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死民族英雄于谦的四个奸臣是谁?他们最后的下场又是什么?(于谦被谁杀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9-03 22:39

1457年冬,正月二十三,六十多岁的于谦死在了他曾经努力保护的城市里。一个清正廉明、一心为公、热爱人民、一生努力的英雄,被以叛国罪处死,一时“天下委屈”。导致于谦冤死的四大奸臣是怎么回事?

储君很难决定,也很难改变。

土木堡战败,英宗被俘后,北

京被围,大明危在旦夕!有鉴于此,在以于谦为首的文官们的大力倡导下,朝廷为了代宗,放弃了让年轻的太子朱见深(英宗之子)继承皇位的想法,而是改为英宗的弟弟,当时他正处于危险之中。按照当时皇太后和朝廷官员的计划,代宗即位是形势所迫的临时措施,大明皇位将归还英宗。

但大明成功击退瓦拉军后,稳坐皇位的代宗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一转眼,英宗被俘已经一年了。瓦拉见挟持英宗不好,决定让英宗回京,坐看大明“二皇争霸”。英宗《北首》回京时,臣民皆大欢喜,唯独戴总不高兴。已经坐稳皇位的戴宗,并不想重返皇位。他把英宗尊为太上皇,囚禁在南宫。不仅如此,戴宗甚至有了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的想法。没错,但是事与愿违,太子是代宗建立的。福不深”,第二年就去世了。更让他绝望的是,直到他在位第八年病危,他的后宫都没有一个王子出生。

我没有儿子,但我渴望皇权,不想让我的侄子朱见深重新成为王子的儿子。关于楚军的事,我不乏和大臣们斡旋,然而景泰八年,代宗病重,朝中大臣再也等不下去了。当时朝廷关于储君人选的讨论很多,主要集中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英宗、前朝太子之子朱见深,一个是英宗、代宗的旁系兄弟朱启庸。此外,也有一些投机者想到了被囚禁在南宫的英宗,如太监曹吉祥。他认为如果帮助太上皇复位,那就是从龙之功,将来可以富贵无限。于是,曹吉祥联系了同样有此想法的武将石亨、张迪,并找到了公务员徐宥箴。他们四人一起密谋了夺门之变,帮助英宗复位。

作为这次政变的主要策划者,徐宥箴非常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所以他一再强调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与此同时,由于代宗大限的来临,朝中关于储君的议论很多,甚至有大臣准备采取行动(请在两天后的早会上呈上朱见深的太子宝座)。为了体现他们帮助英宗复位的贡献,为了不让别人捷足先登,必须先下手为强。首先,为了迷惑观众,他们散布谣言。一方面,他们制造了于谦、等人派人拿金牌迎接朱的舆论。另一方面,他们又大肆渲染宫中会有武将发动政变的气氛,并保证这些谣言都传到太后的耳朵里。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可以得到王太后的支持和书信,更重要的是,石亨等人可以顺理成章。

正如他们计划的那样,一切进展顺利。那一天,曹吉祥等人成功地把英宗从南宫迎了出来,一路来到了奉天殿。等到官员上朝的时候,英宗已经坐在御椅上了。之后,似乎毫无悬念,太上皇复位,钟鼓齐鸣,百官跪拜。然而,和依然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的代宗一样,于谦的命运也因为英宗而再次改变。

英雄冤枉,奸臣当道

于谦遭遇英宗复辟,大概是于谦自己预料到的,或者是他自己的选择。政变前,于谦是钦差兵部尚书。与曹吉祥和其他人相比,他的实力远非完美。就连代宗也对钱的威望和权力感到不安。不然他也不会在易门之日篡位。听到大臣们喊万岁,他的第一反应是于谦篡位。当然,于谦也知道突然失去皇位,被囚禁数年对他意味着什么,但忠于国家,他选择了承认夺门的事实。

对于人们所说的“救丞相”,英宗的感情一定是复杂的。于谦在危难之际力劝宗主继位,导致英宗做了八年的太上皇。六年后,他住进了南宫,但没有了于谦,连大明都已经危在旦夕。所以当有人提出复位后处决于谦时,英宗犹豫了。然而,徐宥箴的一句话彻底断送了于谦的生机:“不杀于谦,则无名”。所以为了让英宗复辟更加名正言顺,于谦就死了。

政变第二天,于谦入狱。仅仅经过三天的审讯,于谦就以“想另立外国诸侯为储君”的莫须有的罪名被处决了。当同样被诬蔑的王文大呼冤枉,要求有识之士时,于谦却特别冷静,他心里很清楚。这时候大明社会需要的只有他自己的死。

当英雄为保卫国家而牺牲时,政变的策划者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已经身居最高武职的石亨,在原右都督、吴清波的基础上,被授予忠国公爵位,并拥有世袭的铁票。当时在大臣中排名第一,收入翻倍。而同为武职的张帝,则在原右都督的位置上被封爵,并被封为太平侯。已经是宦官中品级最高的曹吉祥,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对文墨的无知,仍然留在第四科做宦官。虽然在仕途上没有升迁的可能,但皇帝还是在财富上尽可能的满足他,不仅给他大量的农田,甚至对他的亲戚也很仁慈。

至于公务员徐宥箴,他受益最大。作为这场政变最重要的策划者,徐宥箴确实很有才华。原名徐坤,曾以庶吉士状元的身份入国子监,但因当年京防之战力主南迁,逐渐被边缘化。后来,他改名为徐宥箴。因景泰七年治理黄河业绩突出,被代宗擢升为副都使。但是,他还是没用。与其他三个参与政变的人不同,徐宥箴的野心很难得到回报,他渴望名誉和权力。政变成功的当天,他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入阁,第二天就升为兵部尚书。然而,徐宥箴仍然不满足。后来通过石亨,他成功说服皇帝让他做了武术叔叔,后世都是世袭的指挥官。后来,他被任命为华盖殿的大学生,负责文远馆。就这样,徐宥箴成了明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官阶最高的内阁大臣。

乌合之众不会有好下场。

很多为了利益而聚在一起的人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很快各有所图的“抢门联盟”就土崩瓦解了。张帝在政变没多久就病重去世,其他三人也没有好下场。

徐宥箴是第一个倒下的。与其他两人不同,自视甚高的徐宥箴入阁后野心勃勃。然而,在法庭上也有发言权的石亨和曹吉祥,只是想借权力受贿。双方矛盾激化,双方都有互相残杀的态度。

暗中怂恿御史向皇帝揭发曹、史等人,不料走漏了风声,被曹、史知道了。曹和史为了自救,与英宗一起痛哭流涕,指责是代宗内侍的侄子,并诬陷他们,这完全是蓄意报复,并质疑当年“夺门复位”的合法性。英宗大怒,囚禁了张鹏。徐宥箴和其他公务员也受到牵连。最终,英宗记住了徐宥箴当年夺门的努力,没有处决徐宥箴,只是罢官。据说,游手好闲在家的徐宥箴精神失常了。他经常在他的院子里跑来跑去,喃喃自语。十多年后,他因抑郁症去世。

却说失陷后,曹、史更加得意。不仅结党营私,打击异己,收受朝廷贿赂,石亨甚至还插手国家大事,有点出格,连英宗都要看他的脸色。长此以往,英宗痛恨一流的曹和石,但朝廷离不开等人的军事实力,而英宗也惦记着这“夺门复位”的功劳,出于对自身名誉的担忧,不想杀曹、石。而因功而骄的曹、史却越来越得寸进尺,英宗的一再隐忍更是让他们越来越有恃无恐。最后,在大臣的建议下,英宗终于识破了曹和史自私贪婪的本性,决定攻打他们。

英宗复辟第三年,石亨等人被捕入狱。由于石亨长期统治朝鲜,许多大臣对他非常不满。因此,在石亨被调查后,朝鲜的每个人都说他要下地狱,要尽快惩罚他。最终,石亨在所有人的诅咒下死在了监狱里。石亨倒台后,英宗对夺门之变进行了反思。他重新审视了那些年重置自己的政变,顺便摆脱了一系列自称参与其中的人冒领的奖励。

据当时“夺门联盟”唯一幸存者曹吉祥称,英宗的行动无疑是对他自己的一个警告。这不仅让他感到不安,甚至让他感到绝望。因此,在走投无路后,曹吉祥选择发动叛乱,为拯救自己做最后的挣扎。当然,曹吉祥的这场叛乱无异于向石头扔鸡蛋,很快就被镇压下去,曹吉祥本人也被处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