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为什么没有救李白(政治嗅觉导致避嫌)(高适有没有救李白)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4-02-14 09:13

高适李白的友谊始于梁宋之际,他们在长安相遇后成为知己。然而,当李白陷入安史之乱的困境时,高适并没有伸出援手,最终导致他们的友谊破裂。这一事件背后涉及高适的政治嗅觉和家族历史的影响。

高适出身贫寒,祖父是渤海县人。他曾经是唐高宗时期的将军,是

左翼卫队的将军。然而,高适的父亲早逝,家道中落。虽然他有特权,但高适决心不依靠这种特权,选择通过服兵役的道路来寻求名望。他多次去长安参加考试,但多次失败,最后在边疆参军。

同时,李白的处境完全不同。出身于大商人的李白,在天宝元年(742年)受到唐玄宗的好评,成为朝中翰林。但是李白不懂政治,他不知道安史之乱的政治风险。最终,他参与了王勇李林的叛乱,被指控谋反并被监禁。

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已成为我军驻淮南公使,奉命讨伐安史之乱、平定动乱。此时李白身陷囹圄,向高适求助,但高适没有伸出援手。高适的政治嗅觉使他明白参与营救李白可能会带来政治风险,因此他避嫌不救。这个决定使这两个曾经手挽手游泳的知己最终疏远了,他们的友谊破裂了。

高适选择去边疆,最终成为淮南使者,但他对战争中政治和战术的理解使他在安史之乱中相对安全。相反,李白由于政治上的无知而陷入了反叛的漩涡。他们在政治风险和历史变局中的选择和经历,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在诗歌方面,高适、李白和杜甫相遇,成为唐代最辉煌的诗人之一。杜甫曾在《送别》中回忆他与高适、李白的交往,描述了他们在梁宋时期的美好时光,以及他们一起写诗、吟诗、打猎、访古的时光。然而,在短暂的相处后,三人便分道扬镳,高适选择参军,成为一名边防将军。

在《天宝》的结尾,高适遇到了葛,开始了新的旅程。葛在的推荐下任侍中大臣,随后他参加了收复九曲的战斗。高适的《九歌三首》歌颂了哥舒翰的功绩,表达了他对胜利的庆祝。然而,这一时期也是盛唐最后的辉煌。天宝十三年(754年)六月,杨率军征南诏,结果惨败。在这场惨败中,高适仍为其歌功颂德,将李宓等将领塑造成英雄形象,使自己和边塞诗陷入尴尬境地。

高适和李白这两个气质相同的才子,因为政治风险和历史变迁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的友谊在政治漩涡中破裂,但各自在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高适的军旅生涯和政治嗅觉与李白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愚昧形成鲜明对比,共同勾勒出盛唐诗史的多重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