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厕发展史(中国的如厕文化)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5 07:52

现在我们生活在现代,到处都很方便,早就忘记了老祖宗生活中的不便。不如说如何优雅卫生地解决排泄问题,这真的是一个考验群体智慧的巨大问题。相应的,作为文明底线的守护者,厕所也成为了这一文化进程的见证者。所以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厕所文化。

1

.古代文明的开端

作为文明的曙光,解决排泄物是所有原始文明的核心问题。例如,在公元前17-15世纪的希腊克里特岛,有一座安装了冲水式浴室的弥诺斯皇宫。尼罗河沿岸的古埃及也使用类似现代模式的蹲坑和脸盆。

至于地处偏远东部的中原地区,也有自己独特的清洁设施——甘。但它的主要作用是一个用墙围起来的猪圈,这样排泄物就可以直接放入牲畜体内消化。当时的厕所往往位于高台上,底部设计有粪坑结构。如果一个罐子被遗弃了,它会被泥土掩埋。

当然,原来的上厕所方式毕竟有很大的风险。春秋时期,晋景公因饭后感到肚子胀而去方便,却因自由落体而当场死亡。这件事看似滑稽,却向后人暗示了很多深思熟虑、令人恐惧的内容。比如厕所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坑,或者是一个收集污物的大桶,这样它和上厕所的人就有很大的距离。"用中文保存至今;去厕所"声明实际上源于这个简单的阶段。

此外,由于排泄者处于极度放松状态,刺客经常埋伏在厕所周围。比如晋国的大刺客玉让,为了报复赵家杀了他的主人史鸷,以自残的方式去皇宫厕所当护墙工。结果,赵襄子发现这个男孩在他方便的时候起了疑心,命令把他带下去。果然,他找到了凶器。可见,除了意外,先秦时期的厕所也是很多人祸的高发地。

在战国时期,随着冲突的加速,厕所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如何让军民尿得舒服,尿得卫生,成了饱餐一顿之后的第二要务。诸侯国在城墙上和城下修建了厕所,达到了每50步一间的高密度。每当战争来临,士兵们都需要去指定的地方排泄。不仅有利于保持城市整洁,减轻卫生压力,还能有效控制鼠疫的发生。

2.汉代的厕所革命。

在汉代,厕所文化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除了收集排泄物,它还继续扮演废物利用的角色,用喂的猪做牺牲。汉景帝贾妃被突然闯进厕所的大猪吓了个半死,以至于请求皇帝亲自带人去救他。汉宫里甚至还有猪从厕所里冲出来撞房子的。

当然,汉朝也发展了更进步的简易粪坑和带冲水系统的厕所。后人在梁孝王刘武的坟墓中发现了可清洗的水槽、石扶手和方形石厕所。与蹲坑相比,这种结构无疑有利于排泄物的精确轰炸。发现配套厕所的浴室也出现在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和河北中山王墓中。到了比较优雅的东汉时期,厕所已经进化出通风口、天窗、扶手、踏板等人性化设施。至于南方的吴楚老家,由于气候湿热,粪便容易变质或滋生污染。所以当地人民发展出了上层住宅+下层粪坑+猪圈的居住结构,类似的居住结构在今天的南方也隐约可见。

在西北前线的另一端,守卫边境的士兵也需要保持营地的清洁。除了用粪便喂牲畜,他们还会用一些废弃的竹简和过期的公文当卫生纸。这些臭"Shit ",往往能逃过中匈争霸的火海。终于在20世纪被重新发现,成为窥探士兵生活和边防制度的珍贵资料。

后来的三国时期,厕所也见证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比如冀州前牧韩复,怕袁绍算计自己,就吓得在厕所里用刀笔自尽。许多地方的厕所也处于战争的焦虑阶段,充当救助站或受伤士兵的临时停尸房。比如东吴老将黄盖,在赤壁之战中不慎中箭落水。结果被当成普通伤兵扔进厕所休息。如果黄盖的呼救没有得到韩党的认可,他将遭受类似于屎的可怕待遇。

3.中世纪的畸形发展

在短暂而奢侈的西晋,为了强行解决肛门需求,马桶被玩出了大量的新花样。实力派大臣石崇把家中的厕所装饰得富丽堂皇,准备了炸指甲粉、沉香汁等香料,还经常有十几个衣着艳丽、浓妆艳抹的美女伺候。每次出来都有人给他换上新衣服,不让带走一丝异味。有一次一个客人误入他家的一个小房间,看见一个丝绸窗帘,里面有一个小妹妹抱着一个锦袋。结果吓得我以为自己冒犯了石崇的卧室。没想到对方笑了:天真,这只是我的厕所!

那时候的皇家厕所也同样讲究。王敦叫徐的时候,有丫鬟捧着金浴盘,用玻璃碗盛着浴豆等着他。结果王敦以为豆粉和香料做的浴豆是吃的,把洗手用的东西都喝了。说明当时就注意到了,污物不能用水完全洗掉,需要碱性灰来帮助清洗。

到了唐代,老百姓还在用干树叶、石头、泥土清理排泄物。宫殿、富裕家庭或寺院的厕所也大致位于高台或深坑的顶部。需要用梯子或台阶爬上去,蹲坑周围设置一个石圈作为踏板。有时候马桶桶会实时更换,里面装满草灰和锯末吸收臭味,用香炉和香料空 gas净化。当然也会有专门的男生实时替换,保证方便环境的大体整洁。

从唐三彩出土的坐便器来看,为了避免千里中断,坐便器会开一个小窗,提醒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很忙。除了抽水马桶和香烛,还有用来洗手的干骨灰、泥巴或浴豆。先用手搓粉,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至于卫生纸,只有去印度的佛教僧侣才知道这种擦屁股的方法。出于对文字的敬畏和纸张的珍贵,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几乎不被采用。甚至在后来,南唐君主李煜表达了对个别僧人的深爱,亲自为僧人刮厕所,优化其肛门体验。

当然,在非汉族地区,古人也有各种处理排泄物的方法。位于西域的疏勒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日照强烈,厕所一般在二楼的平屋顶。人们用土灰掩埋尿迹,用铁锹制作粪饼,可以不留臭味,避免污染地下水。

在具有石头建筑传统的吐蕃地区,一些定居者开发了类似中世纪欧洲城堡的悬垂厕所。也就是说,每层楼都有外置厕所,前后错开,保证排泄物能落入底部的护城河。在战争中,这些外部的小建筑也是非常好的射击窗口。

4、污水问题

但是,厕所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排污系统可以同步升级。长安,往往是首都,因为人口过剩,面临厕所群体的威胁。只是在北周和隋代初期,地下水的质量极其不乐观。以至于皇帝们纷纷选择离开,去洛阳或扬州暂住。

宋朝建立后,一些地方开始出现相对合理的排污系统。比如赣州的福寿沟,就是一个古老的良心工程。通过规划中的石头下水道系统,成为清理城市污物的典型案例。这个系统还可以在洪水时帮助泄洪,在干旱时蓄水。虽然在地面上看不到,但是住在那里的人还是会像享受fresh 空 gas一样使用排水系统。只是中国大部分古代城市缺乏清理污秽。清官的重要政绩就是组织了一次城市大扫除。可见城市卫生在当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东西。

明清王朝建立时,皇宫的卫生水平就开始很高了。皇室的溺水者器具可以通过加灰加香的方式除臭,并派太监定期清理,这样宫内基本没有异味。他们也可以用精致的卫生纸,主要是野蚕的蚕丝。然而故宫的污染程度高到让游客瞠目结舌。再加上收费公厕少,普通人只能继续在街上方便。不仅男人这么随便,女人也习惯在街上倒厕所,这就导致了京城没有厕所的特殊说法。

最后,糟糕的城市公共卫生招致了严厉的外部惩罚。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城内,他突然遇到各种大小便的情况。盟军司令部下达了严厉的命令:所有的大街小巷,任何地方都不准方便,违者要付出地狱般的代价!

对于少数继续我行我素的违规者,德国巡逻队会辱骂鞭笞。还会要求当事人就地处理排泄物,比如用土掩埋或者用手拿走。即使在晚上,联军也要警惕随地大小便的居民。所以要求每个人晚上都要亮灯,防止违反者利用夜晚的掩护实施犯罪。

通过这种不愉快的推动,北京终于有了更多的公厕、挖粪公司和专业的挖粪男孩。随着派出所的出现或者特许权的影响,更多的城市已经逐渐杜绝了街头便民的陋习。自此,城市规划和健康布局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了新一轮进化。今天看这篇文章的看客,是这一轮快速发展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