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防止木质建筑着火的?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5 18:39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大部分建筑都是木结构的,但是木结构建筑会有一个安全隐患,那就是不能生火。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防火,古代人没少关注这方面。历代先贤不仅想出了许多预防火灾的方法,还公布了处理火灾的法律文件。

荀悦的《沈剑杂言》说“

防”、“救”、“戒”...预防是最好的,拯救是第二位的,禁欲是第三位的。

荀悦这里说的是当时人们处理火的一种方式。

在古代,火是古人照明和取暖的重要来源,也是古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由于古代建筑多为木结构,容易过火,所以古人对防火不敢掉以轻心。

一、殷商的来源

古代关于火处理的法律可以追溯到3600年前的殷商时期。

《殷王法》规定"弃骨灰于正义者,断其手"不要随意把未燃尽的灰烬留在路上,谁要是违反了,他的手就要被砍断。

现代科学理论证明,如果燃烧产物没有完全燃烧,就有可能复燃。殷商时期的古人在制定这个规定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种隐患,所以才有了这个规定,防患于未然。

无独有偶,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对火的法律也是非常严格的。

根据秦律:"往路上扔灰,脸上纹身"也就是如果把烧过的灰扔到路上,会受到刺痕和黑脸的惩罚。

只是路上留下的灰会受到惩罚,可见古人对防火的重视。

除了法律法规,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注重防火。根据李周天官的说法,每年的春秋两季,负责消防安全的官员都要摇摇木制的牧师来提醒大家防火。

这种手动防火提示非常容易使用,以至于后来,民间守夜人经常高呼"天气干燥时,小心蜡烛"提醒人们安全用火。

春秋战国时期,烽烟四起。火力攻击已经成为战场上的常用手段。这时候阻止火势蔓延,可能有扭转战局的意义。

墨子是防火专家。他发现,如果在建筑物上加一层不燃的保护层,可以有效防止建筑物过热,从而阻止火势蔓延。

因此,墨子发明了城门涂湿土、用麻布做水桶、用皮革做水盘、在城门上安装蓄水池等一系列防火措施,极大地促进了防火技术的发展。

二、宋朝的发展

时间的脚步来去匆匆,防火的方法已经传承了几千年,而且已经是宋朝了。

南宋时期,有个叫帅府的人,小时候家里生过几次火。大火之后,他倾家荡产,损失惨重。

也许是童年的火影给福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当伏羲去谢贤做县令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防止火灾。

为此,富富专门成立了专职防火"警惕危险"和消防"战火中的士兵"他们还配备了消防工具,这是消防队的最初原型。

但福福的个人力量还远远不足以推动消防事业。

公元1201年,临安市御史台官员杨浩的住宅发生火灾。由于临安没有专职消防队,大火连续烧了四天,烧毁了御史审查站、军器监所、储物室等。

官方建筑被烧毁固然可惜,但民众的损失更为严重。据史料记载,受此影响,临安受灾居民达5万余人,共计18万余人,已知死亡59人。

火势得到控制后,宋宁宗又心疼又气愤,于是想办法防火减灾成了摆在宋宁宗面前的第一件大事。

1208年,对付火的好办法终于出来了。

这一年,赵和临安总督魏建立了第一支政府组织的消防队,包括20队角兵和7队潜火兵,总人数为53116人,全面负责灭火。

虽然这支消防队的实力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但主要还是以服务士族和官员为主。普通人只是自发成立"水普"、"衣舍"等待民间消防队。

第三,清代金龙

历史形势瞬息万变,古代灭火防火技术也在进步。

清朝时,故宫专门准备了300个大桶盛水防火,取名"太平缸"作为火灾时的应急水源。

不过,清代虽然防火还是很严的,但火灾还是时有发生。

公元1791年,面子上很得意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给自己做了一封信,气愤地说这场火是"都是我的错。。

到了晚清,灭火工具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小型灭火火车"软管"起初,这个灭火工具只是由木头制成的"软管",俗称"龙图"。后来清朝相继出现"铁龙"还有"金龙"。

后来,工业部从宝顺洋行买了一辆蒸汽消防车,消防工具终于进入机械时代。

古代防火工具的改进,与其说是技术的发展,不如说是古代人与自然不断磨合的过程。软管和罐子是消防发展史上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