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个朝代怎么过鬼节(古代的鬼节是怎么过的)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6-27 19:00

今天被视为西方的“万圣节”,但朋友们应该已经发现,为什么在中国大家都不敢出门待在家里,而在西方大家不仅想出门,还打扮成鬼。为什么?其实这是因为中西方对待鬼的方式不同。西方想和鬼好好相处,一起过个愉快的节日。其实我们现代人不怎么过鬼节,但是古代关于鬼节的传说还是很多的,古人对付鬼的方式就有趣多了。

古代人都是怎么过鬼节的?古人与鬼打交道有哪些讲究?

既然推理小说都承认世界上有鬼,那么人和鬼接触也就顺理成章了。鬼与人相爱,世上有鬼有情侣;鬼和人交朋友,世界上也有鬼朋友。但是,人和鬼是阴阳相隔的,并不总是那么和谐。大部分鬼闯入人的世界是为了戏弄和伤害人,所以人和鬼之间有敌意。驱鬼捉鬼应运而生。

道教有一种特殊的捉鬼方法。如果人们家中频繁发生怪事和怪病,道士通常会用符咒和诅咒来驱邪。如果一个地区发生了灾难或疫情,就认为是鬼闹得太厉害,符咒很难抓到,道士就要做坛修法。方法也很多,比如雷系捉鬼法,咒枣捉鬼法,远捉十二将军法,九天云路追捉将军法,天上地下捉四直斧法。有些道家还可以把鬼装在玻璃瓶里,在上面贴上封印压制,类似阿拉伯的阿拉丁神灯。

在道教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捉鬼者,其中包括张天师、钟馗和茅山术士。而魏晋时期,道教刚刚处于成型阶段,没有系统的驱魔捉鬼制度,也没有专业的捉鬼人。鬼几乎总是被遇到的人抓住。《游明路》里有两个故事,一个是驱鬼的,一个是捉鬼的,都很搞笑。

古代人都是怎么过鬼节的?古人与鬼打交道有哪些讲究?

《钟馗》作者徐悲鸿,写于1938年。

阮德如有一次蹲厕所看见了鬼。这个鬼有十多尺长,黑如炭,眼睛大如铃,穿着一件白色的单衣,披着一条毛巾,离阮德如只有一尺远,手舞足蹈,一副吓人的样子。鬼以为阮德如会被吓得魂不附体。我本不想,阮却心安理得,略带讥讽地说:“人都说鬼丑,恶心。今天看脸就知道人是真的。”说完,一声冷笑。听到这话,鬼魂羞愧地逃走了。

几个冷嘲热讽的段子居然达到了驱鬼的目的,这在后世是不可想象的。通过鬼的自尊,也体现了人的自尊。那时候的人注重外表,喜欢争论,想象中的鬼也是如此。另一个故事更加离奇。有个孩子(“嘿”在古代是个粗俗卑鄙的词。孩子,也就是农民家庭里不懂事的小顽童),但是他做了一件大事。他和几个同伴在野外放牛,看见一个鬼。这个鬼在草丛里,到处撒网,想抓人。孩子见此情景,偷偷跟在鬼后面,拉出鬼事先布下的网,一下子罩住鬼,抓住了鬼。

古代人都是怎么过鬼节的?古人与鬼打交道有哪些讲究?

让一个“小孩”抓鬼,是鬼界的奇耻大辱。但是,鬼毕竟是鬼,不是随便哪个凡人想抓就能抓的。金孝武帝时一个叫杨显的人捉鬼失败的故事,记载在《光谷金五行》中,他惨败。

太原末年,一个长着一张脸,形状像猕猴的鬼来到了吴县杨显的家里。这个鬼不做其他大坏事,但杨仙每次吃饭都想和他争食。

有一次杨显忍无可忍,就拿刀追鬼。鬼魂跑到正在织布的杨仙妻子身边。我的妻子失踪了,我看到这个幽灵在编织。杨显挥刀将鬼斩成十几段。

突然一个鬼出现在他身边,拍手大笑。杨先定睛一看,原来是妻子被切成了十几段。妻子当时怀孕六个月,惨状胎儿的毛发可见。鬼笑着消失了,杨贤死于悔恨和悲痛。

杨贤的悲剧让人怕鬼。人们不禁要问,连“小孩”都能捉鬼。七尺男儿杨仙为什么捉鬼不成?结论是,杨嫉妒捉鬼,不讲究战略技巧,只凭一时冲动和蛮力。纵观魏晋小说,几乎没有与鬼斗而胜的例子。人要想在与鬼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用智慧而不是法律来战斗。

古代人都是怎么过鬼节的?古人与鬼打交道有哪些讲究?

根据不同故事的记载,尧尧死于南宋明三年(459)。从那以后,一个不请自来的鬼魂来到了家里。这个鬼腰细,皮肤黝黑,一丝不挂,穿着一条小牛鼻裤。在王耀家,他有时唱歌,有时喊叫,有时模仿别人,这使王家坐立不安。最糟糕的是,有时候王家要吃饭,开锅发现是污秽的粪便,是鬼偷偷弄的。

不过,这个鬼也只是在搞一些这样的恶作剧,并没有伤害任何人的生命。过了几天,它在王家闹够了,又搬到王家东边邻居余家作弄人。他所做的和在王家完全一样。

有一次,余家的男主人余坐在院子里休息。恶作剧者突然出现,并向于扔了一块小石头,有时在左边,有时在右边。

于不知所措,忽然有了主意,对鬼魂说:“你用石头和泥打我,我也不怕。”如果你用钱打我,我真的受不了。"

鬼突然不见了,过了一会儿,不知从哪里偷了一大堆铜钱,朝玉扔去。余开心地笑了。

鬼说:“哎,你不是说不敢扔钱给你吗?”你为什么不害怕?"

古代人都是怎么过鬼节的?古人与鬼打交道有哪些讲究?

于某随口编了个理由:“你用的是新钱,又不害我。我只怕老钱。”古代改年号,要重新开炉铸币,于是有了新币旧币的说法。

鬼突然不见了,不一会儿就带了一大堆老钱,打了余。玉假装害怕,鬼心满意足地走了。拍了一定数量,一共一百多块钱。

这是一场斗智。遇到问题时,顺势而为,发力,不仅能化解危机,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余靠骗鬼发了一笔小财。当然,外面也有人,更有甚者,南阳人宋居然卖鬼发了财。

宋年轻的时候,走夜路去宛城赶早市。走了很久,从远处看,再翻过前面的一个山头,就是宛城了。宋不禁加快了脚步。此时山中晨曦未明,烟霞遮雾障。偶尔松子落地或落入溪中,更是轰隆一声无声无息。宋打了个寒战,心想,千万不要让任何事情发生。正在思考的时候,一个幽灵出现在前面的路中间。原文中没有解释鬼的出现,想想也是不愉快的。

宋战战兢兢地问,“你,你是谁?”

“我是鬼。你是谁?”

“我,我也是鬼。”宋丁波顺势答道。

鬼问:“既然你也是鬼,你想去哪里?”

“我要去宛城赶早市。”宋见无法弥补,只好实话实说。

古代人都是怎么过鬼节的?古人与鬼打交道有哪些讲究?

“哈哈”,鬼哈哈大笑,打掉了几片叶子。“正好,我也想去南阳赶上进城。既然志趣相投,那就做个伴吧。”

宋不好说什么!只好硬着头皮跟着。

一个人和一个鬼一起走了几英里。鬼不耐烦了:“你走得太慢了。我们交换一下背,走吧。”说着,扶起宋就走。

宋只觉得耳边有风,他闭上眼睛不敢看。眨眼间,走了几英里后,鬼魂喘了一口气,转过身来说:“你怎么这么重?你不是鬼吧?”

宋见自己即将暴露,灵机一动,赶紧解释道:“我,我是新来的傻子,所以很重。谢谢您们。不然我背你。”当宋背着鬼的时候,他觉得背上什么也没有。

于是两人交换了几次背,已经翻过了山头,即将到达宛城。宋怎样才能降伏这个幽灵?于是他问:“老鬼,我是新来的傻子。”我不太了解我们鬼界的禁忌。跟我说说他们。"

“我们鬼最怕别人吐痰。记住,一定不能让人类吐槽。”宋把这件事记在心里。

他来到一条小河前。我想都没想,就涉入了河中。宋听了之后,丁波的耳朵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声音。宋也学会了像鬼一样走路过河,河水发出当啷声。

鬼犹豫了一下,问:“你不是鬼吗?”过河怎么会有声音?”“刚刚告诉你了。我刚死,以前没过河,所以有发言权。你是个老鬼。不要见怪。“鬼魂并不可疑。

看到来到宛城大门前。此时为宋背鬼。他突然绝望地抓住了幽灵。快走几步,来到万城早市。鬼魂觉得不对劲,于是大声喊叫,要求宋把他放下来。宋也听话,鬼使神差地倒在了地上。鬼魂立刻变成了一只羊。怕它变卦,宋吐了几口唾沫,然后把羊卖了1500元,拿到钱回家了。宛城人得知此事后,都说:“丁波卖鬼,得钱一千五百。”

古代人都是怎么过鬼节的?古人与鬼打交道有哪些讲究?

宋·丁波的《猎鬼》是魏晋时期最著名的猎鬼小说。它之所以出名,除了宋这个昏庸鬼的机智,情节的曲折,结局的离奇之外,还有围绕故事解读的争议。有人说宋捉鬼反映了鬼不可怕,人一定能战胜鬼;有人提醒世人要小心虚伪的朋友宋立科·丁波,不要等到被背叛了才后悔。在我看来,解读就像万花筒,角度不同,色彩各异,但有一点是不变的。恐怕是:人,从中看到的,一定是“鬼”的失败;而鬼,他们从中看到的,一定是“人”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