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是书面用语吗(星期概念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6-26 00:39

说起周制度,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文化。随着事件和文化的发展,这种制度后来传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古罗马,一周七天是以他们所信仰的神来命名的。周制最早由皇帝但丁·左制定,公元321年正式实施。从那以后,星期制度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以至于在全世界都变得普遍了。在中国古代,没有一周七天的说法。基本上是为了观察日出日落的作息时间。那周系统是怎么传到中国的?下面给大家做个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星期”一词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古代的星期制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周制是一种舶来品。在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有“七日一周”的历法。321年3月7日,君士坦丁大帝正式宣布一周七天。

据说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两河流域。巴比伦人认为,七颗星,太阳,月亮,火,水,木,金和地球,轮流值班,每个掌管一天。“星期”是指恒星的日期。另一个传说与圣经有关。据说,连续工作六天创造世界的上帝,在第七天“放下工作,安息了”;所以这一天成了星期天。称为“礼拜”,与基督教的“星期日”是同一天。如果上帝当时努力了,或者提前完成了万物的创造,恐怕他已经做了五个周末了,那个时候周末就已经开始了。

在中国,也有周作息制度。西汉“官要休五日”;但是这个休息日不是固定统一的,轮到你就可以在哪里休息。而且只针对公务员,不是所有社会成员。到了唐代,官员的休息间隔被拉长为“十天假期”(据说与“休”并存),即十天的休息。到了明清时期,“十天假期”就没有了。对于普通人来说,常见的休息日是在节日,主要是过年的春节、大到过年的冬至、皇帝的生日。

“星期”一词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古代的星期制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周制来到上海后,上海人看到了身边的外地人享受周制的快乐和舒适。

在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5月8日出版的《申报》中,有一篇《论西洋七日休》。上面写着:“每隔七日,必有礼拜歇息之期,一月四行。当天停工,生意不做,或携家带口出游,或聚亲友取乐,或开轻车冲突,或策划良马驾驭,或聚球场输赢,或去戏院广闻,或去猎取鸟兽,或办酒席聚宾客。"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六天的辛苦与辛苦,却是这一天,各种发送快乐的方式,六天的抱怨与压抑,却是这一天,所有的烦恼。”这一天我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另一方面,我心里想,"中国日日不息,而不息者徒有虚名,亡者累矣,一切皆废,我不惜弃之终生!如果你振作起来,你就会每天都有进步。"

由此上海人得出的结论也是明确的:“西方国家祭拜歇息之日,命亦不可少,世宜行者。”指出“亦如西方人七日之期,兴趣不大,其余日月皆愿努力建功。他们不是每天礼拜休息,而是都在同一天礼拜休息,悠闲而漫不经心,一事无成地结束这一生。”

“星期”一词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古代的星期制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葛在1876年(清光绪二年)写的《上海行杂记》和他的第一卷《礼拜》也有这样的感觉:“一周七天是西方人休息的时期。即虚历、宅、星、昂当班。也是工间歇业的一天。西方人轻车简从,或携家带口,或去教堂做礼拜。前一天的星期六晚上,那些在西商公馆门口停下来的人向刘要花。剧院和宣传大厅感觉越来越挤满了客人和朋友。“不知道《申报》这篇文章是不是葛先生写的。

《论西方国家的七天休息》发表的那一天,距离上海开放只有29年。周制影响力的扩大和增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租界里的外国人越来越多。1865年,有2000多名外国人居住在公共租界和法国租界。据统计,到1870年,居住在公共租界的英国人有894人,美国人有255人,德国人有200人左右。有297名法国人住在两个租界里。这一时期,英国人的数量最多,占上海外国人的一半。其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银行、外企、企业和外国人开办的学校工作。与外国人有工作关系和业务往来的中国人,只能同步作息制度。第三,与中外共存有关。尤其是1853年,刀会爆发,许多中国人逃入租界,使居住在租界的中国人从500人猛增至2万多人,大大超过外国人,从而奠定了租界中国人多于外国人的格局。自1865年以来,居住在租界的中国人通常是外国人的40至50倍。中外同住,所见所闻,潜移默化;影响更直接,作用自然更大。

“星期”一词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古代的星期制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转化为行动。周制(拜制)开始进入上海人的生活,从租界延伸到华人社区。时间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

我第一次看到中央关于实行周制的规定,是在近代中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文件中,历史上称之为“仁隐学制”。1902年8月15日(清光绪二十八年),朝廷宪法颁布了《帝国中学章程》和《帝国高等学校章程》,规定全国所有中学和高等学校实行周制,星期日休息。

“星期”一词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古代的星期制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四年之内,周制将出校。在北京的中央机关,首先是与学校有关联的学术部门,其次是商务部和外交部主管经济和外交;后来被视为最保守的礼部和吏部也通过了上周的制度。与此同时,在人们更快的节奏中,尤其是在城市中,作息制度发生了变化,融入了生活。

我万万没有想到,1926年的周制并没有占领上海的每一个角落。1月23日,“四大公司”之一的新公司开业。因为人多,从上午11点开始,每隔十分钟就放人一次,然后挂了个免战牌:“停止参观,请见谅。”开业的第二天是周日,但是面对这么好的客流和生意却关门休息。当时只有上海一家新的中国公司周日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