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为什么不当皇帝(李宪为什么让位)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1 22:52

唐朝虽然强盛,但皇室内部并不太平。玄武门之变、武则天皇后、龙政变等类似的宫廷变故不断,实际上埋下了唐朝诸多不稳定因素。在唐睿宗时代,他也很难选择一个王子。按理说,长子应该是李习安,但李隆基显然更有能力,也有更大的功劳。后来,没想到李习安主动

放弃做太子,李旦也就放心让李隆基做了他的继承人。或许李习安也看到了其中隐藏的危机,自己成为大唐太子未必是一件好事。

1.这座宫殿一直在变化

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留下遗嘱"太子李习安在长安之前登基,有无军政由天后(武则天)决定"一方面,它明确了李习安继承了皇位,另一方面,它赋予了武则天听政的权力。

第二年,准备提拔他的岳父魏为助理,却被大臣裴炎制止了,于是怒气冲冲地说:"就算我把全世界都给了魏,为什么不呢?你还在乎一个服务员吗?"冲冠而怒的皇帝肯定不是好皇帝,维护不了唐朝的土地。于是武则天废黜了李习安为庐陵王,改立王禹的第四子李旦为皇帝,史称"唐睿宗"武则天继续面对帝制。

李旦继位之初,六岁的长子李习安被立为皇太子。然而武则天野心勃勃。当了六年皇帝后,李旦被迫把王位让给了他的母亲。690年,武则天称帝,李旦被贬为皇嗣,迁东宫。一切礼仪都按照皇太子的规格,而李习安王子则被贬为皇孙。李旦虽然堪比皇太子,却一度遭到武则天残酷党羽的疯狂攻击,甚至因为被诬告谋反,东宫大臣被残酷的官员折磨,来到陈俊。最后,李旦因勒贡安进臧而被当众剖腹,以示李旦没有谋反,武则天不再怀疑,李旦逃脱了。

698年,当了八年皇帝的武则天,在帝、王等大臣的劝说下,决定把政权还给李,并把庐陵王带回洛阳。本来就忧心忡忡的李旦当即拒绝上朝,表示要把储君的位置让给李习安,以逃离政治漩涡,于是李习安重新成为皇太子。

705年,张謇之等人发动龙政变,迫使武则天将皇位传给李习安,从此李习安重新成为皇帝,史称"唐中宗",册封李忠军为皇太子。然而,虽然武则天被罢免了"大魔王"但可能是武则天开了个不好的头,让宫里的嫔妃们不甘寂寞。唐中宗女王韦伯斯特也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于是宫廷政变一次又一次上演。

2.李隆基出现了。

李习安称帝后,纵容妻子韦氏,与他同甘共苦,朝廷事务逐渐被侯伟家族控制,侯伟的心腹大肆打压张謇之流,导致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因为王储李忠军不是侯伟的父女,李忠军成了侯伟一方攻击的目标之一。李忠军不得不发动兵变,杀死吴三思父子,但在皇帝李习安的指挥下,李忠军战败被杀。

吴三思和李忠军相继去世,使侯伟更加强大。这时,侯伟就像武则天一样。710年6月,唐中宗·李习安突然暴毙。侯伟支持李习安的小儿子李重茂登上王位。他在朝廷掌权,他的党羽遍布朝廷。侯伟曾经计划当皇帝。当然,有许多人反对侯伟。

此时,唐力的其他皇族可能会更安全,而身为皇帝的李旦和王储李习安则处于极度危险之中。魏很可能除掉他们,以避免后患。但这两个人什么也没做,只是随波逐流,而远在皇位千里之外的李隆基却在策划政变。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窦德发。出生两年后被封为楚王,后来被武则天收养给李弘(武则天与李治的长子)。继他香火之后,693年,刘皇后(之母)和窦德妃被控诅咒武则天而被杀,于是年仅9岁的被武则天贬为临淄王,被软禁七年。武则天时期,李隆基在亲卫府担任右禁卫司令,后又担任御仆,掌管皇帝内外闲马,毫无权力可言。在李习安时代,李隆基在泸州当司机,他没有权力。

710年,26岁的李隆基从庐州回到长安,立即与太平公主结盟,联合反魏势力,秘密集结猛士,策划复辟唐朝。仅仅几个月后,他成功地发动了唐龙政治革命,杀死了侯伟、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通过倒戈的帝国军,彻底消灭了韦伯斯特集团。可以说,年轻的时候,李隆基的才华令人惊叹,他的政治和谋略都是一流的,是真正的天选之子。他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扭转了甘昆的局面,远比他的父亲李旦和大哥李习安适应力强。

与李隆基相反,李丹和李习安几乎是躺着赢的。两人都没做什么,一个当了皇帝,一个成了皇太子的最大候选人。问题是李隆基是铁血出身,不可能放弃王储的位置。那么李灿隆基如何取代李习安成为皇太子呢?

3、"让皇帝"

唐朝政权更迭后,李重茂(唐绍帝)只能静心,于是李旦第二次称帝。李旦遇到的第一个大麻烦是李隆基立下大功,而李习安是长子。他们俩都有资格成为王子。谁造谁合适,谁造谁对对方不公平,很难决定。

最后,李习安写信给"国家安全第一,国家危机第一"主动辞去太子一职。李隆基当然不能直接接受,所以李习安是大哥,但是李旦没有接受,正式确立了李隆基王储的地位。

两年后,李丹禅位于李隆基,成为皇帝的父亲。无论是在皇太子在位期间还是当了皇帝之后,李隆基总是优待李习安。最后,李习安在63岁时去世,李隆基追悼他为"让皇帝"。

作者认为李习安辞去太子之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在李习安成长的30年里,政局复杂,成为太子可能更危险,但不如做和平太子安全;另一方面,李习安的野心不是一般的,而李隆基的野心是杰出的。如果李习安一定要成为太子,估计十有八九他的兄弟们会反目成仇,重现玄武门之变。因此,李习安辞去太子一职,不仅对自己有利,对唐力也有利,是一个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