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6-25 11:52

在古代,博士级别以上的人会享有一定的特权。这里的“博士”不是医生的意思,是官职。可能很多人对“作为医生不被处罚”的理解是,即使医生违法了,也可以免于处罚,其实并不是这样。惩罚是需要公证的事情。一个圣人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吗?其实,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作为医生不被处罚”被很多人误解了。这一次,我来告诉你“不罚为医”的由来和解释。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刑不上大夫出处释义

「身为医生不受罚」是特权吗?错了,它的本义相当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可能误解了那句被误解的名言的真正含义:“医者不可罚”。

汉语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些词容易引起歧义,所以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比如曾经被理解为贵族和官员在法律面前可以享有犯罪但不接受惩罚的法外特权。其实“刑不上大夫”的本意并不是贵族或官员不应该受到刑法的惩罚,而是对上层违法者的一种修改,使惩罚在形式上更加人性化。

“刑不如医”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成书于西汉。其原文为:“君抚文体,大夫赐之;博士抚文体,秀才下。仪式不亚于庶人,而惩罚不超过医生。罪犯不站在你这边。战车不是那种,军车别扭,德车别扭。”其中“礼不能止庶人,刑不能止大夫”常被后人引用。

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刑不上大夫出处释义

“礼不次于,刑不优于大夫”中的“下”、“上”等词容易引起误解。根据教授的解释,“上”是“优待”的意思,“下”是“排斥”的意思。整句意思是,在量刑上不会优待文人,在礼仪上也不会排斥庶人。

另一种解释是,对于贵族来说,要用礼仪教育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让他们懂礼仪守法,避免犯错受罚;对于普通人来说,礼仪是不需要要求他们感到羞耻和荣幸的,他们直接受到法律条文的约束。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基于古代的教育水平低。

话虽如此,但是“天子犯法,盖与庶人同罪”,那“大夫”呢?东汉郑玄也对“刑不上大夫”进行了解读,他的评语是:“刑不上大夫,无论愚圣犯法,都应处刑。”

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刑不上大夫出处释义

那么,在古代,医生犯法,真的是“与庶人同罪”吗?定罪是肯定的,但形式不同,即“尊者讳”。医生虽然犯了罪,但考虑到他的贵族身份,可以避免他的羞辱。当他被惩罚的时候,他会反抗,但是是安静的。所以,中国古代医生以上的阶层,在法律面前享有一种特权——“八项意见”。

所谓“八项意见”,就是“刑不尊医”原则在刑罚适用上的具体体现。是指法律规定的八种人犯罪,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须向皇帝申诉裁决,由皇帝根据他们的身份和具体情况减轻或免除刑罚的制度。定罪后,不是用残害肢体的刑法,而是先选择或劝其自杀,以壮臣节;其次是“朝宰”(朝杀)。如果一个同姓的贵族有罪,他将被典史处死,并在乡下秘密暗杀(据周立典史)。

从这个角度来说,“刑不上大夫”,并不是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受刑罚。我们看到历史上很多医生以上的人都被处决了。比如商鞅被五马分尸,李斯被斩首,都受到了惩罚。从违法者的角度来看,“刑不上大夫”是指大夫以上的人是贵族,受过良好的礼仪教育,所以不应该违法。即使触犯了法律,也不应以刑罚羞辱,即“士可杀,不可辱”,以免羞辱整个博士阶层的名誉。

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刑不上大夫出处释义

现在的一些电视剧里,往往是大臣犯了罪,皇帝往往采取赐死的方式来保全自己最后的尊严。自杀一般有三种方式:给白绢自杀,给剑自杀,给毒酒自杀。与普通罪犯不同,贵族犯罪,却是自取灭亡。贵族和普通人都逃脱不了“惩罚”,只是死法不同而已。

而“礼貌不能少于庶人”并不是说普通人不用礼貌,而是有太多的礼仪规则,比如穿衣、戴帽,非常复杂。普通人要努力,要发挥体力。不方便又费时,普通人在礼仪上可以马虎。只要不触犯刑法,就是好人。

在封建王朝,“不罚为医”这句话经常被曲解,用来为贵族大臣开脱。根据大清法律,《名例》中“应议之人犯罪”的法条后附则规定:“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员被撤职的,不得使用刑夹。如果有什么不得不拷问的,请服从。”此外,在关于文武官员犯罪的法律规定中,凡犯有罪行的文武官员都应处以鞭刑,并可以处以罚金、降职、革职,而不是直接适用刑罚。这种操作有很大的回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