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和尚为什么可以谈恋爱(云南和尚能谈恋爱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06-21 22:39

1ea95120554151f9e594389dcf239d54.jpg

傣族人的传统意识中,男性需要出家一段时间(哪怕只有几天)才算是有教养的士绅,寺庙只是他们的临时学校。家附近一定有一棵大绿树,大绿树下也有很多漂亮的傣族姑娘:傣族小和尚可以串公园哨(谈恋爱)!

在傣族村舍里,你经常可以看到穿着红绿衣服的小男孩,在喜气洋洋的家人和一大群装饰精美的小公园哨子的簇拥下,敲锣打鼓地去房间理发——这可以在不中断恋情的情况下提高他们的地位,从而使鱼和熊掌兼得之美在云南迷人的风景和轻松愉快的民俗中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a94496c09b85776f08f397555ff73b78.jpg

“小和尚谈恋爱”的习俗

在傣族,每年农历三四月是傣族姑娘择郎、傣族小伙子求婚的季节。这个时候,傣族姑娘们会把自己做的扒鸡放在寨子的街边,然后静静地坐下来,等待爱情的到来。奇怪的是,在这个时候,傣族女孩仍然在她的长裙下藏着一个口袋小木凳子,这是傣族女孩穿长裙的一个原因。

如果山寨里有个小伙子看上了一个卖扒鸡的姑娘,他会过来诚恳地跪在姑娘面前,极力夸赞姑娘的扒鸡,试探性地问这扒鸡有没有被预定。如果女生不喜欢面前的小伙子,她会说已经有人订了,但她还可以卖给小伙子,意思是小伙子会掏钱买黄鸡,但其实这个时候小伙子就走了。如果女生暗恋面前的小伙子,她会笑着说,我的扒鸡不好吃,是我自己做的。我想送给我最爱的人。只有在这个时候,女孩才会从自己的长裙里拿出藏起来的小木凳子,让小伙子坐下来继续对话。到了一定程度,女生会说:这里人多,我们去后面的竹林吧。这个时候,姑娘和小伙子都会双双进入竹林,开始各自的恋爱过程。

在傣族,男人娶女人。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嫁出去,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嫁给女婿。然而,在傣族,男孩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傣族是一个信奉佛教的民族。男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佛教寺庙当和尚,在那里他们学习文化,但他们学习用傣语书写,而女孩则去学校学习中文。这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经过这种教育,年轻的傣族人,男孩子会写傣语但不会写汉字。女孩会写汉字,但不会戴。

傣族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民族,尤其是傣族女孩非常崇拜有文化的男孩。如果一个男生没去过佛寺,学不会文化,就不会赢得女生的好感。

在傣族,男孩和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谈恋爱,这就产生了“小和尚谈恋爱”的习俗。在去罗达的路上,在一些城镇和村庄的街道上,我们看到不少小男孩,穿着和尚的服装,骑着自行车,身后跟着如花似玉的傣族女孩走过街道。这是一个青春爱情的故事,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成为这座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傣族村舍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21e4500bf105741139c4d9aa12ce3969.jpg

僧侣学生的生活

地点: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街道勐遮镇。

历史:缅寺和学校面对面站了近半个世纪。

学校门口一眼就能看到缅寺。下午放学。橘红色的袈裟顺着自行车流飘出校门,四处散落,眨眼间飘进了缅甸寺庙。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村寨代建缅甸寺庙。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如出生、结婚、死亡,都离不开缅寺。按照老规矩,每个傣族男孩一生至少要出家三个月,离开家庭,正式在佛寺出家。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小和尚变成了大和尚。等你到了20岁,不还俗就成佛,或者还俗就长大结婚。一个没出家过的男人被认为是“陌生人”,没有获得做人的资格,被人看不起,也没有女孩愿意嫁给他。

1949年后,政府推动学校教育。男女都可以上学。满孟杨村的嘎公学校是1949年以后才存在的。背靠满广斋的缅甸寺庙已有500年历史。文革中,缅甸寺庙被毁,僧人回归世俗。1979年后恢复。

整个勐遮镇有87座缅甸寺庙。据最新统计,现有僧人621人(受不规范世俗化影响,僧人数量不固定),在校就读的青年僧人347人。他们既是和尚又是学生,学校称他们为“和尚学生”。嘎公学校有13个初中班,669名学生,其中僧人84人。

近年来普及义务教育,国家教育部门出台规定,只有读完小学的孩子才有资格出家(傣族人称出家为“升官”)。以前校园里到处都是七八岁穿着道袍的小和尚,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僧侣们过着缅甸寺庙和学校的双重生活。每天除了在学校上课,还要伺候佛祖,陪他念经,打扫佛堂,轮流去寨子化缘。学校活动和佛事活动经常会有冲突。“缅寺一有活动,小和尚就请假,期间落下的功课很难补回来。”这时候只能靠学校领导和缅甸寺佛来解决,学校复习考试的时候会向学校靠拢。在重要的佛教活动期间,小和尚回到缅甸寺庙。“有些人为了不耽误学业,暑假就去出家,刚好过了闭关节(每年7月到9月),开学不久就能返璞归真。”

4b1f2f0c4038f4a8881f84506aa6e3ac.jpg

出家成佛仪式

如果你种手帕,你会成为一个和尚。每年一次,虔诚信佛南传的傣族人,用傣语举行名为“Bopa”的佛事活动,送适龄男孩到佛寺,在佛祖主像前念经受戒,正式出家。

俗人出家,要举行隆重的出家仪式。一个要出家的男生,要去佛寺做一段时间的“客用”(准备出家),学习佛教礼仪,接受职前教育。出家前夕,雇了一个傣语叫“博沃”的教父,教父给他买了一套黄袈裟、一顶小圆帽和出家必备的工具。在全村举行传佛活动的当天,博沃把“禄娇”(意为宝贝儿子,即即将出家的男孩)接到家中,举行家宴祝贺,并把袈裟、圆帽等礼物送给“禄娇”,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让“陆角”骑上魁梧的马,或驮着“陆角”(现代有拖拉机或摩托车),在亲戚长辈的簇拥下被送到佛寺,在佛像前集体念经,晋升为小和尚正式出家。

这位年轻的僧人在佛寺学习傣语,同时接受教规和教义教育。当他学会了傣语,并能熟练地背诵“迪特”经时,他被寺里的佛提升为大和尚。大和尚除了学习抄写佛经,还要教小和尚傣语,指导小和尚念经。到了20岁以后,如果不违反宗教的规矩和戒律,学习佛经会更有成效,在这个寺庙里得到大佛的批准就可以晋升为小佛。小佛要认真学习佛的修炼、戒律、佛经,熟悉佛教理论,按照佛教理论认真修行,等待晋升的机会。本寺大佛出缺时,经中心佛寺主持人批准,可晋升为大佛。大佛年过四十,品德高尚,精通佛教经典,经信众推荐,当地赵萌(土司)认可,可晋升为沙坝。还有米沙、桑卡拉扎、刘崧、阿加穆尼、帕兆虎等人,可以步步高升。

要从大和尚晋升为佛,必须在中央佛寺的博苏里念经,举行晋升仪式。黄色袈裟将被七件袈裟和九件袈裟取代,傣语称之为“帕拉那”。每次晋升都要举行晋升仪式,更换不同规格的袍服、器皿和用具。信徒也要拜升天者,由佛升天为沙坝。袈裟要换成长十一件,宽九件的大袈裟。晋升级别越高,仪式越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