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不派韩信打匈奴?以韩信的能力能否像霍去病一样封狼居胥(刘邦抓韩信为什么不反抗)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4-02-14 00:52

垓下之战打败项羽后,刘邦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剥夺韩信的军权。没多久就把齐王韩信改成了楚王。刘邦这样做有两个原因:

一是夺取韩信的兵权,防止他有割据一方的资本。

二是重新安置韩信的封地,防止他长期在一个地方发展势力。《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羽已破,高

祖攻下王琦军。汉五年正月,齐王调任楚国,他们都去了下邳。

这说明刘邦处处都在防备韩信,而根本原因就是韩信的军事能力太强了。在楚汉战争中,韩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折戟大夫到著名的兵仙,只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

刘邦

彭城之战后,韩信领兵作战,声东击西灭了魏国,用最后一搏的计谋打败了赵国,半渡杀了龙且,最终帮助刘邦杀了项羽。可以说刘邦的天下有一半是被韩信打下来的。

用蒯通的话来说,韩信当时的能力和地位是这样的:今戴震之权为第一步,赏不赏,属楚,楚人不信;回到汉,汉人们震惊了:守住第一步安全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根据威胁君主的权力,你有不能奖励的功绩,你依附于楚国,楚国人民不信任你;加入汉国,汉族人民感到震惊和恐惧。有这么大的成就和威望,你能去哪里?

韩信不明白这一点,但刘邦明白这一点,所以刘邦在项羽败亡后立即剥夺了韩信的兵权,并将韩信从齐国迁到了楚国。后来,刘邦利用陈平的计谋抓住了韩信,将他贬为淮阴侯,并将韩信软禁在北京。

第二年,发生了一件事。韩王信投靠了匈奴,并与匈奴联合起来攻打汉朝。韩王信不是韩信,而是和韩信地位相同的异姓王。就因为他的名字和韩信一样,他被称为韩王信。听到这个消息后,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进攻韩王信和匈奴。

结果,刘邦被匈奴单于冒顿率领的40万骑兵包围在邓白山。在他利用陈平的策略摆脱困境之前,他被包围了七天七夜。然后刘邦接受了娄敬的建议,与匈奴交好,不再与匈奴为敌。刘邦腾出手来对付国内的异姓王,最终稳定了汉朝的统治。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刘邦打不过匈奴,为什么不派战无不胜的韩信去攻打匈奴,而是选择亲征匈奴呢?

刘邦拜韩信为将军。

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刘邦不能给韩信兵权。

当韩王信勾结匈奴造反时,韩信正好被刘邦软禁在北京。此时的韩信早已心怀怨恨,经常以生病为借口拒绝参加朝廷会议。最重要的是韩信早就知道刘邦对他的人才的忌惮。

韩信当齐王时,蒯通劝韩信脱离刘邦独立,但韩信重情重义,那些都是刘邦自己的大将,不敢造反。直到韩信被刘邦逮捕并软禁在北京,韩信彻底失去了谋反的实力和资格。

如果刘邦再给韩信一次带兵的机会,韩信肯定会造反。这个真相将不得而知。刘邦可以放虎归山,而且刘邦还俘虏了韩信的谋臣蒯通,知道蒯通曾劝韩信造反。如果再给韩信一次带兵的机会,韩信身边一定会有一些野心勃勃的谋士劝说韩信造反。即使韩信无意反叛,韩信也没有杀死劝他反叛的蒯通,以显示他对刘邦的忠诚。

蒯通劝韩信脱离刘邦独立。

刘邦是个用人高手,他不能不知道这些道理。自从韩信被刘邦软禁在北京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刘邦都不会让韩信再出去打仗,也不可能把兵权交给韩信,从而威胁到自己。

第二,以匈奴当时的实力,即使韩信率领军队,他也不可能打败匈奴。

韩信的特点是满脑子谋略,没有计划。韩信从不硬拼,总是依靠策略来迷惑敌人,而且每一个策略都是成功的。韩信善于分析和收集信息,能够针对不同的对手策划不同的策略,这也是韩信被称为兵仙的原因。

韩信的对手都不精通谋略,如魏的、和龙燮。除了龙切比较勇猛之外,其他对手都一般。至于垓下之战,集中体现为刘邦全部兵力共计70余万人击败项羽。

塔尔坎

但这一次的对手是游牧民族匈奴,与中国所有的对手都不同,甚至思维也不同。而且当时的匈奴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正处于匈奴历史上实力最强的时期,二是匈奴有当时最强大的首领,三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打也是打,败也是逃。

彻底击败和消灭匈奴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骑兵来对付匈奴。就像后来的霍去病一样,依靠汉朝强大的国力,他提供了无数的马匹和物资,包括无数的后勤人员和物资。在己方损失巨大的情况下,深入草原痛击匈奴,取得了中国最高的军事成就。

在刘邦时代,完全消灭匈奴是不可能的。当时,西汉刚刚建立。经过三年的反秦战争和四年的楚汉战争,整个中国被打得稀巴烂,人口大量流失,生产力严重受损,根本无法与强大的匈奴对抗。

冒顿单于

有人说韩信不一样。他有无数的策略。我想说的是,韩信的策略对匈奴没用。匈奴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逃。除非有大量骑兵,否则韩信只能追击匈奴,但当时汉朝的国力根本养不起大量骑兵,也没有那么多马匹。

即使韩信有计谋,他也可以用它来对付匈奴,就像战国后期的李牧一样。他先是装傻迷惑匈奴,让他们放松警惕,然后引诱匈奴军队进攻,最后包围匈奴并将其歼灭。就这样,李牧歼灭了十多万匈奴士兵,确保了边境几十年的和平。

但是匈奴是游牧民族。每次他们进攻时,匈奴人可能是不同的部落。部落相对独立。所有的匈奴部落都不会在他们的巢穴里。另外,匈奴是靠策略起家的。这个人没那么容易上当韩信的策略。连刘邦这样的神童都被这种策略所诱惑,足以见得冒顿单于的谋略能力。他绝不会被陈郁和龙切这样的对手所欺骗。

冰鲜韩信

况且当时匈奴的国力是汉朝的数倍,冒顿单于是匈奴历史上最伟大的单于。不要指望靠一场战争就能消灭匈奴。击败匈奴是一场持续数百年的战争。即使韩信亲自率军作战,也不要指望靠一场战争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问题。这是不现实的。

并不是韩信无能,而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西汉没有实力对抗匈奴。后来,霍去病创造了在专业地方封狼的记录。除了霍去病的军事能力超群之外,这与当时汉朝强大的国力是分不开的。为了抗击匈奴,汉武帝动用了全国的资源。

在刘邦的时代,可利用的国家资源并不多,韩信再有能力也无法像汉朝的霍去病那样在专业的地方创造出封狼的壮举。即使他率军作战,最大的可能性也是像李牧一样给匈奴沉重的打击,但李牧时代的匈奴实力并不强,所以他几十年来都不敢侵犯边境。如果韩信打败匈奴一次,就会引来匈奴的复仇大军,这将是实力和策略的对抗,匈奴也占据了上风。

刘邦和韩信

第三,刘邦是政治家,亲近匈奴是明智的选择。

汉初,刘邦面临一系列内忧外患。内忧是指西汉时期的异姓王问题。除了韩信和韩王信之外,刘邦还分封了几位异姓王,包括彭越、英布、张耳、赵王臧荼、燕王卢绾和长沙王吴锐。

韩信被软禁,韩王信与匈奴勾结。对于刘邦来说,这是一个平定内忧的机会。除了韩信和韩王信,还有其他异姓王虎视眈眈。对刘邦来说,这些都是威胁。西汉刚刚建立,刘邦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政治和军事行动来消除这些威胁。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刘邦当时的策略是优先平息与匈奴和亲的异姓王的内部叛乱。刘邦选择与异姓王作战,放弃了与匈奴的战争。即使是妥协,刘邦也会这么做,因为刘邦不可能两线作战。

刘邦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否则,汉朝就是一个短命王朝。如果刘邦选择与匈奴开战,那么在长期的战争之下,他内部的异姓王会准备搬家。刘邦选择亲匈奴,与异姓王开战,先解决内部纷争,再找机会对付匈奴。即使一代人失败了,也要留给他的后代来对付匈奴。

事实上,刘邦的策略完全正确。在当时的情况下,亲秦战争对西汉来说要好得多,不仅缓解了外部威胁,还根除了内部威胁,最终让新西汉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