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人对慈禧评价很高?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1 13:00

说起慈禧,相信大家都会很熟悉,她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慈禧在辛酉政变中击败咸丰后统治了中国47年,并在顾铭留下了8位大臣。在这近半个世纪里,清朝内忧外患。最后,慈禧死后仅三年,清朝就在辛亥革命的炮火中灭亡了。与国内的丧权辱国的历史

不同,西方史学界对慈禧的评价非常高。为什么?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评价的出发点不同。

慈禧实际统治时期,同治中兴、洋务运动相继出现,给奄奄一息的清廷注入了一点生机。在清廷的支持下,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官企空繁荣,大量新人才涌现。同时,左从西北收复新疆,南下平定太平天国,正式保住了清廷的地盘。

洋务运动:一场失败的现代化运动

论领导,慈禧在选贤任能方面有相当的才能。同治、光绪时期的朝廷官员,包括恭亲王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张之洞,以及满族贵族荣禄、袁世凯等,都是慈禧治下的一流人物,在内政、外交、作战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与吕后和武则天不同,慈禧是以女性身份掌权的。朝鲜没有人敢反抗慈禧。

但进入现代民族后,中国对领导人的评价只有一个:他能否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其他的像李鸿章就只是"帕斯特"如果你和慈禧一样坏,你就是民族罪人。

中国一直是东方的大帝国,以其统一的姿态让全世界为之颤抖,中国人民早已习惯了世界级的富强体验。所以汉唐地位高于宋明,因为大人物远在漠北,大灰狼住在徐旭,唐朝和西方来朝鲜威慑天下。

在慈禧的晚清时期,中国已经逐渐过渡到一个现代国家,尽管这是在西方列强的炮火下被迫这样做的。三千年以来史无前例的变化,让中国一下子变成了被强船坚炮打的地步。这种差距是中国人无法接受的,至今仍被认为是国耻的存在。

甲午战争:彻底宣告了清朝洋务运动的破产。

这一时期的国家领袖慈禧,自然要受到后人的严厉批判。作为最高统治者,她没有能力让国家走上富强之路。对外战争屡打屡败,割地赔款,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最低点。自然国内对她的评价很低。

从外国的角度来看,慈禧不算很坏,但她做得相当好。与此同时,东方四大帝国——大清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萨法维王朝下的波斯帝国、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是如何面对西方的?印度全面沦为殖民地,波斯帝国萨法维王朝直接结束了改朝换代。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奥斯曼土耳其,最后只剩下小亚细亚的一个省。

"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落后的亚非东方帝国中,慈禧除了日本这个小国,能快速改革的人很少,其他都做得不错。不仅保住了中原、东北、新疆、西藏等领土,还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

但是,中国人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活着那么简单,中国人对富强的追求深入骨髓。什么"小确幸"那根本不是在想,只是在想民族的重新腾飞。

即使晚清已经跌到了历史的最低点,但是很多优秀的爱国者依然在放眼世界最前沿的位置。虽然由于晚清与世界的最大差距,赶超需要时间——其实今天赶超已经是建国后不可想象的伟大成就,因为绝大多数国家永远也赶不上。那个时期的国家领导人确实承受了太多的非议。

但是,如果你在那个位置,你会寻求你自己的政府。既然你处在权力很大的位置,就必须承担这个责任。如果能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杰出的政治才能,就能让民族早一点复兴,少一点苦难。

所以李鸿章可以说是一个有着超越时代眼光的裱糊匠。一般革命家孙中山,立志向西方学习,可以成为革命的先行者。即使像蒋介石,我们也可以有正面的评价,因为作为最高领导人,我们取得了抗击侵略的胜利。

孙中山和他的同盟会

至于慈禧,她的眼光不够超前,局限于满汉的差距,没有中国的概念。她不全力以赴向西方学习,她害怕改变祖先的家规,害怕失去权力,害怕抵抗不了外来侵略,害怕割地赔款,害怕辱国。自然,她会遭到中国最强烈的批评和谴责。

当然,看到别人的东西,品尝自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外国视她为最后一个试图进行现代化改革,试图维护政权的统治者,而中国人视她为民族的罪人,国家和人民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