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摩尼的智慧从哪里来?是自己悟出来的吗?(释迦牟尼悟出来的到底是什么)

游客投稿 历史趣闻 2023-11-25 02:26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释迦牟尼,也有很多人说这个释迦牟尼的智慧真的很高,所以他后来也到处说,所以很多人也问了,这个释迦牟尼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谁教他的?还是他自己意识到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佛祖释迦牟尼的智慧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我们

俗称的天才。

要说明这一点,只能从释迦牟尼的经历说起。释迦牟尼出生于距今约2500年前,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突米王的皇太子。他的名字是乔达摩·悉达多(以下简称悉达多)。他出生七天后,他的母亲莫也夫人去世,可能是因为产褥热。所以在佛教中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摩耶之幕,意思是屏蔽现实世界的帷幕。

悉达多作为净饭王的长子,受到净饭王无微不至的照顾。童年时,父亲曾请一位非常著名的异端算命师算命(在佛教中,异端是指佛教意外之外的宗教)。这样一来,小王子将来要么成为贤明的领主,要么成为教皇。这意味着悉达多将来要么成为贤明的国王,要么成为宗教创始人。

悉达多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请一位大师给他算命。

他的父亲对此非常害怕。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将来成为贤明的国王,所以从小就被囚禁在宫中。所以他在19岁之前从未出过宫,根本不知道世俗世界的生活。

直到19岁,他才第一次走出皇宫。这就是著名的四门游。他走遍四门,第一次见证了人类的贫、老、病、死的苦难。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当时的感受,那就是震撼。因为他从小在皇宫里长大,过着封闭富足的生活,直到成年后才第一次看到人类的苦难。可想而知当时对他的心理影响有多大。

四门之旅结束后,悉达多进入禅定,苦苦思索人类为何受苦。29岁时,他毅然离开美丽的妻子和祖国,出家为僧,寻找拯救人类苦难的真谛。

人为什么受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悉达多。最终悉达多放弃了皇位和美丽的妻子,独自去苦练。

最后,经过多年的苦思冥想,悉达多终于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七天,恍然大悟,自己成了佛,然后就成了释迦牟尼。其实释迦牟尼是乔达摩悉达多的姓,既有善良的意思,也有能力的意思。牟尼是印度梵文,翻译过来就是沉默。是对在山中修习佛法而获得成功的人的统称。释迦牟尼有很多名字,一般称为佛,佛的意思是开悟的人。

佛祖开悟后,讲学45年。据说佛陀顿悟后看透了一切,决定自杀一段时间以寻求解脱。他被一位婆罗门劝阻,婆罗门对他的顿悟深感惊讶,建议他传播思想,组建教派。于是佛陀后来讲了45年,没有贴。

那么佛陀是怎么说佛教的呢?一般来说就是告诉人们如何摆脱人类的苦难,也就是"生与死,痛苦与悲伤"。

去理解佛教是如何"生与死,痛苦与悲伤",有必要说一下佛教的四圣谛,简称佛教四圣谛。佛教实际上是一个修辞华丽、逻辑体系缜密的思想体系,与中国先秦时期的散论完全不同。所以你要懂佛法,就要懂四圣谛。

四圣谛之首是苦,也可以简称苦,即生命本身就是苦,一切存在都是苦。比如你出生的时候哭死了,你妈妈要经历分娩的痛苦才能生下你。十有八九,你生活不如意,你经历了所有的磨难——肉体上的煎熬,精神上的折磨——陪伴你一生。你所有的快乐都只是下一轮苦难的诱惑。当然,佛教讲苦很深,不是我在这里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关于苦难还有另一种说法"生老病死空";这八个字有两层意思,前四个字表示身体的苦难,后四个字表示身外的烦恼。任何一个职业,你以为做到了,然后你以为保住了,但很快就会崩塌,最终属于大空。佛陀表达了痛苦的神圣真理,即所有的生命都是痛苦,生命是痛苦的最高体验。

那么既然人生是苦,一切存在都是苦,那么接下来的逻辑必然要问苦的根源,于是就有了四圣谛的第二个道理,圣谛集。简单来说,痛苦根源于欲望和贪婪的恶习。那为什么叫收集圣典?因为在古代,嵇的读音和相近,圣谛的汇集其实是追求苦难的根源。佛教讲圣谛集讲得很细,讲三害三业。所谓三毒,就是贪婪和无知。因为你有贪欲,你的欲望很强,很难实现和满足。如果贪欲不能实现,你会怨恨,甚至愤怒。这叫愤怒。贪不一定是怒,怒后达到的心境是无明,说明你不知道世界的真相。所以佛教徒认为苦谛的根源在于谛的集合,分为三毒。

然后就是三个行业,其实就是你的外业,比如事业,行业。佛教徒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是空,分为三业,叫做身、口、心。所谓身体,就是你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给你一个事业;所谓嘴,就是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成为事业;所谓意义,就是你心里的每一个念头都是一个职业,这叫三个职业,也叫作业。佛教认为,如果你没有得到纠正和培养,你的业力就会是邪恶的,也就是所谓的作孽。所谓因缘,就是你的身心所为,构成了你的世界。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却蒙蔽了你的智慧,这叫无知无识。它让你与现实世界隔绝,所以叫因果报应。

描述了苦的道理和聚的道理之后,接下来的逻辑必然是问除苦的境界,也就是除苦的道理,也可以表述为除苦,达到觉悟的境界。那么你所能达到的状态和境界就叫涅槃。在佛教中,涅槃其实就是下辈子再也不做人,更进一步就是再也不做人,进入空的境界就是为了涅槃。涅槃可分为剩余涅槃、剩余涅槃、无住涅槃。涅槃是任何人,包括大贤僧,终其一生修持佛法,直到死也能达到的境界。涅槃只意味着佛身还在,进入了涅槃的境界。所谓涅槃,就是佛自己虽然没有身体,但在涅槃的状态下,仍然可以是宇宙的。

当然很难达到禅定的境界,那么如何达到禅定的境界呢?这是下一个逻辑步骤必须要问的问题,也就是道的崇高真理,简称道真理。它意味着实践。禁欲以提高觉悟"是解脱苦难,达到涅槃的必经之路,也就是修行佛法。佛法的修持由浅入深,极其细致,重点是三学、六度、八正道等等。所谓三学,就是戒、定、智。所谓戒,就是戒贪,或者说戒贪戒痴,也叫戒三毒。你戒了之后,就可以进入冥想了。所谓静心,就是确保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不受文明世界的干扰。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你才能修炼,你才能在这种状态下修炼。

所谓六度,第一个度叫做付出的度,所谓付出的度不是给别人好处那么简单,而是由内而外的释放,而不是索取;第二度是禁欲度,不仅是为了摆脱杀生偷盗的戒律,也是为了摆脱文明世界的一切干扰;第三度是包容。一般来说,不管对方怎么对你,你都不会生气。比如你朝反方向吐口水,你不会生气,反而会安全的抹掉,开心的向对方敬礼。这就叫宽容。第四度是精准进步。到了前三度,就达到了三学中的戒和禅定,也叫定境禅定。所谓禅定,就是没有杂念,心灵和精神形成完整的空通道,从而进入练证的强化进度,这叫精进进度;第五度是冥想度,即可以进入冥想状态,接近空的状态进行冥想;第六度是般若,是梵文的音译。般若不完全是智慧,但绝不执着,绝不贪婪,绝不争名夺利。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进入涅槃,进入消除妄想的觉悟境界。

所谓八正,就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分为缘起、口、意三个层次。这些就更复杂了,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可以去看佛经,逐字理解。

其实说了这么多,可以发现佛教其实是一个修辞极其华丽,逻辑极其缜密的思想体系。对于世间的苦难,有什么样的苦难,为什么有苦难,你如何消除苦难,能达到什么境界才能摆脱苦难?佛教其实有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来解释它们。能够悟出如此高深的智慧,我只能说释迦牟尼真的属于天才人物,他不是一般的天才。

当然,佛教本身是博大精深的,我很难用这么几句话把佛教表达清楚。佛经上说的其实是释迦牟尼讲经的时候说的话的记录,所以你看佛经的时候,开头总会有这样的话,说明我听到了佛陀说的话。

这里我更想说的是,佛教在逻辑上其实已经达到了非常先进的水平,完整的逻辑是科学文明的前提。唐玄奘回唐朝取经西天的时候,曾经带回一套完整的逻辑。可惜这个逻辑太深奥了,我们的人很注重实用性。这些逻辑因为没有实用价值而长期被忽视,所以我们错过了几千年的科学文明。

那么佛教的逻辑达到了多高?在佛经中,已经有十四个问题没有被记住,也就是十四个超出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无法描述或解释,于是佛陀放弃了回答。其中一个问题很有意思。一个俗人曾经问佛陀"世界有棱,世界无涯,世界无涯,世界无涯"其实这个问题翻译成白话就是问佛祖这个宇宙有没有边界,如果有,边界在哪里,如果没有,边界之外是什么?逻辑上,如果你回答宇宙有边界,这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因为你无法想象一个无边无际的宇宙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回答宇宙没有边界,那也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在宇宙的边界之外其实还有另一种存在。佛陀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再比如,曾经有人问达摩一个类似宇宙边界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佛法说两者皆可,看缘分。

这是一个二律背反的问题,就是如果你按照逻辑去推导,当你推导到极致的时候,会有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但是两个逻辑都是成立的。对于这个问题,直到18世纪,西方著名哲学家康德才得出结论。当然,康德证明了二律背反问题。

其实通过这个问题也可以看出佛教在逻辑上的程度。其实所有高僧都精研过佛经,接受过非常好的逻辑训练。你可以通过和一个和尚争论来判断他是不是真正的和尚。

好了,释迦牟尼到此为止。佛教毕竟太深奥了,我只能简单说一下。至于佛的智慧,我只能说我很惊叹,能做出如此高深学问的人,不是平凡的日子造就的,佛的智慧只能是天生的。