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南巡真正目的是什么六下江南都做了同一件事(康熙南巡六次下江南有什么用)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10 08:00

康熙年间,他六次南巡。还是出于好奇,老百姓特别想知道康熙皇帝南巡的故事。久而久之,谣言越来越多,让人分不清真假。然而,大多数情况都是捏造的。康熙多是私下出访,外人基本不可能知道皇帝做了什么。康熙南巡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和当

地的水利工程有关。康熙六下南巡就是这么干的。

1.康熙皇帝南巡

洪水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康熙初年,对水利工程十分重视,颇有研究。当时黄河下游经常决口,洪水不断。康熙非常重视水患问题,曾经以治河为题在太和殿考候选人。平定"旧金山"统一台湾省后,康熙帝虽然在国家财政上有很大困难,但还是下决心综合治理黄淮。

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二十三年间,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先后巡视清江、淮安、江宁、扬州、苏州、杭州、镇江等地,察看当地水利建设,亲自带领随行大臣视察高家堰等地的堤坝,观看陶庄河引水减坝等水利设施。奖励水利建设官员。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第三次。

康熙二十九至三十六年间,由于镇压葛尔丹叛乱,主管水利工程的管理官员人事变动频繁,使得水利工程管理懈怠,虚报工程款、贪污盗窃等问题十分严重。引起了全国朝野的关注。康熙第三次视察黄河南岸的贵人堤和高家堰水利工程时,颁布了《修疏口圣旨》和《视察河湖酌定工程圣旨》,具体制定了新的治河方案:深疏浚河体,筑坝,开陶庄河引水,疏浚直河河道,拆除黄坝。第二年,新河长敖开始组织这一新战略的建设。到康熙四十年底,各项工程陆续完工。第二年夏天,黄河又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洪水,所有的工程都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

第六次。

1707年前,黄河、淮河又经历了一次多年不遇的暴涨,水利建设工程出现问题,导致顾沟塘、韩家庄、清水沟等地多处堤坝决口,洪水泛滥。年初康熙帝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马上颁布了一道政令"今年春天我想亲自看看高家岩"。他和大臣们讨论了一个新的治河方案——滑淮方案。康熙皇帝对淮河溜水工程的实施非常不安。他觉得这么大的项目,如果出了什么差错,不仅浪费人和钱,而且灾难性的。于是康熙四十六年,康熙第六次南巡。

2.乾隆皇帝南巡

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每隔一两年就去全国各地巡视。从1751年到1784年的33年间,他六次游历江南。两次南巡之后,他已经70多岁了。

乾隆皇帝每次南巡,都把水利工程的检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他很细心,发现原来的土堤不安全,就下令修建鱼鳞石堤,自己画图案。一位当地官员在纪念馆提出的计划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非常高兴,立即提拔了上奏章的当地官员。乾隆皇帝多次减免南巡途经的山东、江苏、浙江三省的赋税。在这些地方,他还参观了农田和织布机房,亲自鼓励种田和种桑。

南巡有许多古代先贤的陵墓和祠堂。乾隆皇帝派官员参拜,他亲自参加了大禹墓、周公庙、夫子庙和明太祖陵的追悼仪式。乾隆皇帝还宣布增加所到之处的官学人数,一度授予600多名进士和资格。此外,对沿途居住的退休高官给予特殊优待和礼遇,每次来接司机都要升官。

3.两位皇帝南巡有什么不同?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的主要目的是治河、导淮、济。此外,他还考察了东南地区的社会形势和人民生活。每次出访,他都带着少数随行人员乘轻车(船),多数情况下是私下访问,不打扰当地百姓。

乾隆皇帝声称他的南巡和他的祖父康熙皇帝一样,其实不然。

乾隆皇帝每年下江南之前,都会派官员勘测路线,布置当地的桥梁和铺面,修建宫殿。趁机勒索沿途百姓的地方官,不听话就强拆房屋铲平坟墓,甚至以剿匪为名把无辜平民关进监狱。

巡回演出的排场令人惊叹。据史书记载,随行的王公大臣有2000多人,水路使用的大船有1000多艘,陆路征用的马匹6000匹,马车400辆,骆驼800头,招募的船夫3600人,民夫10000人。从北京到杭州建了三十座宫殿。在没有宫殿的地方,建造了皇布城和蒙古包。御驾经过的路都要洒水除尘。沿途30里之内,地方官员都会穿着官服迎接司机,所有的绅士、学者、老人都会在现场排队鞠躬。

地方官员和富商挖空讨好皇帝。乾隆皇帝在扬州大鸿园下榻时说:这里风景好,很像"在北京南海;春树琼岛"只有一座喇嘛塔不见了。扬州官员一听,觉得这是奉承他们的好机会。他们暗中贿赂宦官获取图纸,甚至连夜赶工,第二天早上就造了一座喇嘛白塔。乾隆皇帝赏赐这些官员和富商。有清官劝乾隆皇帝不要这么奢侈浪费。他恼羞成怒,把他降职了。哟,上梁不正下梁歪,朝廷的奢靡之风越来越盛了。

乾隆统治初期,国家财力达到高峰。当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国库有7200多万两白银储备。但乾隆末年,存货只有二百万两,这与乾隆皇帝的铺张浪费和日益腐败的官员管理是分不开的。普通人的负担越来越重。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乾隆六下江南,是清朝由盛而衰的开始。

皇帝六下江南成为作家们的热门话题。金庸的小说《鹿山公爵》影响最大。书中,金塑造了一个青楼少年,与康熙皇帝互相欣赏,互相扶持。毕竟,放荡不羁的韦小宝无法适应官场生活,所以他辞职去了江南。

人们开始想象康熙六下江南是否是为了找韦小宝...给乾隆皇帝编的故事更惊人,说他本来是汉人,一出生就被调到宫里。去江南主要是回老家看看亲生父母...

【作者简介】赵,笔名,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