奉看了这封信很高兴,对别人说:“兖州的军队离许昌最近,有兵有粮,国家可以依靠,可以依靠。”于是,所有的人一起上桌,请求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镇东将军,从他的父亲曹嵩那里继承飞廷侯的爵位。

本文我要说的习语,就是上面记载中提到的“生死契约”,意思是生与死分离。这个习语最早的出处是《诗经》中的“生死阔,子有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死生契阔什么意思?死生契阔典故出处介绍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可能会觉得董昭是个谋士,或者是曹操的老朋友,于是假扮曹操给杨奉写信。但事实并非如此。此时的董昭和曹操不仅不认识,而且也从未谋面。当时的董昭还不是曹操的部下,而是汉末的谈判代表。

当时,汉献帝在杨奉、韩显、董成、张杨等人的护送下返回洛阳。曹操非常担心这四个人的军事实力,不敢贸然来到洛阳。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素未谋面的董昭凭一己之力扭转了这一局面。正是他的这封信,让杨奉等人把曹操请到了洛阳,从而为曹操“奉天子”战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董昭后来受到曹操的重视,身居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