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无大功为何会被封王?又为何背叛刘邦?一文说清楚来龙去脉(卢绾有没有背叛刘邦)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4-02-15 20:52

在西汉开国功臣中,卢绾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他没有出现在西汉的英雄名单中,也没有关于食邑和封地的具体记录。在刘邦与楚汉的战争中,卢绾并没有做出什么特殊的贡献。然而,在刘邦称帝之前,卢绾被封为长安侯,官至太尉。刘邦称帝后,卢绾被立为太子。

那么问题

来了,卢绾为什么被封为燕王呢?

这还得从卢绾的人生经历说起。卢绾是刘邦真正的童年。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是老乡。两家关系不错,所以更是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刘邦反秦战役后,卢绾开始跟随。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中,卢绾大多与刘邦作战,没有特别的战绩和特别的功劳,不像曹参、萧何和周波都是刘邦的老乡,有很好的功劳。

刘邦和卢绾

秦汉封功勋,卢绾显然是个例外。他是刘邦手下唯一一个没有以战功封侯的人。根本原因是卢绾与刘邦关系非常好。作为一方之主,刘邦的安全级别显然是最高的,但卢绾可以随意进出刘邦的卧室,这是绝对的信任。

此外,卢绾的待遇是所有士兵中最高的,他的饮食和奖励也是其他将军无法比拟的。这都是因为他和刘邦的私交。从某种意义上说,卢绾被刘邦视为自己的亲人,可以绝对信任。

楚汉战争中,刘邦先后分封了韩信、彭越、英布、张耳、韩信七位不同姓氏的诸侯。

刘邦称帝后,意识到了异姓王的威胁,开始着手解决异姓王的问题。正巧燕王臧荼发动了反汉叛乱。臧荼原是汪涵汉光第一部将,并被推举为燕王。项羽分封天下时,臧荼被封为燕王。韩信攻打赵国后,臧荼投靠了刘邦,仍然被封为燕王。

刘邦的诸侯王

臧荼造反是因为项羽战败被杀后,刘邦派人搜寻项羽的老幕僚,这让臧荼感到害怕。他原本是项羽的太子,后来投靠了刘邦,臧荼在楚汉战争中几乎没有出兵帮助刘邦。臧荼担心自己会被刘邦杀死,于是起兵反汉。

刘邦听说后,亲自率军讨伐臧荼,卢绾紧随其后。几个月后,臧茶战败被杀,太子之位开始/克洛克-0/短。没过多久,刘邦任命卢绾为太子。刘邦这样做有三个原因:

1.刘邦继续实现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

刘邦灭燕王臧荼后,有两个选择:要么将燕国置于中央管辖之下,实行郡县制统治燕国土地,要么继续封燕王,实行分封制统治燕国土地。

秦朝实行绝对的郡县制,仅仅15年就灭亡了。刘邦建立了汉朝,他骨子里还是有分封的想法。不过,他也看到了郡县制的利与弊。为了权衡利弊,刘邦选择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政治制度进行妥协,既迎合了秦国人民,又保留了分封制,迎合了战国时期的分封制贵族。

由于燕国地处偏远,刘邦选择在燕国实行分封制,因此必然要选一个人来封太子。这个人显然一定是他最信任的人。刘邦最信任的是卢绾,而他是一个已经长大、知根知底的兄弟,所以他封了卢绾。

2.刘邦准备把异姓诸侯的分封改为同姓诸侯。

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卢绾是刘邦分封的最后一个异姓诸侯,在卢绾之后,主将都是同姓诸侯。这也是刘邦为了保卫中央政权,实现政治稳定的目标而准备实行的同姓诸侯分封制度。

因为分封异姓王公一定会在一定时期内引发叛乱,这也是刘邦称帝后的主要政治任务,即剪除不听话的异姓王公,以同姓王公取而代之,以维系有血缘关系的王公,形成共同的政治利益体。

从异姓诸侯到同姓诸侯是有过渡的。这个过渡就是卢绾。由于卢绾的特殊地位,他和刘邦姓氏不同,但他们的关系是最好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不是亲戚但胜似亲戚。

卢绾刘邦甚至向他的大臣们透露了他的意愿,大臣们走到皇帝的桌子上分封卢绾为太子。这个操作明显是刘邦有意为之。他的目的是用卢绾来过渡,然后他说刘邦要分封同姓诸侯,这是为了他的一大群英雄。

3.刘邦不想让群臣太过强势。

卢绾是个没本事的人。他能封侯晋为王,靠的就是他和刘邦的关系。刘邦对卢绾的分封,既不是担心背叛自己,也不是担心卢绾背叛后会有什么作用。封卢绾为王符合刘邦的政治利益。

刘邦虽然重视感情,但他是一个标准的政治人物。为了政治利益,他翻脸比翻书还快。而且,刘邦天生就是当领导的料。出于政治安全考虑,他封卢绾为王。

历史的发展证明刘邦的眼光是正确的,卢绾的造反并没有造成多大的伤害,这说明卢绾的能力确实不怎么样。

刘邦见卢绾立卢绾为太子,卢绾为何背叛刘邦?

卢绾没有什么大成就。

因为卢婉被队友骗了。

卢绾之乱前,陈思首先造反,并与韩国国王韩信勾结背叛刘邦。刘邦再次率军攻打陈思,而燕王卢绾则率军从燕国向西南进攻陈思。

陈思派使者去匈奴求援,正好遇到卢绾派往匈奴的使者张胜,前燕王臧荼的儿子臧琰也在匈奴。臧衍劝说张胜说,如果陈思被消灭了,下一次轮到燕王卢绾,那么你和卢绾也会灭亡。如果暂时不去管陈思,局势就会得到缓解,燕国就会永远存在下去。

张胜实际上同意臧源的说法,所以他私下建议匈奴帮助陈思。张胜出使匈奴的目的是让匈奴不要帮助陈思。他只是卢绾派往匈奴的使者。在卢绾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改变了卢绾的政治目的,这是秘密投敌的重罪。

卢绾被手下骗了。

事情至此,只要卢绾把张胜放出来,就不可能牵扯到他。再说,卢绾只怀疑张胜,没有证据。张胜向卢绾解释说卢绾被说服了,卢绾开始帮助张生说话。此时的卢绾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坠入深渊。

至此,卢绾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庇护了张胜并主动原谅了张胜。与此同时,他秘密派张胜私下与匈奴接触,同时还派使者与陈毅接触,希望陈毅表面上与颜地作战,但暗地里形成相互遏制的局面,以维持燕国的长期发展,这填补了卢绾通敌的证据

这件事最后是陈毅投降告诉刘邦的。刘邦派使者去叫卢绾,卢绾因病不肯去。刘邦开始调查卢绾通敌的事情,卢绾害怕了。此时,只剩下太子卢绾和长沙王吴锐。卢绾看着倒下的不同的王子,更害怕会轮到自己。

卢绾私下联系了匈奴和陈毅。

他和其他人负责为刘邦调查卢绾的情况,向刘邦通报了卢绾的现状,刘邦从匈奴人那里听说张胜秘密与匈奴联系后,肯定了卢绾的叛乱,但刘邦此时年老多病,没有精力外出,所以他派樊哙去袭击卢绾。

刘邦考虑到旧情,想赦免卢绾,卢绾也想去朝鲜见刘邦说清楚。但此时,刘邦因病去世,卢绾不信任吕后,于是他逃到匈奴,被封为东葫芦王,最终死于匈奴。

卢绾的叛乱被他的手下骗了。在刘邦对半招王的高压战争中,卢绾认为自己会和其他半招王有同样的命运。卢绾的本意是维护自己的王长久之印,但刘邦不断切断半招募王,这使卢绾感到不安全。最终,世界上只剩下太子卢绾和长沙王吴锐。

刘邦无意杀卢绾。

刘邦没打算攻打卢绾。他自始至终信任卢绾。即使卢绾真的造反了,刘邦也想顾及旧情,保护卢绾。然而刘邦突然去世,卢绾并不是真的想背叛刘邦。他只想永远保留他的财富。卢绾没有政治野心,只想发财。不幸的是,他被他的手下欺骗了,他没有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

卢绾的背叛其实是特殊时期的偶然事件。只要卢绾能看清楚背后的政治逻辑,他就不会背叛刘邦。他与刘邦的友谊始终不如其他人,但在他的权力、地位和财富背后,他的利益变得错综复杂。张胜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卢绾拉下水。卢绾的反叛并非必然,而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