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泊之战清军为何会惨败于准噶尔(和通泊战争)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5 21:39

清朝统一准噶尔之战持续了近70年,横跨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清朝最著名的皇帝。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通博之战,就发生在雍正时期。这一仗并不出名,但是在与桐柏山的战斗中,清军大败非常惨烈,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强大的清军为什么会输给准噶尔军?重要原因是

清军总司令傅尔丹被敌人骗了,然后战术失误,最终吞下败局。

1.准噶尔的东扩

康熙二十三年,喀尔喀蒙古发生内乱。准噶尔以此为契机,出兵东进,攻占蒙古和和硕。大清帝国对此非常抵触,于是三次远征终于将廓尔喀纳入实际统治区域。战后,准噶尔统治者格尔丹自杀。康熙统治中期以后,准噶尔开始了自己的领土扩张运动。

随着不断扩张,准噶尔的疆域不断向东、向北扩张,逐渐成为当时东亚三大国之一。清政府看到准噶尔的壮大,非常害怕。因此,从康熙末年开始,清政府开始对准噶尔部落发动一系列战争。

康熙乾隆年间,为了统一西北,对准噶尔部落进行了多次战争。这场战争从康熙二十九年开始,到乾隆二十二年结束,历时68年。雍正五年,准噶尔新王格尔丹零继位。

新领导人上台后,迅速建立了一支由1000人组成的炮兵部队。这支炮兵部队与俄国勾结,多次入侵边境地区,严重破坏了边境地区的稳定,成为清政府稳定统治的重大威胁之一。

统治者认为,如果不尽快平息武装叛乱,必然导致灾难,给清政府的统治带来隐患。出兵前,清政府曾秘密派人到准噶尔搜集情报。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准噶尔内部矛盾重重。

2、通博之战

俗话说,新皇帝继位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恐惧。之前和他有过矛盾的弟弟,因为害怕格尔丹泽报复,逃到了哈萨克斯坦。雍正帝认定此时准噶尔部内部政局肯定不稳,于是决定此时出兵讨伐。

西路军由宁远将军直接率领,北路军由靖边将军傅尔丹率领,两军互为辅助。统治者知道,清军与准噶尔军相比,并不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所以如果直接采取军队压边的方法,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于是,雍正决定采取稳中求进的策略,一边修路一边建城,慢慢攻占准噶尔。

作战计划之初,清军准备通过北军和西军的联合进攻,对准噶尔进行致命打击,不料计划泄露,行动不得不终止。由于准噶尔远离中原,周边没有经济发达地区。

因此,在战争期间,食物和草的供应极其困难。这种情况下,以大部队进攻显然是不现实的。由于种种原因,清军选择了"精英战术"。

这时,两军的战斗力又"三次远征准噶尔"时期相隔甚远。就单个战斗力而言,准噶尔的兵不一定比八旗的石强战强。但整个部落有大量杂兵杂将,他们会在当地成长。

他们非常熟悉这里的地理位置,拥有战争的主场优势。雍正八年,准噶尔部主动劫持清军西路军,死伤近3000人,牲畜约12万头。

3.吞下失败的果实

雍正首先试图以西军消灭准噶尔主力,所以西军的装备和装备都比北军好。然而,曾经作为辅助力量的北路军,却成了准噶尔进攻的主要目标。准噶尔在战争中采用了离间对方的策略。一小部分军队上前线诱敌清军,另一部分躲在山里。清军进入埋伏后,迅速突袭,一举拿下。

战争初期,靖边将军率领的北路军士气高昂。当他们看到一小队准噶尔军队时,他们很快就打败了他们。急于求成的他追击这支小小的准噶尔军。没想到中了圈套,损失惨重。即使突围,也未能及时撤至科布多驻军,致使部队再次陷入重重包围。

在这场战役中,清军精锐数千将士阵亡,12万战马被劫掠,清军损失巨大,残存的将士也对准噶尔军十分畏惧。所以2000年准噶尔兵围攻吐鲁番的时候,清军剩下的人连救援都不敢去。

这场运动的失败几乎是注定的。还有通博战役"惨败。这说明清政府制定的西北统一计划一定会倒空。因为战争中牺牲的都是清军的优秀士兵,这场战争的失败极大地打击了清政府的信心,损害了军队的战斗力。

战争的结果影响了整个西北地区的局势。在清政府无法出兵的情况下,准噶尔军趁机进攻廓尔喀。康熙帝苦心经营多年的西北战争毁于一旦,清政府迎来了严重的边境危机。

自努尔哈赤公开反叛明朝以来,清朝八旗军队有过不少以少胜多的辉煌战果。但在这场战争中,清军的精锐几乎损失了一半。这场战争的失败,也说明八旗军在成功入关后,战斗力有了很大程度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