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什么时候?设立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5 14:00

说到南京大屠杀,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杀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当时日本人为了侵略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和财富,不惜烧杀抢掠中国,还用实验毒害中国人民。可以说是不人道。典型的南京大屠杀就是日军屠杀中国30万同胞的时候。30万不是个小数目。新

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悼念这些中国人,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那么,今天是什么日子?有什么意义?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是中国市政府设立的纪念日,其中30万人以国家公祭的形式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把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到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中国习近平主席在公祭日表示: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举行公祭仪式,目的是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延续仇恨。中国人民向国际社会庄严宣告,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定倡导者和有力维护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并愿与各国人民真诚团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共同努力。

根据国务院的答复,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将降半旗。

历史背景

南京大屠杀(英文:Rape ofNanjing)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侵华日军在当时的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和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历时六周,历时四十多天。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根据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相关判决和调查,20多万甚至30多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被日军强奸,南京城三分之一被日军放火焚烧,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在中国,自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审判以来,一般认为约有30万人在大屠杀中丧生。在日本,日本政府承认"有杀害非战斗人员和抢劫的行为。,但遇难人数含糊不清,有人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否认者"。"否认者"他的论点得到了日本部分政商势力的支持,并在华人世界引起强烈反感,这也使南京大屠杀成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重大历史问题之一。

"对历史视而不见的人看不到未来。安倍政权主导和推动的日本右翼行为是历史的倒退,时代的倒退,是对正义的挑衅。企图否认和美化法西斯罪恶侵略历史,企图挑战和颠覆二战后国际秩序,企图诋毁和攻击人类反法西斯胜利成果,企图无视或抹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和贡献;这种历史修正主义和历史倒退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是坚决反对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立法背景

为二战历史设立国家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早已成为国际惯例。

二战后,相关国家定期在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馆等地举行国家纪念和公祭活动。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参考了一系列国际惯例。

"国家公祭"虽然只有一天,但公祭的意义必须延续。这在国外也是有先例的。比如美国的退伍军人节,会为退伍军人提供一系列优惠活动,增加福利;以色列限制阵亡将士纪念日的娱乐活动。这些都是为了增加普通人对国家公祭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普通人参与和审视历史,从而进一步"国家公祭"提炼的精髓,落地,可以让"国家公祭"先形成民族习惯,再转化为民族精神,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这里受到熏陶,逐渐具有大国公民的精神气质。

在中国,"国家公祭日"自古有之,古称"国家牺牲",一直是我们祖先精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左传》说:"国家的大事在于崇拜和荣"。古往今来,在纷繁复杂的礼仪中,始终凝聚成一个不变的核心,一个最根本的认识。如果说过去的祭天、祭地、祭祖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那么每个人都会还原、回忆一段历史,甚至会把它定格、凝固成一个"公祭日",体现了整个民族的成熟和强大。

立法程序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大陆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是不够的。南京大屠杀虽然在50年代的报纸和教科书上都有提及,但在六七十年代就很空 white了。比如195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第四卷有南京大屠杀,而196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第四卷没有。文革时期,由于左派意识形态的影响,连高中历史教科书都没有记载南京大屠杀。比如197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试行的高中只在《中国近代史》第71页写了"数百万人被杀害。没有具体提到南京大屠杀。根据1978年定稿的《中学基础知识手册——更新的历史》中关于南京大屠杀在公众记忆中消失的记载,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城乡成为废墟"不提南京。徐师范大学1977年编的《中国史事年谱》没有提到。朱时伟曾经提到过他的老师是小偷,给他讲过南京大屠杀。媒体上也有类似的现象:虽然《新华日报》在50年代报道了30多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但在1982年没有一个故事。《人民日报》1960年5月30日发表《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后,直到1982年才发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杜南的曾"消失"《南京大屠杀》一文提到,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贤斌谈及南京大屠杀。他第一个想到的是他的爷爷,一个没有经历过南京大屠杀,但来自那个时代的老人。上世纪70年代,吴贤斌上了小学。有一次我爷爷带他去南京秦淮河洗澡。当他靠近石头城桥时,老人说,日本人在这里杀了很多中国人。年轻的吴贤斌非常震惊。"关于南京大屠杀,民族记忆一度缺失,但民间记忆从未断过。"吴贤斌觉得官方修改历史不能表达所有的情绪,后来萌生了建立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民间博物馆的想法。从1994年开始,江苏和南京在每年的12月13日举行悼念仪式,包括敲响和平钟和敬献花圈等。,但这些都是地方层面的。

2005年3月,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赵龙提交提案,呼吁每年12月13日举行国家公祭,国家领导人参加公祭活动。同时,他还建议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级为国家纪念馆并上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第三次提交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议案: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举行国家公祭。

2014年2月25日下午,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主任李适时向会议作了关于决定草案的说明。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

重大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共同消灭了威胁世界和平的法西斯恶势力,壮大了人类的进步力量,推动了全球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历尽艰辛,他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属于人类的浩劫。3000万人的伤亡,6000亿美元的损失,只是冰冷的数字,30万人遇难的南京大屠杀,只是日本法西斯极端残忍和暴政的典型案例之一。

以中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和公祭的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清醒,避免哪怕是片刻的遗忘和麻木,以史为鉴,共创未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良知,促进时代共同发展进步。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在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立法,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极其必要和正当的。

任何历史都是近代史,对现实都有很大的警示价值。铭记历史,就是要打造一面镜子,对于企图颠覆历史的人,或者渴望和平的人,需要随时折射。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国家公祭"简而言之,是中国人对同胞的记忆和怀念,是中国人应有的历史价值观的培养;总的来说,它是中国人民为世界保存的宝贵遗产,是中国人民与国际社会相处的有尊严的方式。

申报遗产

2014年,中国正式提交了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秘书处的申请。目的是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捍卫人类尊严。

这份档案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大屠杀(1937-1938年);第二部分是关于战后(1945-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军事法庭调查审判战犯的文件;第三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文献(1952-1956)。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决定,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2015年10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表示欢迎,将按照有关规定确保这些珍贵文献的保护和传播,充分发挥它们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创造美好未来、维护人类尊严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